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召开《2019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整体考核评价结果及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的综合和单项排名情况。2013年1月升格为国家经开区的酒泉经济开发区由于连续两年排在倒数5名,予以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这也是35年来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次出现“红牌罚下”的情况。
作为对外开放的产物,中国创办经开区的初衷是希望以经开区的核心聚集力进而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30多年来,国家级经开区首先在沿海布局,并迅速延伸至中西部地区。总体来看,国家级经开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充分发挥了经济发展、产业集聚载体和平台作用。
与此同时,经开区在发展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土地利用粗放、效益不高。不少经开区至今未能走出政府主导的模式,一些经开区之所以能够吸引要素聚集,长期依靠财政、税收、金融、行政管理、外贸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措施,导致园区产业结构雷同,园区里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经开区的粗放式发展已经摸到了天花板,在中国经济逐渐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要让经开区扮演新的角色,就必须推动其实现四个转变,即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
怎么推动经开区转型?只有依赖激励和退出这两个机制。
在健全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和完善人才政策保障等方面,国务院于2019年6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经批准可实行聘任制、绩效考核制等,允许实行兼职兼薪、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意见》同时表示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开发建设主体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而退出机制则已讨论多年。早在2006年,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中即表示,对办得不好和不符合国务院要求的国家级经开区要“黄牌”警告甚至撤销。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一个文件中则首次提出,要对国家级经开区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分类指导原则,以考评为手段,使其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现在,酒泉经济开发区被“红牌罚下”,意味着国家级经开区的退出机制已经正式生效。打破“终身制”,建立退出机制,无疑会对经开区的健康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首先,此举会逼使一些经开区自觉摆脱粗放式发展路径。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针对国家级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已经开展,长期圈占土地、开发程度低的经开区面临着被警告乃至退出的压力。既然借经开区之名行卖地之实的做法已经宣告行不通,那么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就是必须重视的头等大事。
其次,此举还将大力推动经开区转型升级。一个富有竞争力的经开区,势必会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也更会致力于推进市场导向的创新驱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企业家和社会的活力,才能通过竞争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本园区集聚。
据媒体报道,此前甘肃省共有5个国家级经开区,此番酒泉经开区退出之后,甘肃剩下的4家国家级经开区当中,金昌经开区和张掖经开区也被纳入排名靠后、开展约谈的20家国家级经开区名单。而与中西部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则表现抢眼。在热议经开区第一张“红牌”之余,从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中找到经验和教训,也应是思考经开区未来的一个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