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湖北的一线医护人员连日记录珍贵经历

抗疫前线日记刷爆朋友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12日        版次:GA04    作者:许晓蕾 陈辉

在高德置地冬广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护师曾冬玉出现在致敬“最美逆行者”的海报上。

扫码了解征集

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生命和死亡的较量,信念和温暖的力量,历历在目。为此,我们思考,留存历史,留存回忆,留存温度。广东省博物馆和南方都市报联合筹备推出“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展品,4月30日截止。南方都市报还特地开辟专栏,以记录这些温暖的见证物。

以下是一组刷爆朋友圈的抗疫日记,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湖北的一线医护人员。他们从大年初一开始持续发到网上的抗疫日记已经有上百篇,在今日头条上的累计阅读量逾5000万,有不少单篇日记达到了100万+的阅读量。现在,这批爆款日记也加入了我们的见证物征集。

农历己亥年除夕夜,千家万户沉浸在节日的喜悦和团聚的温馨中,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第一批白衣天使,却紧急整理行囊逆行奔赴一线,支援湖北省疫情救治工作。在接到广东省卫健委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后,不到10分钟就有近百位医护人员报名。截至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累计输送89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

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是父母眼中的“小棉袄”,是孩子眼中的好榜样;他们还是随时听从国家召唤,使命必达的先锋“战士”。这些医护人员从大年初一开始,把自己的亲身感受,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发给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上传到今日头条。

在这些抗疫日记里,他们总能捕捉到很多温暖的小细节。曾冬玉在日记里写道:“来武汉驰援已经29天,昨晚晚餐格外香,因为有新鲜的红烧肉供应。在武汉封城的日子里,食材短缺,很难买到充足的食材。有时候,幸福就是如此简单,只是,之前未曾领悟。”丁琴玉在日记里写道:“真有点想家了,想吃奶奶做的山粉圆子,妈妈炒的咸鸡腿啦!想喝奶茶啦!”

日记里也有沉重的瞬间,陈祖辉写道:“当见到‘战友喂水,病友觉得烫,想等一下再喝,人就不在了’这个场景时,一个人在空旷的物资暂存间沉思良久,太感慨了。时代的一粒尘,对于个人就是一座山。”

这些抗疫日记多方面展示了支援湖北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点滴、情怀大爱和内心独白。在后方整理编辑这些日记的宣传科工作人员表示,建议驰援武汉的医护撰写日记和分享感受,希望为医护珍藏这段特殊回忆。目前已经发布上百篇日记,都是医护人员主动提交的,有时候一天会收到多篇日记,视乎前方医护的个人意愿和工作情况而定。

还记得南都记者钟锐钧拍摄的那一组最早的最美逆行者照片吗?那里面就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批驰援湖北的感染科护师曾冬玉,照片里的她脱下口罩的脸上是深深的勒痕。她把自己的感受也全写成了日记。

只要一有时间,曾冬玉都会写抗疫日记,现在已经写了24篇,“我是利用每天下班后躺在床上的时间,用手机写的,写完后就直接发给医院后方宣传科。”

对于为什么会写抗疫日记,曾冬玉说,“来了这里之后,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这样一次特殊的任务,我想记录我每天的点滴,我觉得这将会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也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也是我学习成长的一次机会。我也想用自己的日记去记录我们第一批暨大附一驰援武汉乃至整个广东医疗队的精神风貌和感人故事,告诉他们我们在前线的生活点滴。把正能量传递给所有的中国人民,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曾冬玉说,在湖北自己更爱哭了,“我以前不怎么喜欢流眼泪,现在经常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所感动流泪。对于我来说,驰援是一种非常大的改变,让我更珍惜生活珍惜生命。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还会积极主动地站出来。”

  抗疫日记选登

  认真干活,或许就会忘掉脸部不适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曾冬玉 护师(2月14日)

2020年2月14日,武汉,小雨。凌晨5点左右,武汉响起了第一声春雷,下起了春雨,万物复苏的季节到了。

或许是因为今夜把口罩戴太紧了,或许是护目镜压太实了,或许是近视眼镜贴太紧了。尽管贴了透明贴膜,上班没多久仍觉得颧骨和眼眶像针扎一样疼,可是我不敢去调整,因为一不小心就职业暴露。

就这样忍着吧,认真干活就能转移注意力,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就这样坚持吧,熬熬就过去了!

