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亿吨大港! 茂名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石化产业向精细加工转变,打造世界级氢能产业,布局千亿级滨海旅游产业,南方油城正逐步实现第三次产业华丽转身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1月07日        版次:GA07    作者:刘俊 刘栋铭 杨建雄

益海嘉里茂名粮油(食品)加工基地计划今年6月建成投产,远处是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 (通讯员供图)

茂名石化企业。

广东茂名高新区。

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实现了从“一纸合同”到“上马实施”。东华能源茂名项目副总经理杜瑞胜说,茂名项目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想。

作为茂名建市60年以来引进的最大民营工业项目,东华能源投资400亿元的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将在茂名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园。

2019年,茂名产业发展“大动作”频频,这座原本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的“南方油城”,在原来传统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基础上,正逐步实现产业的第三次“华丽转身”:石化产业“串珠成链”逐渐向精细加工转变,依靠氢能产业的布局站立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潮头。引进东华能源,让茂名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迈出了重要一步。华侨城集团投资500亿的南海旅游岛项目,则将带动茂名打造成独具魅力的滨海旅游新IP。

大港口引爆“大产业”

在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东西两翼地区将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长极,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共同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地处粤西的茂名,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成为沿海经济带上新的增长极?从2019年茂名的产业发展中,已可以看到清晰的思路。

发展海洋经济,港口是重要支撑。2019年3月22日,随着博贺新港区正式开港,茂名由此迈进亿吨大港时代。

博贺新港区规划岸线总长约16.88公里,规划港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可建设泊位33个,是国内少有的可建设30万吨级泊位的深水港区。预测2025年和2030年该港区吞吐量分别达到6500万吨和11200万吨。

根据规划,这里将承担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散杂货运输,并引导能源电力、粮油加工、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布局,全面发展物流、信息、综合服务等现代化服务功能,形成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逐步发展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规模化、综合性港区。

港口的“就位”,使得茂名在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加上茂名传统石油化工产业的坚实基础,众多龙头企业将目光瞄准茂名。

9月16日,石化巨头东华能源签约落户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将投资400亿元建设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打造一个以丙烷脱氢为龙头的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园。

该项目是茂名建市60年以来引进的最大民营工业项目,将在茂名原来传统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基础上,打造新的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保姆式服务”超出企业预想

值得关注的是,东华能源项目从2019年9月16日在广州签署投资协议到12月3日正式挂牌成立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实现了从“一纸合同”到“上马实施”。

“我们在落户茂名之前,对茂名进行了各方面的考察,认为茂名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东华能源茂名项目副总经理杜瑞胜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茂名发展石化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产品出口也非常方便。

杜瑞胜说,东华能源以效率著称,“我们要求的速度是超出一般企业的,例如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要建成工厂。”

“来到茂名之后,我们的发展超出了预想,”杜瑞胜表示,来到茂名虽然才短短几个月,然而已处处感受到政府的“保姆式”服务。“可以说各部门都为我们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市领导、区领导还多次召开协调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茂名滨海新区管委会规建交环局副局长易建华则称,政府部门为东华能源项目提供的更像是“自家式”服务,“政府、东华能源有关方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三合为一,必定即时响应。调动全市力量,支持整个项目推进。”

与东华能源相似,落地茂名的另一项目——益海嘉里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项目从签署投资协议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40天时间,刷新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茂名新速度”。

良好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府服务,让众多有理念、有经验、有实力的“顶级伙伴”落地茂名。滨海新区、茂名高新区、水东湾新城区作为茂名海洋经济发展的三大平台,去年以来,落户了一批重量级临港项目。

茂名市商务局局长李确介绍,1-11月,茂名全市引进超千万元项目282个,协议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其中引进协议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33个。

临港大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如今,站在博贺新港区向海眺望,碧波万顷之上两条防波堤围合而来,仿佛两条巨龙横卧于海中。不远处,粤电集团2×100万千瓦“上大压小”燃煤电厂项目一号锅炉调试点火成功。

“这里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项目,”茂名滨海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麦彬告诉南都记者。事实上,一批项目建设已进入了快车道:益海嘉里粮油和食品加工项目正加快动工建设;粤西LNG接收站项目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审查工作,即将上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吉达临港产业园项目已举行专家评审会;道道全粮油综合加工项目即将动工建设;浪漫海岸海昌公园项目、疏港铁路、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已动工建设;放鸡岛海洋度假公园升级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

