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绿色发展赋能 现代产业腾飞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7月31日        版次:ZA20    作者:袁平峰

港珠澳大桥通车给珠海带来发展机遇。南都资料图

40年特区奋斗路,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回望,人们很难想象,曾经珠海只是个一穷二白的边陲小县,仅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业。从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地,到百万重奖科技人才;从“鲲龙”起飞到无人船下水;从经济结构单一的几家工厂,到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金融业等异军突起。40年弹指一挥间,这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是如何跃升为具有先进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城市?南都记者梳理珠海产业逐梦奋斗路,解码珠海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

  转变

  开全国重奖人才先河 

时间回溯至1980年8月26日,《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通过。珠海市一块6.81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下子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经济特区”,就算全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出一个先例。这条新路,必须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

成为经济特区前,珠海被指只有“一条街道、一间粮站、一间工厂、一家饭店”。在筹办特区时,有“香港毛纺大王”之称的曹光彪到访珠海,他提出要在靠近香港或澳门的地方投资兴办一间现代化毛纺厂,由内地提供土地,香港提供机器设备、厂房图纸和人员培训。

这在内地尚无案例,珠海特区勇尝头啖汤。1978年11月,香洲毛纺厂破土动工,翌年11月正式投产。

在珠海第一任市委书记吴健民的《创办珠海特区五年的回忆》一书中,他曾这样评价:特区之特,重在解放思想,重在直面问题,学费是愿意交的。

“香洲毛纺厂”从想法变成现实,只是珠海特区成功“过河”的一个缩影。自此之后,珠海特区就从骨子里自带改革创新“基因”,石景山旅游中心、珠海宾馆等相继建成,一系列“首个”“首办”“首创”“首推”成为珠海特区改革的靓丽注脚。

有数据显示,到1985年底,有超过140家企业诞生在珠海。丽珠制药、凌达压缩机、佳能代工厂等一大批外资、合资、独资企业落地生根,格力电器(原海利空调器厂)等一批如今依然响当当的本土品牌企业也孕育而生。

如果要在珠海特区40年奋斗历程中截取一个横切片,1992年“百万重金奖励科技人才”势必最具代表性。

1992年3月9日,珠海特区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进行重奖,获特等奖的每位首席获奖者奖品总值甚至超过100万元。这瞬间打破了中国科技界向来“重精神、轻物质”的传统,犹如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珠海迅速成为全国科技人才和创业者们眼中的热土。据不完全统计,在大会举行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珠海市科技部门就收到270多封合作开发科技项目的信函。在实施百万重奖的前3年中,共有2.3万名科技人员、8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要求到珠海,共吸引投资8亿多元人民币。

时至今日,“百万重金奖励科技人才”创造的影响力依然留有余波。

  崛起

  先进智能制造入海上天 

史玉柱、求伯君、雷军、董明珠……一大批创业者在珠海起步,随后演绎出一段段创业传奇。如今,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拥有核心技术的格力电器正从单一的空调企业转型为多元化的全球型工业集团,通过自主技术赋能智能制造,格力在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

近年来,珠海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多点开花,上至太空,下至深海,都有珠海智造的身影。

2010年,还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张云飞决定到珠海创业时,他的校友汪滔已经在深圳成立了大疆创新。

当时,无人机热度升温,从小喜欢玩船模的张云飞想到要在鲜有人问津的无人船艇方面开辟一条新路径。经过周密的调研,张云飞和他的几个同学在珠海高新区创办了云洲智能。

珠海相对低的创业成本和较完善的造船产业链深深吸引张云飞,珠海优美、安静的环境更适宜静下心来专注研发。

从高新园区的小景观湖起步,张云飞带着他的无人船一步步走向深海。几年间,他们连续突破无人艇自主控制、集群控制、隐身设计、纳米材料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先后推出世界第一艘环保无人船、国内领先的海洋调查无人艇、军用无人艇,并提供智慧环保、智慧海洋等系列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在青藏高原冰川调查、南极科考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6月15日上午11时,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发的两颗视频微纳卫星成功升空。2017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全球在研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珠海首飞成功,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空白,成为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数据显示,去年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2203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广东省第二,正成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龙头。

  腾飞

  航空产业“叫好又叫座”

从珠海大道向西沿海岸线,航空产业已在金湾区崛起。一组数据描摹出珠海航空产业的发展路径:2008年珠海航空产业园开园时,珠海的航空产业还是“零基础”,而到2018年底,园区已累计引进航空类要素项目79个,投资总额逾711亿元。

十余年磨一剑,珠海航空产业从一张白纸开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以航空工业通飞为龙头,逐步勾勒出通用航空产业的宏伟蓝图,成为广东省唯一的航空产业专属经济园区。

“10年时间,我们通过引进航空工业通飞等龙头企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渐渐在国内外航空企业中形成了知名度。”珠海航空产业园管委会相关人士表示,在航空工业通飞带领下,园区主攻的通用航空产业已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广东省唯一的航空产业专属经济园区,珠海的通用航空产业更是填补了广东的相关产业空白。此前,AG600在珠海总装下线,并实现陆上、水上首飞,使珠海在全国声名鹊起。与此同时,西锐SR2X飞机获中国生产许可证,并在珠海展开量产以及正式交付,意味着珠海的通航产业,正在从“叫好”向“叫座”转变。

对于珠海而言,仅仅发展通航产业,显然只是一个“小目标”。发展新型航空产业,打造完整航空产业生态链条,则是下一步的目标。

工业无人机,正是珠海航空产业瞄准的新产业形态。在第十届中国航展中,总计有10个无人机相关项目签约落户珠海航空产业园,总投资近50亿元。

除了无人机,新材料同样是航空产业园未来紧盯的产业之一。如今,金湾区三灶镇的定家湾工业区,金湾新材料研究院已经投入运作,多个新材料领域的高端人才和企业相继入驻。未来,这里将打造成“政产学研资用”一体化科技服务体系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珠海的航空产业经历了从“叫好”到“叫座”,航空产业“巢”已筑好,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选好产业项目“引凤来”,力争出一批优质项目,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有所建树。>>下转22版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