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年终岁初之际,不少人对自己一年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总结,看看有哪些值得坚持的经验,应该吸取的教训。我觉得,还有必要再加上一条内容,那就是这一年来得到过多少人的帮助。如果帮助自己的人少,先别急于怨天尤人,而应该扪心自问一番:“我具备了别人帮助我的条件了吗?”
曾有一篇题为《“她不死,我也死不成”这个故事弄哭了整个朋友圈》的网文火得不行。文中的主人公叫蒋贵英,是成都一位80多岁的农村老人,为照料因病不能生活自理的女儿,她不顾年老体弱,每天都要通过拾荒来维持家用。这事经各类媒体披露后,很快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母女俩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蒋贵英老人之所以能获得媒体的关注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不仅是因为家庭的不幸,更是由于她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以及她对女儿不离不弃的母爱。
由此我想起日常经常遇到的一个场景:在闹市街头,身体壮实的男青年双腿跪在地上,身后支着一辆自行车,面前放着一个空空的小铝盆,旁边的地上用粉笔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骑行路过,身无分文,乞求10元买些吃的。”可是,路过的行人虽然络绎不绝,但很少有人驻足,更无一人伸出援手。
与之相对,经常也能看到那些“卖艺”求生的人,譬如嘴里叼着一支毛笔为行人写字,每写一幅字,行人觉得值多少钱,就在中年男人身边的一个小竹篮里放多少钱。不多一会,小竹篮里就盛满了钱,面值最小的都有5元,50元、100元的大钞也有好几张。
这个骑行的男青年,也许是真的碰到了难处,但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去解决困难,实在不需要采取乞讨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帮助。那位中年男人用嘴写的毛笔字恐怕也不见得有多好,但他那种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精神却是满满的正能量,任何一个有正常情感的人,都会对他慷慨解囊。
不如意事常八九。问题是,我们碰到了困难和挫折后,不能被困境吓到。可惜的是,有的人却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乞求别人帮助的筹码。更有甚者,看到别人得到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后,竟然动起了歪脑筋,通过编造种种不幸事件来获得社会的同情。一旦真相被揭穿,就让广大爱心人士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须知,这样的事情多了,善良的人们献爱心的积极性就会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很可能会在社会的质疑中没法获得外界的帮助。
绝大多数的人们在作出善举之前,想必都会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他值得我帮助吗?我这样帮他有价值吗?对那些好吃懒做、胡作非为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亲友,也难以产生一点怜悯之心。相反,对那些不向命运低头、不惜自我牺牲也要帮助别人的人们,哪怕远在天涯海角,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予竭尽全力的帮助。
身处逆境之中,别人若能搭把手,确实是三生有幸。不过,要想别人慷慨相助,就要有值得别人欣赏、佩服或者敬重的地方。比如,甘于吃亏,不计得失;勇于担当,毫不退缩;不懈进取,永不满足;助人为乐,不图回报;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在低谷时有人愿意伸手相助,这是一种福气,过去这一年,你得到过多少人的帮助? □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