2019年7月23日,茂名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广州港集团签订深化港口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茂名港博贺新港区码头基础设施、物流枢纽设施、港区综合服务等项目上进一步加强合作。

根据协议,广州港集团与茂名港集团将共同利用博贺新港区港口岸线资源,开展有关码头项目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选址及规划方案前期研究相关工作,进一步支持茂名市石化产业扩能,打造海上能源新通道。

此次“牵手”,让茂名博贺新港实现了与珠三角港口的互联互通,也让茂名的临港产业更加全面地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茂名滨海新区管委会规建交环局副局长易建华介绍,2019年11月13日,疏港铁路已正式开工。该疏港铁路也是洛湛铁路的出海通道连接线,由洛湛线茂名东站引出,往南连接博贺新港区并延伸至茂名另外一个港区——吉达港区,服务茂名港腹地特别是洛湛铁路沿线对煤炭、原油、矿石及集装箱码头的需求。未来博贺新港区将进一步辐射到湖南、贵州,甚至重庆、云南等地。

  华丽转身

  A

  石化产业“串珠成链” 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

说起茂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石油化工。茂名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直至今日,茂名已发展成为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的石化龙头城市,号称“南方油城”。

石化产业无疑是茂名最大的基本盘。对于如何发展石化产业,茂名的态度非常鲜明:深化拓展石化产业链,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在巩固国内龙头地位的基础上,向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迈进,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

比茂名建市还要早4年成立的茂名石化,是油城崛起的见证者,其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能力在国内均处于第一方阵,带动形成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产业链上的每家企业都好比一颗珍珠,每颗珍珠的成色都要好,串珠成链方显高价值。”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尹兆林介绍,近10年来,以茂名乙烯产品为原料的下游加工企业带动超过200亿元投资,已拉动茂名高新区20多个相关项目发展,增加4000多个就业岗位。

在茂名石化的“墙外”,渐渐聚集起数百亿元石油炼化链条下游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石化行业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企业。广东众和化塑生产的丁苯透明抗冲树脂产品、广东新华粤生产的高纯双环戊二烯产品均打破了国际垄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一批合资、民资项目上马,石化下游产业逐渐向精细加工转变。在茂南石化工业园区,民企投资项目天源石化2019年6月全面投产,前11个月销售收入41亿元。“我们还要继续投入增加项目,向下游精细化工延伸。”该公司总经理罗朝阳说,“茂名化工产业链上,项目之间可以有很多互补,可发挥的空间还很广”。

东华能源进驻茂名后,将以发展丙烷—丙烯—聚丙烯(PP)产业链为主线,在茂名市打造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待启动项目建成后,后续规划项目将利用启动项目富余产品引进其他行业龙头在茂名发展高端新材料产品。不少在茂名的化工企业表示,期待东华能源项目投产后为其供应原料,扩大产能。

  B

  “氢”装上阵 氢能产业助推第三次产业转型

从茂名产业发展的路径看,石化产业一直都是主题。60年前,茂名地区被发现有油页岩,因此成立茂名市,开始炼制页岩油,为新中国打破西方原油封锁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炼制页岩油的高成本、低收益问题逐渐暴露,国家开始重点发展炼油产业,茂名产业面临第一次危机。后来,茂名发挥滨海优势,通过进口原油发展炼油产业,实现了产业的第一次“华丽转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茂名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炼化石化产业机遇,上马乙烯项目,并逐渐扩大炼油乙烯产能,推动炼化一体化,这是茂名产业的第二次“华丽转身”。

随着广东提出打造绿色石化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广东的石化产业也进入了“群雄并起”的局面。如何利用新的优势,在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中站立潮头,实现产业的第三次“华丽转身”?茂名瞄准了氢能源产业。

传统石油化工产业的坚实基础让茂名拥有充裕的氢气资源。仅茂名石化一年产氢量就达到80多万吨,每年化工副产氢气量超过7万吨,茂名氢能源丰富。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茂名已聚集中国石化、德国巴斯夫、法国液化空气等一大批知名化工企业,拥有良好化工产业基础和大量高技术人才,从制氢、储氢装备制造到管输系统,相关基础配套完善。