下班回来,我最想要的三样东西:一碗热粥、一杯热水、一张舒服的床。好在,全都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进入梦乡……

  你们便是我前行的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整形外病区护长 刘星怡 主管护师(3月2日)

从生日当天接到赶赴湖北驰援的通知,到今天3月2日,已经是我来武汉的第十二天。

这十二天里,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与温情,很多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们都给予了我许多的关心、莫大的帮助。

谢谢这段时间以来,大家给我的信心和鼓励,原谅我没有一一回复大家,我本是一个感性的人,每次看到大家给我的留言,都忍不住泪奔,但是此时此刻,我的队员们和伙伴们更需要一个果敢、坚毅的我,所以你们的关心我都一一记下了,也惟愿你们一切安好!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和你们一起细嗅花香。

大家赞我是英雄,其实我只是千千万万平凡而普通的护士中的一员,履行着十九年前从事护理事业的誓言:救死扶伤,不辞艰辛,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相信,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幸福和美好一定如期而至!

最后,我在这里一并谢过所有关心、爱护我和我家人的人:一定不负所托,愿目光所至皆是美好,你们便是我前行的光!

  瞒着父亲来湖北,要不要点破?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吴金玲 主管护师(1月28日)

1月27日暨南大学附一院驰援护理队伍集结上阵:重症医学科单妙航护长,心血管ICU李文英护长,我及感染科曾冬玉护师。午饭后抓紧补眠,午后3点出发,刚出门就有志愿者问是否去汉口医院,可以接送我们前往,顿时觉得欣慰和感动。

前一天在培训,反复认真练习穿脱隔离衣,保证做好自我防护。下午4点的班,穿好防护服穿过清洁区再到半污染区就进入病区去接班正式工作。

我们管理两个护理单元上百号病人,其中一区还有不少危重患者,晚上8点还有几十号病人在输液,我们忙着处理医嘱,收病人,忙着加药,忙着接补液在病房穿梭,还不忘牢记注意防护,尽管是在陌生环境中摸索,大家还是迅速上手,流畅地做了起来。

回到住处收拾完毕,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赶紧休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

躺在床上不免思绪万千起来:打开手机看着儿子给P的鼓气图片,嘴角悄悄上扬。

父亲年龄较大怕其操心,至今未和父亲坦白前来武汉驰援的事情。但父亲早已从其他亲友处得知消息就是未点破,这个电话是打还是不打,至今困扰着我。

  “奶奶,我今天第一天上班,您别‘欺负’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 吕伟涛 主管护师(2月23日)

昨天,是我来武汉的第二个夜班。队里约好23:00从驻地出发,我早早的到达集合点了。因为我心里牵挂着一位老人——刘奶奶。

她是我在来汉后上的第一个班负责的患者。上一个班,当我们接交班查房到17床时。我们发现患者的面罩就挂在嘴边,一边跟家属健康教育,一边跟患者沟通。“阿姨,面罩是要戴着的,这样有助于您康复。”阿姨嘟嘟囔囔地说着些什么,我也没听明白。这时,患者家属也来到我们面前,跟我们说:“你们快劝劝她,倔得很。我劝没用。”听着家属不太耐烦的絮叨,估计家属已经对患者失去了耐心。我继续坚持道,“阿姨,我帮您戴上吧,等康复了,好回家。”“我不回家!”阿姨倔强的声音回答。我怕阿姨听不懂我这山东人标准的普通话,跟阿姨确认道:“阿姨,您能听懂我讲的话吗?”我放慢了语速,咬准了字眼。阿姨明确地回答说听得懂。看着眼前的老者,我想起我那90岁高寿的奶奶。本是安排春节从老家接来广州,我好好陪陪她的。而此时,她还在广州的家里等我回家,她只知道我在单位加班。心中一软,”奶奶”二字脱口而出。“奶奶,我今天是第一天来这里上班,你别欺负我。你欺负我,我就会伤心。伤心了我就会哭的。”我一只手握着奶奶,一只手帮她调整面罩。“奶奶,答应我,今天别摘面罩哈,不然我真的会哭的。”我带着委屈的腔调和奶奶聊着。整理完,我再次跟奶奶确认:“奶奶,答应我。今天不准摘面罩哈。”“我答应你。”奶奶爽快地回答了。后来,整个班次,每次巡房,我都会特意从门玻璃上看看奶奶。她整个上半夜都未再摘下面罩。直到我下班。

我查看了下病历,原来今年78岁的刘奶奶,是位退休工人,家里孙辈成群。这次因为肺炎住院,本身又有中风病史多年,中风后遗症——认知障碍,让她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但她没忘记自己的孙辈。对孙辈深深的爱,使我这个“临时孙女”“制服”了她。

