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联组讨论第一组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南都讯 记者张馨怡 深圳平均月薪位居全国第三,但深圳高企的物价和房价也让年轻人大叹幸福感有限。昨日下午,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分组讨论中,福田代表团有代表提议,深圳应该先行先试,将个税起征点提至一万元。在未能获得国家税务总局批复之前,深圳可以普及前海模式,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返还,以减轻税负压力。
“5000元的起征点
对深圳不公平”
根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深圳平均月薪为10477元/月,位居全国第三。
“我认为5000元的起征点对深圳是很不公平的。首先深圳消费比较高,房价也比较高,教育成本也高。”市人大代表王玉梅表示,她计算过目前深圳月薪6000-10000元的,扣除五险一金后,拿到手只有4000-7000元,“这个层面的工薪阶层,基本是租房子,因为基本供不起房子”。但即便是租房子,50-60平方米的房子也得4000-6000元,再加上日常开销,基本月光。
而对于月薪2万-3万元的,扣除五险一金后,拿到手最高也只有2万多,“这些人可能会选择供房子,房贷就要一万多,手上基本也剩不下钱,对他们来讲也没有幸福感可言”。
由此,王玉梅认为深圳应该先行先试,将个税起征点提升至一万元。根据相关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已有规定事项外,制定出台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对此,王玉梅建议,深圳应当利用中央对深圳未来发展给予的机会,努力申报、争取先行先试。
通过财政补贴
缓解来深人才奋斗压力
事实上,深圳早在2012年就推行过前海税负差额的补贴模式。当时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的批复》,规定“对在前海工作、符合前海规划产业发展需要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取得的暂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按内地与境外个人所得税负差额给予的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前海于2013年起实施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政策,对在区内工作的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由深圳市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返还。
2019年5月,前海税负补贴模式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表示,对在深圳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和紧缺人才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深圳市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返还。
王玉梅建议,在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政策落地之前,可以将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税负差额补贴模式,覆盖到全市更多行业和群体,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形式返还到个人,缓解来深人才的奋斗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