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X-PLAN 创科超人团”招募计划启动,南都是该计划的战略合作伙伴。 主办方供图
“我们要把湾区影响力放大,连接和支持更多创业者,这是对香港最好的助力”,1月10日傍晚,从北京一早赶来深圳,又从深圳匆匆赶回北京的红杉资本旗下的创科香港基金会总干事慕林杉在候机时如是发短信给南都记者。
慕林杉说的影响力,来自于一个叫“X-PLAN创科超人团”的公益项目。这是她所在的红杉资本公益载体——创科香港基金会,自2018年起针对香港早期创科群体真实需求,率先打磨并推出首个“大湾区早期创科人才加速计划”的公益项目。
人才,产业,科创生态社群
1月10日下午的深圳,毫无冬天的冷冽。
移师到深圳龙华“红山6979”举行的“X-PLAN 2019创科超人加速聚能路演暨新年交流咖荟”,现场气氛热烈无比。为了支持这一次的新春路演,深圳龙华区科技创新部门甚至拿出了“龙华速度”,用一个月的时间,把龙华创新中心一个还没正式对外运营的空间,率先开放给红杉资本的公益活动。
因为,让“红山”与“红杉”对上眼的,不仅仅是彼此间话题上的投机,更重要的还是本次活动的那些路演项目,对于正在发展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核心基地、发展生物医药领域的龙华,或许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碰撞出合作的火花。
而这,也恰恰是慕林杉所希冀的。
搭建大湾区科技创业者的社群,是繁荣科创生态圈的重要一环。过去两年来,作为大湾区早期科创加速项目,“X-PLAN创科超人团”共支持了80个科创项目,其中85%的项目在加入前为种子期或天使轮,覆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大湾区优势领域。而入群的企业,团队规模平均扩大了3倍,且90%都在大湾区设立了公司达成了合作。整个社群企业共创造了1322+的就业岗位。
和此前不同的是,2019年创科香港基金会对该公益项目再升级,不仅精准对接大湾区产业需求,直接聚焦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两大新兴战略产业领域,而且还把培训人群从香港扩展到湾区内地城市,共招收来自港澳及内地60名学员。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去年7月初,该基金会还联手南方都市报共同启动“X-PLAN 创科超人团2019广州站”线上线下报名招募工作。
通过几个月的全方位资源支持和培训,这次路演亦呈现出了和往年不一样的亮点。它不仅是“X-PLAN 2019创科超人团”的部分成果汇报会,还是一次项目方和投资方的对接会,也是两大产业领域的市场前瞻会。
在这次路演现场,15个项目,分上下场进行路演。在各自进行3分钟的路演展示后,立马有多位投资人进行现场发问。一个个关于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术语不断从他们嘴里蹦出来。有的立马表示极大的兴趣,有的则犀利地说:“你这个项目,和我在哈佛看到的项目比,根本没任何优势”。反应机敏的路演方回应说:“我们好像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3分钟的项目路演+3分钟的投资人提问,确实如恒河沙刹那,所以主持人不断提醒和安慰,这只是初步的了解,以他们的经验看,大家还需要更多时间深入了解和交流。最后,贴心的主持人也给第二、第三排十几位投资机构的嘉宾自我介绍机会。
科创生态社群的项目机缘对接,就在这一环又一环的精心安排中。而“2020 X-PLAN 创科超人团”招生启动仪式,也在这些环环相扣的流程完成后,在新老学员和相关支持方(包括南方都市报)的助力喊话中,正式拉开帷幕。
建言,献策,前瞻智能时代
年会上,上台路演的那一张张年轻而自信的面孔,给在场的嘉宾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GSMA创新顾问、中国移动原高级副总裁沙跃家就谈了两个极深的体会。
他说:听完了(路演项目)以后,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感觉到更加有信心了,一批年轻人这么朝气蓬勃,这么有想法做这些事情,(让我)看到了整个社会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发展,而这些也逐渐地成为了时代潮流;第二个感想是,这也印证了经济学界大家的一种新观点:改革开放40年过后,现在已进入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时代。
据统计,过去两期的“X-PLAN创科超人团”项目,受支持的创业者,平均年龄为28岁。如何扶持年轻人更好地站在时代前沿,为他们的项目连接导师或找到投资机会,不过是其中一环。“跑赢智能时代”的产业前瞻,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本次“X-PLAN创科超人团”新春路演,还同时举办了“5G+大物流”、“AI+大健康”两大主题的圆桌讨论。
