‌·

“战疫”前线护师吴掌明:

一天往返病房3至4次 连续工作7小时不吃不喝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17日        版次:GA11    作者:王美苏

汉口医院

  吴掌明

广东支援湖北疫情防控救治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三区护师

  抗疫感言

身上穿着这身白大褂,遇到这种情况肯定要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我只是做了本分的工作,没到“英雄”的程度。

1月24日首批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汉口医院至今,回顾这一个多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师吴掌明坦言,学到了不少,也获得了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在一个月的支援工作中,他常常一天往返病房3至4次,连续工作7小时不吃不喝,感受到了特殊情况下的烦躁、痛苦,又在磨练中逐渐变得坦然。谈到为何要报名参与支援时,吴掌明表示,“身上穿着这身白大褂,遇到这种情况肯定要义无反顾地往前冲。我只是做了本分的工作,没到‘英雄’的程度。”

首批下病房 摸索中适应前线环境

1月24日,吴掌明报名参加首批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在短短四个小时内,他从佛山赶回广东省人民医院,跟随大部队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飞往湖北武汉汉口医院支援。

大年三十,吴掌明正准备陪在佛山上班的父亲过年,接到召唤电话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考虑啥,肯定要去。我是湖北人,也是科里为数不多的男性,还是党员,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吴掌明说,“当时,我爹在旁边听到了也非常支持,还督促我赶紧回广州做好准备。”

下午四点,父亲骑车将吴掌明送往去广州的公交站。“在公交车上,我透过车窗看到他转身、抬起手,应该在偷偷抹眼泪。”吴掌明回忆。

经过培训,吴掌明成为广东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中第一批下病房的医护人员。当时汉口医院本院的护师只有两三个人,有一个护师从早上八点工作到凌晨四点,超负荷工作了一个月,整个脸都黑了。

下病房的第一天,吴掌明从下午4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交班后,他和同事一起把病房里的垃圾清理了一下,一共清出了十几大袋垃圾。在清理的过程中,他们差点吐了。

“前一个星期是很痛苦的,有很多东西都不知道。”吴掌明回忆,他第一次去领消耗材时跑了4栋楼都没找到,医院的很多物资在设备科装不下,转到其他地方去了。

无奈之下,吴掌明只好一个个去问。在特殊时期没有正式的交接仪式,也没规定要按照什么样的流程走,所有人都是一边摸索一边做。大概到第九天时,基本上工作都理顺了。

一班往返病房3至4次 连续工作7小时不吃不喝

在前线,护师的工作是4个小时一班,但这仅仅是进入病房工作的时间,在进入病房前后还要花3个多小时准备。“在这7个小时中,不能喝水也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去洗手间。”有时候一出来脱下防护服,才发现里面全湿了。

前线人手紧缺,吴掌明还要做一些跑腿工作。“在抢救病人时临时用一些比较特殊的药,必须尽快跑去药房拿。一些病人病情临时有了变化,也要马上跑去送血标本。”因为他是男生,这种跑腿的活干得要多一点,基本上每天都要跑3到4趟。

早期在汉口医院有很多危重病人需要吸氧,但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只能用氧气筒供氧,平均40分钟要更换一次氧气筒。“几十公斤的氧气筒,搬的时候一不小心人就倒在地上了。”吴掌明说,但随着干的次数多了,现在一只手就可以转动氧气筒了,灵活不少。

写日记排解压力 最放心不下家人

在高压环境下,吴掌明选择用写日记的方式排解压力。也会和同事相约在楼顶的平台聊天、听音乐、假装打篮球,轻松一下。“平时我就很开朗,不怕任何事情。现在差不多也回到之前正常上班的状况,坦然了。”他说。

相比自己,吴掌明更担心家里人的状况,父亲一个人留在佛山。吴掌明说,后来才知道父亲一个人在广州哭了好几次,每天盯着电视机看疫情发展情况。“做父母真的是很复杂,虽然我爹在我报名时非常积极,但等去了之后他还是会不放心。”

在十一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最愧对的是孩子。由于妻子和孩子都在湖北荆州,平时吴掌明常常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攒下假期回去陪家人,即便这样也只能两三个月回去一次。

“前几天跟孩子聊天,问他如果要给爸爸妈妈打分,你打多少分?他说给妈妈打99分,剩下的1分是给我的。”吴掌明那一刻感到很无奈。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