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庆华上校(右)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军队新闻发布工作走向如何?面对西方媒体恶意抹黑如何应对?如何增信释疑、提高中国军队话语权?1月10日,国防部中外媒体新春招待会首次选址航空博物馆,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国际传播处处长潘庆华在与南都记者交流时表示,如果一支军队总是被别人恶意贴标签,自己又不去摘除,标签越贴越多,会容易被误认为是“公认的事实”。中国军队将逐步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队伍。
中国军事理念和行动传播,
无需遮遮掩掩
南都:面对一些西方媒体炒作抹黑,中国军队如何应对?
潘庆华:中国力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包括我们正在进行的国际维和、国际救援、远洋护航等,都是阳光下的正义事业。我们的目标和方式都是坦坦荡荡的,在国际上传播我们的军事理念和行动,没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我们应该积极主动跟上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适应世界民众对中国军队的信息需求,及时向外界讲好中国军队故事。
确实,一些西方媒体基于立场、出于偏见,对我军抹黑宣传比较多,但如果我们不喜欢他们报道的那些虚假之言,为什么不自己向媒体、向西方介绍我们的立场和故事呢?和平时期,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塑造力,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军队的形象,要由中国军人自己来表现和树立。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应坚持开放、自信的心态,敢于展示,敢于表达,敢于传播。
中国军队的表现一流,国际贡献突出,但在国际舆论场却有个刻板印象,其中既有西方媒体偏见的原因,也应反思我们对有限的话语权使用得够不够的问题。如果一支军队总是被别人贴标签,自己又不去摘除,标签越贴越多,就容易被误认为是“公认的事实”。
强化信息公开,
不能任由谎言跑遍世界
南都:怎样才是好的传播,如何改进加强军队国际传播?
潘庆华: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内在要求军事软实力同向同步有一个大的提升。我们要学会以国际化视角讲好中国军队故事。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读者希望,更多地从人性的角度,特别是从普通人的视角来阅读故事、理解新闻,感受新闻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态变化。
我认为,国际传播没有所谓“阴谋”。因为信息最终都会公之于众,成功与否只是取决于谁发布信息的速度快,谁讲故事的能力强,能不能抓住人心、令人信服。我们需要强化受众思维,克服套路型、直线型的硬梆梆的宣传模式,不能停留于空喊口号、空泛表态。
同时,舆论是有脾气的,不亲和就会远离甚至拒绝。我们需要学会故事表达、图片表达、草根表达、情感表达,通过生动形式和多样手段增强传播效果。要有细节,有平常小事,有普通人的感动,让受众可信可亲,有代入感;穿透新闻,能读到幕后的真实和人性的温暖,这样就会多一些传播力、影响力。
新闻舆论有个首因效应,第一时间进入传播渠道的信息,往往给人印象最深,也很快能在受众当中形成心理定势。如果第一时间传播的信息是错误的、虚假的、片面的,可能出现“三人成虎”的效果,而后需要投入数倍的资源去澄清、矫正,还不见得有效,甚至会引起舆论反弹。
遇到热点敏感事件,及时释放充分的明确的信息,虚假信息就进不来。我们需要强化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理念,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早说比晚说好,自己说比别人说好,及时发声,赢得事件正确的定性权、定义权和解释权,不能任由谎言跑遍世界。
加强遴选培训,
完善军队新闻发言人队伍
南都:外界有评价,国防部新闻发布对外强硬霸气,对内亲和力强,粉丝众多。你如何看待?
潘庆华:说得好源于做得好。首先是因为中国军队胸怀和平理想,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方面,在国际和平贡献方面,我们有硬核的表现,所以在直面质疑和诬蔑时,我们有信心有底气进行回应,在一场场具体新闻发布会上,有时显得理直气壮,有时也讲得“理直气和”。同时,因为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我们的诚恳和付出,人民群众看得见,视子弟兵为最可爱的人,拥军爱军的粉丝众多。
其实,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更多的是在讲述事实,清晰精准表达我们的立场。至于表达上的软与硬,我的看法是,无论哪条战线上的发言人,大家都是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基于事实、基于客观,说该说的话,大家都没有让情绪淹没理智,也没有用硬气代替大气。
南都:我们注意到过去的一年,战区层面也开始设置并推出新闻发言人。对于未来军队新闻发布工作,我们可以有哪些期待?