在“5G+大物流——未来供应链与物流蓝图”圆桌讨论中,沙跃家高屋建瓴抛出了他对5G未来发展的研究和梳理: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未知。
5G来了以后,现有的客户怎么发展,从营商角度如何完善,就是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就是像农业、交通、医疗等行业的垂直领域如何发展起来。已知的未知领域研究表明,在2026年全球有1.3万亿美元的市场,这1.3万亿的市场当中,传统的运营商大概可以拿到6000亿美元,剩下的就是各种垂直领域极大的机会。未知的未知,是因为5G这种基础性的手段发生了变化,所以会产生一些超过运营商现在的认识的机会。显然,未知的未知这个空间会更大。
在“AI+大健康——应用场景的智慧化升级”圆桌环节,据圆桌主持人、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副总监莫凌霄介绍,2016年开始,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正式写入了“十三五”计划。据她所掌握的数据,截至2019年3月份,全中国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医疗企业有1178家,其中有13家是独角兽企业,年复合增长率在过去5年达到了54.3%。
来自深圳健康智谷产业投资发展中心的朱宇伦嘉宾,同样透露了一个极大的市场。据他介绍,其公司本业是体检公司,在全国有大概700家体检中心,每年体检量在3500万左右。从2005年开始,迄今已投资了大概600个初创公司,其中一部分已具备了上市条件,有一部分也在行业发展得比较好。
据介绍,他们关注的方向主要是两端,一个是诊断。早期的诊断显然跟体检业务有相关性。另一个是健康管理。比如关注治未病这一块,引导大家延缓进入医院。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慢于其他领域上的应用。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方向。
湾区,城市,科创未来的前景
作为圆桌主持人,莫凌霄在开场白时就强调,默克中国创新中心的默克,是来自德国的默克。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广东创新中心,主要是作为一个企业孵化器与外部初创公司进行合作。对于圆桌嘉宾们所在企业为何选择在大湾区布局,她表示出极大的好奇。
朱宇伦表示,其公司在全国有11个园区。布局最深贡献利润最大的一块,毫无疑问是大湾区。无论是从政策还是市场环境,大湾区都是最适宜企业发展的。从全国的医学资源布局来看,大湾区里面尤其以广州为中心的资源,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作为一名美国海归团队,做液体活检的Standard Cytopedia副总裁宗晓秋的分析更为细致。她说:“我觉得湾区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像广州,无论从医疗资源还是其他方面,都走在前列;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在政策上又有很多红利。像一些优先审批的通道,可以开放给我们这样的初创团队。像发明类的专利,9—12个月就可以获批,这个速度走在全国最前列;再看香港,这些年来香港对生物企业开放了很多政策,这也非常利于企业实现资本化。”
在行业方面,她认为大湾区有很多民间机构,比如华南地区检测类的联盟,能连接政府、高校、企业,直接加快了整个检测周期。
人才方面,她说无论是广州还是香港,都是高校比较聚集的地方。东莞、顺德都是生产型的城市。深圳也有职业类院校培养一线生产人才,这样大家就可以在各城市间进行人才资源整合。
一直在湾区成长起来的博脑医疗科技董事长石林表示,这些年来,她看到了湾区无论是创业,还是人才培养、科技交流方面,都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并成为一种趋势。“像今天路演的小伙伴很多也都是香港的大学毕业的”。有很大的融合趋势,有巨大的人口体量,石林认为这是在大湾区发展非常好的机会。
从下午1点半到6点半,整整5个小时的时间,回想着“X-PLAN创科超人团”新老队员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容,那一个个来自“智能时代”最前沿的分享,准备登机的慕林杉再一次发来短信:咱们,与时代同行!
出品:
南都大湾区工作室
采写:
南都记者 黄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