今天,当我走进病房,看到她安心地睡在那里,脸上戴着面罩,我的心再次得到了安慰。谢谢您,奶奶,谢谢您给予我这个孙女的爱。

  每一天武汉人都让我感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陈丽 副主任医师(2月2日)

“陈丽,还好不?你的防护够吗?我想捐N95口罩,英国这边都断货了……”、“我弄到一些N95,陈丽那边物质缺乏,先捐到她那边……”、“丽姨,我为你祈福了!”、“保重!平安归来!”……这几天微信里堆满了同学、朋友和家人深切的问候、满满的关心爱护。不知不觉我们广东医疗队到武汉已经整整10天了。回想这10天,我们无不是被爱包围着、无不被感动着。

庚子鼠年前的年夜饭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接到电话要立即至武汉支援的电话后,年过七旬的妈妈做了她有生以来最匆忙的一顿年夜饭。席间,妈妈基本没有吃几口饭,一直看着我吃。“现在国家有难,你放心去支援。你帮我改签动车票,后天我自己回老家。”妈妈哽咽地说。我知道这是妈妈为了让我能安心地工作。可是我又何尝放心让七旬的老人独自去广州南站坐车呢?从不感性的妈妈回到老家后每天都会发信息给我:“陈丽辛苦了!为了大家及我们小家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在是国难。你的贡献在疫区战斗,我的贡献是在家里呆着,不串门。”、“陈丽早上好!疫情是命令,疫情是责任!”、“小女儿辛苦了,早上六七点就要去上班”……

记得医疗队出发前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筹备时间。我们医院在徐安定院长的协调下,从医院有限的资源中紧急给我们队员调配了整整13大箱物资;并亲自和医务科许典双主任、谢志虹主任一起送我们到机场为我们加油打气、为我们饯行。我们入驻武汉后,在微信群里,徐院长发言频繁,不仅和我们谈工作,更关心我们的生活、心情,还会发一些喜人的小动态。用护理部何金爱主任话说就是“在别的工作群里,徐院长完全不是这个风格,我感到他特别牵挂你们,特别想传递温暖”。护理部陈伟菊主任知道我们部分队员带的御寒衣服不够、没带换洗的手术衣,紧急联系相关部门送来防寒衣服和手术衣。呼吸科主任刘升明主任也不时地发信息问候“下班了吗?今天怎么样?顶得住吗?”

每天下夜班的同事不用担心睡起来会没饭吃,因为队友会帮你拿好。看到其他队友不舒服,我们医院的单妙航护长主动顶上。走在上下班路上碰到广东省医疗队的队友,虽然大家互不知道名字,但是大家都会说一声“加油”道一声“保重”;每当交接完班,大家都会说“辛苦了”。在穿脱防护服时,队友之间会相互监督、相互帮忙。因为每一班的医生来自不同的医院,随着这几天的磨合,医生之间的交接越来越顺畅,不仅会详细交待好自己的病人情况给下一班,而且经常会在援助医生群里关心自己的病人,“××床病情重,建议加用××药”;医护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有默契,大家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井然有序地工作着,相互帮忙着,都为了让病人尽快好起来而努力着……

其实每一天武汉人都让我感动。在酒店,每每我们和酒店工作人员说“谢谢”,他们都会说:“不用谢不用谢,你们都是来帮我们的,你们辛苦了。”今天下夜班,睡到下午3点饿醒了迷糊着去热饭,酒店工作人员关心地问我“怎么才吃饭啊?”我说“下夜班刚睡醒。”她赶紧过来帮忙,并连声说“辛苦了”。在杂货铺,店员说:“你们是来支援的吧?”“是的,我们是广东医疗队的。”“太谢谢你们了。”在医院里,不乏一些言语激动的患者家属,在我们细心、耐心地解释病情后逐渐安心下来。73床患者的儿子年过半百,家中只有他没有被感染。看着父亲那痛苦的神情,他一次次地找我们,我们每次都及时地给他处理病情,并详细告知患者目前危重程度,他从开始的激动、焦虑到后来慢慢接受、理性处理问题,并且每次都会感激地对我们说“谢谢,我理解你们”。监护室8床的阿伯看到我们防护服上写着“暨大附一院”时,他开心地说:“我知道你们医院,也叫广州华侨医院,谢谢你们来帮我们。”

统筹:南都记者 裘萍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通讯员 张灿城

摄影:南都记者 陈辉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