潘庆华:现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都设有新闻发言人,各省区市也设有新闻发言人,有利于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为人民信息服务。
下一步,中国军队也会逐步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队伍,加强遴选和培训,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运用。无论是对外传播中国军事理念、国防政策和强军实践成就,还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新闻发言人都可以走到前台,面向国际公众和国内民众,客观地、理性地介绍我们自己,这也是中国军队日益开放、自信和透明的体现。
我们期待,将来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到各战区、各军种新闻发言人,不同声部形成一个和谐大合唱,唱响“中国军队好声音”。
特写
野战炊事车真神奇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花式报菜名为它打CALL
1月10日,2020年国防部中外媒体新春招待会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举行。谈及国防部去年屡上热搜,吴谦认为,热搜代表的是民众的态度,新的一年国防部要更多关注民众、关注基层,把新闻发布做得越来越接地气。
首次在航空博物馆举行
农历新年前两周,北京气温已至零下。在距离国防部40公里外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国防部新闻局和各军兵种相关负责人与中外媒体相聚一起,共赴2020年新春招待会。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是新春招待会首次在中国航空博物馆举行。此前,更多是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等地举行。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航空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已有30余年。今年也是抗美援朝70周年,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红星闪耀“功臣”战机就是抗美援朝的功勋战机,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击落敌人飞机的英雄李汉驾驶的飞机、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捐赠给志愿军空军的“香玉剧社号”战机等文物。
不仅是招待会地点有变化,入场方式也增加了“科技感”。
以前南都记者去参加新春招待会,都是手持纸质邀请函去现场签到。
今年可不一样,国防部早早把签到二维码发给了各位记者。记者入场时只需在机器上扫码,就可以现场打印身份标识纸。贴上这张橘色的“身份证”,就可以入场。
1小时可喂饱300人的野战炊事车
土豆炖牛肉、白菜炖豆腐、蒸馒头、大花卷……吴谦当天在招待会现场还报起了花式菜名。
“是给大家的特别推荐。”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说,这些极具兵味的野战食品是由中部战区的战士和炊事员们使用野战炊事车烹调出的。
南都记者了解到,野战炊事车在驻车状态下,5个人在1小时内可以准备好300人份的饭菜,可加工米饭、馒头、炒菜、炖菜。即便在行车状态时,只要车速不大于每小时40公里,还可在行进间加工米饭、炖菜。
会场上,南都记者看到,现场专门铺了一片迷彩区域展示野战炊事车烹饪出的食品。主菜有红烧肉、荷塘小炒、西芹百合、韭菜炒河虾、土豆炖牛肉、白菜炖豆腐,主食是馒头和花卷,汤则有西红柿鸡蛋汤和西湖牛肉羹。
“红烧肉和土豆炖牛肉是我们的招牌菜。”野战炊事车的官兵们向南都记者推荐道。
战士们说,野战炊事车相较于以前的炊事车,一个大的亮点是它不需要其他车拖挂,可以自行驾驶,机动性比较好。
“我很累,但我很有获得感”
谈及去年一年的工作,吴谦引用了一首歌说“有首歌叫,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去年对我而言,我很累,但我很有获得感”。
去年一年,吴谦见证了中国军队的很多大事、喜事,比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军队新装备的入列、人民军队不断发展进步……“和这种获得感、成就感相比,我觉得累不算什么。”吴谦说。
对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来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所做的贡献这方面新闻令他印象最深刻。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防部非常珍视粉丝群,因为粉丝群背后代表的是广大民众,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让他们能够享有更多知情权。
去年一年,国防部上了不少热搜。吴谦认为,热搜代表的是民众的态度,新的一年国防部要更多关注民众、关注基层,把新闻发布做得越来越接地气。他也期待,国防部新闻发布能更加反映中国军队立场,能更好反映中国民众的需求,能够让官兵喜欢、群众喜欢、大家都喜欢。
年关将至,不少官兵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吴谦也借媒体给战友们拜了个早年:“我知道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新年不能和家人在一起,坚守在战位上。但是我想这些付出是值得的,你们的战友不会忘记你们,祖国也不会忘记你们。”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卜羽勤 实习生 王佳欣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