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东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使命、志存高远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30日        版次:TK250    作者:黄波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腾讯滨海大厦。 新华社发

  无人机拍摄的横琴大桥。 新华社发

  从2018年到2022年,对广东来说,这是克难奋进、再立潮头的五年。回望这五年,广东一路走来,极不平凡、极为不易、极其难忘。

  人无志不立,树无根不长。广东这五年并不是随波逐流的五年,而是劈波斩浪的五年;不是随遇而安的五年,而是攻坚克难的五年。广东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坚强领导,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靠的是总书记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靠的是总书记山高水长的关怀厚爱。

  总书记为广东指明方向

  “万里长征不计程,指津自有北辰星。”回顾这些年广东的发展历程,有一条脉络分外清晰:每逢广东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亲自把脉定向,给予悉心指导。

  2018年3月7日,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充分肯定广东工作,寄望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并对广东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2020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展现新的更大作为,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任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亲自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亲自赋予了广东在新征程中的使命,广东人为实现强国梦贡献广东力量的意志因此更为坚定,信心也更足了。

  肩负起走在前列的重任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牢记使命、志存高远。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为。“走在全国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实施综合改革试点……这些重大战略设计清晰规划了广东全面深化改革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路线图。五年来,广东牢牢把握了重大国家战略的叠加优势,在国家平台上集聚国家资源,为区域现代化争取了更多国家力量支撑,从而不断增强了广东发展的高度、厚度和韧性。

  发挥广东优势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中曾经强调:“广东要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在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广东,以改革促发展、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困难和问题有着优良的传统。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五年来,广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坚持解放思想,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改革全面推向了深入。

  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牵引带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深入推进“湾区通”工程;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跨境基础设施开通运行,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便民利民举措落地实施,释放出强劲的“双区驱动效应”;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广东近年来的改革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些积极探索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年间交出亮丽成绩单

  脚踏实地才能实现最伟大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广东经济实力实现连年跃升,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大步。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44万亿元,连续33年居全国首位,继广州、深圳之后,佛山、东莞深耕制造业跻身万亿元级城市行列,全省市场主体超过1500万户,形成7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巨大变化,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茅洲河、练江由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绿色日益成为广东发展的鲜明底色;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以功能区战略为引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持续提升,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作用更加强劲,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步伐加快,“核”、“带”、“区”在各自跑道上赛龙夺锦、各展所长、相得益彰。

  坚持创新驱动、立足自立自强,是广东永葆活力的源泉。“十三五”期间,广东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突破。2020年,全社会研发(R&D)投入超过340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GDP)从2015年的2.47%提高到3.14%;至2020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036家、众创空间达1037家、在孵企业超过3.4万家,累计毕业企业近2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668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广东通过出台“科创12条”等激励政策,吸纳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培育了一批创新标杆企业,一批掌握颠覆性技术、拥有爆发成长潜质的未来型企业不断涌现,形成了广东企业“千军万马齐创新”的局面。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3.3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超过6万家,稳居全国首位。

  与经济发展同步,广东的社会民生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人民群众获得感是否显著提升是检验任何工作成败的试金石。广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功解决好百姓身边的小事、难事、烦心事。

  五年来,广东的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万元,2021年达到4.5万元。“十三五”时期,广东城镇新增就业700万人,占全国1/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大力加强教育投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比例提高到86%,457万随迁子女就近就地接受义务教育,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居全国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52%。医疗建设方面,投入150亿元支持30家高水平医院、8家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3家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投入500亿元全面提升县镇村医疗卫生水平,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8.4岁。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均增长5.9%,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80%,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大幅提高。

  明确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成就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努力。拒绝小富即安、永远砥砺向前,同样是一种广东精神。

  随着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闭幕,今后五年广东的主要任务已经明确。

  一是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广东将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咬定青山举全省之力做好这篇大文章,全力服务“一国两制”大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二是做实做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广东将聚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优势。

  三是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打破封锁、突出重围,惟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要有志气和骨气勇攀科技高峰,甩掉“卡脖子”的手,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广东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广东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

  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广东推进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因此广东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围绕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持续用力,全面推动广东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五是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广东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潜力、迸发活力的热土。推动各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让强者更强、优者更优,让赶上来者发挥后发优势,绘就“核”、“带”、“区”各呈异彩、交相辉映的新时代广东壮美画卷,是今后五年的重要任务。目前广东已建立起全域统筹机制和差别化政策体系,发展动力正传递辐射到四面八方,好局面来之不易,要久久为功,精细施工,持续推动“核”、“带”、“区”打好特色牌、协作牌,进一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六是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广东文化底蕴深厚,独具特色魅力,文化强省建设前景动人。广东将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七是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广东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八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广东将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

  九是深入推进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持续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广东将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守护好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树凌云志,圆强国梦。毫无疑问,接下来的五年非常重要,是广东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五年,也是决定广东在新征程中能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关键五年。只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广东人一定能够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正如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的那样,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打出新天地、干出新业绩。要掌握“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既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又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要保持“苦干实干、能干善干”的实践品格,甘当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不用扬鞭自奋蹄,以辛勤的汗水把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美好现实,以广东创造的新辉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恢弘画卷上写下增光添彩的一笔,以无悔的担当作为谱写不负党、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人生华章。

  数说成效

  万亿元级

  继广州、深圳之后,佛山、东莞深耕制造业跻身万亿元级城市行列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3.3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超过6万家,稳居全国首位

  广东居民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2021年达4.5万元

  报告精神

  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打出新天地、干出新业绩。——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南都记者 黄波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