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敬她们的贡献,看见她们的需求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08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在疫情防控进入紧要关头的当下,这个“三八”节过得有些特别;在日夜奋战于抗疫一线的各行各业女性劳动者群像中,女性医务工作者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出。据报道,目前全国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超过4万名,其中女性占绝大部分(护士中女性超过90%)。数量庞大的女性医务工作者在疫情一线做出了巨大贡献,昨日有关部门发布的“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中,湖北省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医生夏思思,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原委员、原副院长徐辉等两位更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在超长的工作时间、繁重的身心劳动面前,女性医务工作者有时需要忘记自己的性别。电视直播的画面上,医务工作者戴上口罩防护镜,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在彼此背上写下科室和姓名,方便情急之下彼此辨认。正所谓“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广大男女医务工作者需以凡人之躯应对,作为凡人,女性与男性有着生理、心理和社会建构的诸多差异,这些差异需要得到承认和正视,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声音需要得到聆听,她们的特殊需求也需要得到重视。

而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女性医务工作者的特殊需求,从未像此次疫情这样,全方位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甚至引起大量讨论。比如,如果不是前线女医务人员急缺卫生巾、安全裤的消息经网络传递出来,恐怕就不会有妇联和其他民间志愿者紧急筹集大量妇女卫生用品驰援前线的行动。日常工作中,对“月经”“卫生巾”的公开讨论仍属禁忌,女医护觉得难以启齿。经此一役,人们才第一次发现,小小卫生巾事关女性劳动者个人健康,也应该纳入救灾物资的范畴。防疫、救灾与性别的深刻关联,在此得以昭示。

此外,一段时间以来陆续出现了诸如“流产后十天就返回工作岗位”“男性和女性医务工作人员提供不同饮食”等与疫情和性别相关的公众讨论,这些讨论有的涉及如何看待工作中的男女差异,有的涉及如何看待女性身体(如流产后立即返岗的“极端行为”值不值得称颂)等事关女性劳动者健康权、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议题。这些问题得到讨论,深化这样的讨论,把讨论得出的合理建议和正面信息加以收集,并反馈到防疫工作的各项机制中,甚有必要,也能为今后优化灾害状态下女性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保障她们的身心健康,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必须看到,性别只是前线女医务人员的身份之一,她们同时还身兼家长、家庭照料者等多重身份和角色。她们在前线舍生忘死之际,如何在后方支援她们的家庭,照顾好她们的家人,也是各项关爱工作必须考虑的事项;在后方的男性,做好家务照顾好孩子老人,就是对前线女性最好的支持。从职业角度,改善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条件,也不单是“女同志”的事,增加男性护士,支持和鼓励更多男性进入护士行业,同样也能在关键时刻极大缓解女医护的压力;让更多女性走上医院和卫生部门的领导岗位,也能更好地为决策过程代入女性经验和女性视角,在抗疫防灾事业中体现“男女平等”,如此,这个特殊时期的三八节,会格外有意义。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