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强国复兴有我,广东走在前列

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30日        版次:TK02    作者:南平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景照片。 新华社发

  百年未有之变局,千载难逢之机遇。

  天道有常,中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风雨无阻,广东站在中国发展的前沿。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肩负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奋力谱写出粤来粤精彩的新篇章。

  五年来,广东有太多故事要讲;五年来,广东有太多感悟要说。

  旗帜就是方向

  高举强国之帜。举旗定向。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

  党旗引领风帆劲。以史为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广东是一片有着光荣传统的红色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寄望甚厚: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同年10月视察广东时明确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202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又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

  五年来,广东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置于“1+1+9”工作部署的首要位置全力推进,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制定实施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有力引领全省上下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云党课、纪录片、社区微课堂、5万师生共上党史课,各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大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各种创新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强化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有效覆盖。强化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风清气正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和村(社区)“两委”换届。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完成中央巡视整改及本届省委巡视全覆盖,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全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从全面深化改革主战场到推动乡村振兴大舞台,从科技创新最前沿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省30.6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不断激发,560多万名党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增强,鲜红的党旗在广东大地高高飘扬。

  五年来,广东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效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聚焦“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战略,着力培养和汇聚各方面专业人才,为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治理彰显能力

  大兴强国之治。治国理政,治理彰显能力,治理昭示宗旨。

  打造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成为广东新的重要优势。

  五年来,南粤大地深入推进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新举措,鼓励、引导和发扬充分的公众参与,协同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地方立法质量明显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化。事实一再表明,广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效,平安广东、法治广东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五年来,广东持续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专项行动和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专项治理,在疫情暴发、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经受“大考”之际,广东各地以大数据促进治理现代化,以网格化管理、“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广东还将“全周期管理”理念引入城市治理领域,首创疫情防控“三人小组”模式,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形成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做出了崭新的示范,收获了充盈的共治成果,广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守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与人民安宁。

  2021年全国平安建设考评中,广东位列全国第二;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项目),广东5个地区(项目)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群众安全感调查,群众感到“安全”和“比较安全”的超98%,比2017年提高了6.19个百分点……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在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法治广东建设新路径、新举措交出的一份答卷。

  不仅如此,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创新,广东更涌现出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政府建设典型示范:在全国率先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率先出台行政检查办法、首创行政规范性文件发布前“双重审核”机制、出台首部地方法治督察工作实施办法、首创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机制、首创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联动……

  南都协同广州市、区两级检察机关参与社会难题治理,共有6组报道案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而到目前为止,南都以媒体之力更是连续8年编制《广州城市治理榜》,以大数据衡量城市治理广度,以先进案例观察城市治理深度。“南都+”的治理路径探索,为广东社会治理的每一次突破助力、喝彩,为城市的文明与温度护持底线,给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共治写下注脚。

  “爬坡迈坎、敢于改革,广东是有传统的”,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更要成为实践现代法治、社会治理理念的先行者、实验区。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社会治理的品质,最直接、最深入凸显其法治化、市场化乃至国际化的水平与见识;而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权力运行的现代化程度、市场化深度与法治化成色,也在为地方治理能力的改善贡献能量,广东的实践无疑是最好的诠释。

  智造引领潮流

  汇聚强国之智。数字赋能。做信息技术的弄潮儿,当创新驱动的先锋官。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广东始终保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胆识气魄,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广东之“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

  广东之“智”是科技创新。2021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研发人员突破110万人;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继广州、深圳之后,佛山、东莞依靠创新驱动、深耕制造业跻身万亿元级城市行列,全省市场主体超过1500万户,形成7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南粤大地,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联系越发紧密,创新愈发成为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广东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之“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挂牌运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广东之“智”面向经济主战场。广东省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1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突破6万家,连续六年全国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5.7万家。全省A股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八成,超5万家高企分布于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成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

  广东之“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新一轮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深入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掌握更多“杀手锏”技术,储备若干前沿技术。

  广东之“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三大攻坚战中贡献“粤力量”。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广东5个疫苗取得临床试验批件,1个疫苗获紧急使用。

  坚持四个面向,广东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展望未来,广东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广东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在新的高度立起来强起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打破封锁、突出重围,惟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锚定创新,坚持以改革促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广东下定决心、坚定信心!

  以质证明实力

  创造强国之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积极,分享更公平。

  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在过去的五年中,广东高质量发展迈出大步,以“质”尽显硬实力。

  凭借着对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坚持,广东实现了经济实力的连年跃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10.8万亿元,到2020年的11.1万亿元,再到2021年的12.4万亿元,已实现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万亿元级城市除了广州、深圳,又增加了深耕制造业的佛山与东莞;市场主体超过1500万户,形成7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广东经济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

  高质量发展须因地制宜,广东依靠的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优势,更是活力四射的万千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是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加快建设,特别是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的挂牌运作。强化区域认同,横琴、前海“双区”建设稳步前进;强化机制联通,“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与首次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均已落地。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结合港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与广东制造业、庞大市场的突出优势,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新体制在横琴诞生,政策扩区与物理扩区于前海统筹推进,湾区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共建开放大平台、经贸大网络、湾区大市场,粤港澳三地企业将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要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实做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经济活力强劲的广东企业不乏高质量发展的佼佼者,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万家,登上《2021全球独角兽榜》的企业44家,更有累计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第一。

  广东将坚持培育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优质企业,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巩固壮大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提升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做强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催生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以“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广东将继续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塑造高质量发展新的战略优势。

  矢志走在前列

  激发强国之志。志存高远。人无志不立,树无根不长。

  “万里长征不计程,指津自有北辰星。”回顾广东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有一条脉络分外清晰:每逢广东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亲自把脉定向,给予悉心指导。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牢记使命、志存高远。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五年来,广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坚持解放思想,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改革全面推向了深入。

  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牵引带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深入推进“湾区通”工程;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跨境基础设施开通运行,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便民利民举措落地实施,释放出强劲的“双区驱动效应”;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广东近年来的改革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些积极探索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脚踏实地才能实现最伟大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广东经济实力实现连年跃升,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大步。与经济发展同步,广东的社会民生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五年来,广东的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万元,2021年达到4.5万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3%提高到52%,投入150亿元支持30家高水平医院、8家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3家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投入500亿元全面提升县镇村医疗卫生水平,医共体实现县域全覆盖,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8.4岁……

  成就来之不易,未来更需努力。拒绝小富即安、永远砥砺向前,同样是一种广东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广东的主要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三农”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美丽广东建设取得新成效,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民生福祉将达到崭新水平……

  立凌云志,圆强国梦。毫无疑问,接下来的五年非常重要,是广东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五年,也是决定广东在新征程中能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关键五年。只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广东人一定能够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南都记者 南平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