“依靠既有的产业基础,发展氢能源汽车及氢能产业是现实之举,我们要千方百计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茂名市委书记许志晖表示,力争在全国氢能源汽车及氢能产业发展布局当中占据有利地位,再一次实现茂名主导产业的华丽转身。

  打造“四位一体”综合性产业基地

去年全国两会上,“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的内容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22日,中氢科技氢能源产业基地在茂名高新区开工建设,这一天适逢茂名建市60周年。该项目的发起方背景雄厚,分别为中国能源工程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动力研究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同一天,氢能研究院揭牌成立,茂名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

“一期项目将投入10个亿,主打氢燃料电池,将向华南地区下游汽车企业供应。”在中氢科技产品展示厅内,中氢科技茂名项目经理蔡军哲向记者介绍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以及系统集成技术。蔡军哲介绍,企业已开发出先进的36kW氢燃料电池和60kW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可为氢燃料汽车、长航时无人机提供从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氢气供应和加氢站运行的一站式服务。

“除了上游资源丰富,我们更被茂名市委、市政府对氢能产业的支持力度所吸引。”蔡军哲说,据茂名市发布的氢能源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茂名拟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集氢能、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和汽车配件“四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该规划提出,将研究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创造氢能源汽车及氢能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力争把茂名打造成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最快、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据了解,东华能源茂名项目建成后,也将副产大量廉价高纯氢气。因此,在打造全球最大聚丙烯生产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同时,东华能源还将重点发展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包括氢能分布式发电项目、车用氢燃料电池项目、茂名及周边地区加氢站项目、氢能小镇设置氢城项目等,带动氢气产业规模扩大,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我们希望东华能源的副产氢能快速投产,”蔡军哲说,大量的副产氢将进一步推动茂名氢能产业的发展,“这与我们的项目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C

  山海统筹齐头并进 布局千亿级滨海旅游产业

1月1日,随着茂名歌美海景区礁石乐园、灯塔之光等项目主体完工,西岸景区也将在竣工验收后正式对外开放。而一河之隔的东岸景区将建成水幕光影秀、游船码头和潮汐体验园等20余项游乐项目。

2018年7月,茂名市政府与华侨城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打造广东省滨海旅游核心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示范区为目标,在旅游综合开发、市政配套建设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茂名南海旅游岛山峻林美、天朗海阔,具有丰富、优质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作为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的发展潜力巨大。”华侨城集团茂名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南海旅游岛是华侨城集团与茂名市政府合作的重点项目,将建设成为集主题公园、主题酒店、创意文化、休闲康养、生态旅游、特色商业、特色民宿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的大型文旅综合开发项目,助力茂名打造广东滨海旅游新标杆。

“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海旅游岛项目,将其作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圳新型新式的示范区,通过该项目融入国家战略。”茂名水东湾新城管委会主任潘伟强表示。

去年以来,茂名的滨海旅游项目频频“落地开花”,千亿级滨海旅游产业正在形成。目前,丰益国际集团拟投资100亿元打造博贺旅游岛康养项目,鼎龙集团拟投资100亿元打造童子湾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盈科旅游计划投资100亿元打造莲头岭整体开发项……

“向海发展”的同时,茂名也着力构建陆海统筹的空间新格局,串珠成链打造山海旅游生态廊道。

茂名“好心湖畔”田园综合体上,正紧锣密鼓谋划千亩迎春花海艺术景观。这个落户茂名茂南区金塘镇牙象村的广东首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总投资达到45亿元,去年国庆黄金周首期示范区正式开放即迎来13万游客。“开发田园旅游填补了茂名旅游的空白,未来项目逐步向辐射面积5万亩的规模化建设,将赋予区域更广泛层面的联动品牌知名度效益。”该文旅项目副总经理周钰介绍。

近年,随着汕湛高速、包茂高速、深茂高铁、博贺深水港的建成和开通,一大批文旅项目相继签约落地,茂名旅游区域竞争力大大增强,已经发展成为茂名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茂名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4085.3万人次,同比增长27.97%,旅游总收入425.85亿元,同比增长29.71%,占全市GDP的13.77%。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南方日报记者 刘俊 刘栋铭 杨建雄 实习生 郑雨晨 通讯员 江海生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除署名外)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