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万多名外嫁女拿到村里分红

斗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见成效,入选全国试点典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23日        版次:ZA07    作者:袁平峰

乾务镇网山村,“外嫁女”黄丽媚去年享受了“娘家村”的分红。

多年来,珠海斗门区农村“外嫁女”群体分红纠纷屡见不鲜,外迁户与原村民因集体经济组织利益产生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如何破解这些复杂的历史问题一直困扰当地政府。去年6月,《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和《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指导意见》(下称“两份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成为珠海首个明确成员资格认定和股份量化要求和标准的指导意见。两份指导意见出台实施近一年,成效如何?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名单,斗门区榜上有名,成为全省入选的三个典型之一。而据斗门区农业农村局透露,目前全区已有12296名出嫁女确认为成员拿到了分红,4358名外迁户确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A

外嫁女 超万名“外嫁女”享受村里分红

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年的乾务镇网山村古色古香,是珠海乃至珠江三角地区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古村落之一。一砖一瓦,都是乡愁。但是多年来,每到年底,从网山村嫁出去的女儿,却因为无法得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红,而集体发愁。

今年31岁的黄丽媚是网山村的一名“外嫁女”,但是户口保留在本村。当地不少村民认为,既然嫁到了外地,就不应该继续享受“娘家村”的分红。此外,由于新生人口不断增加以及外地人口的迁入,户口没有从本村迁出的“外嫁女”及其子女被视为包袱,会影响其他村民所得利益,因而反对“外嫁女”群体享有与村民同等的待遇。

网山村就是外嫁女分红争议较多的村庄之一,长期以来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困扰着黄丽媚。但在去年6月,两份指导意见出台后,局面迎来很大改观。

《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原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队员及其所生的子女,户口一直保留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组织章程规定义务的人员,为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外嫁女’的户口只要是一直保留在村里,就取得了成员资格,有权享受村集体分红。”斗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钟伟源表示,“外嫁女”成员资格认定以户籍关系为基本依据,结合土地承包、长期居住地等因素,特别注重保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利益。

黄丽媚明确了成员资格,去年也拿到村集体的分红。像黄丽媚一样,网山村有100个外嫁女和56个外嫁女的子女解决了身份问题,拿到了“娘家村”的分红。

“分红公平了,纠纷少了,乡愁更浓了。”斗门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称,在斗门近22万农村人口中,“外嫁女”群体多达2.6万名,其中包括“外嫁女”本人及其家庭子女等。从去年改革至今,全区已完成改革的经济组织中,所有符合区指导意见条件的外嫁女及其子女均为成员,相对较好地解决了斗门一直无法解决的外嫁女群体利益纠纷矛盾。截至目前,全区12296名外嫁女、9331名外嫁女子女被确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B

外迁户 权益得到确认有了归属感

位于珠海新青工业园的井岸镇草朗村,外迁户村民较多,大多是上世纪末的代耕农。这些代耕农把户籍迁到草朗村后,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无土地分配,也难以享受到村集体的福利分红。

“来村里30年了,去年终于踏进了分红的门槛,真不容易。”村民杨华标昨日开心地向记者表示,分红意味着有了真正的归属感,与本村村民没有区别了。原来,1990年,18岁的杨华标和父母、兄弟姐妹从阳江市阳西县迁入井岸镇草朗村。去年,作为外迁户的杨华标第一次拿到了村里的分红。

“在此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全村60多户外迁户拿到了成员资格认定,可以享受村集体分红。”草朗村党支部书记韦国茂介绍说,认定的标准有两项,一是外迁户曾经在村里耕田并交纳公购粮;二是1995年年底前户口迁入村内。“户口迁入村内只是成为了村民,但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能参与村集体分红。”

让杨华标时隔30年拿到村集体分红的,得益于斗门区去年6月份出台的《珠海市斗门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指导意见》。由于历史原因,曾经有外迁户通过村招耕或者其他形式入户斗门,并在村里生产生活,部分外迁户与原村民因集体经济组织利益产生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回迁户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在斗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符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的外迁户、回迁户均能享受集体权益,解决了一大部分外迁户、回迁户的权益保障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斗门区已有4358名外迁户确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其中2930人享受全额配股;有3979名回迁户确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其中2263人享受全额配股。

亮点

律师全程参与

成员资格认定

在此次改革中,斗门还明确在股权管理上采取“量化到人、固化到户、户内共享”的管理模式实行固化,固化期原则上不少于10年。这样一来,就从制度上改变了一直以来“一年一会议”“一年一界定”决定农村集体收入分配的乱象。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的利益群体范围广、影响大,改革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合法合规,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否。

“以网山村和草朗村为代表,在逐渐深化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斗门在珠海市率先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和股权量化指导意见,并聘请专业法律团队为改革工作提供法律指导。”斗门区农村农业局有关负责人称,尊重历史、因村而异、点面突破,成为斗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亮点之一。

斗门区有101个行政村,各村的历史沿革不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认定和股权配置有所差别。像网山村和福安村的“外嫁女”问题、草朗村的外迁户问题等,不能采用一刀切,需要尊重历史、因村而异、由点及面进行突破。各村在区、镇产权办指导下初步制定实施方案、成员资格认定和股权量化办法、章程,聘请专业法律团队全程把关,确保改革合法合规再交回各村公示、表决。

如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斗门农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斗门区385个经济组织已有376个完成改革工作,完成率97.66%。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总资产22.01亿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面积50.95万亩,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户数46807户、成员215403人。

该负责人表示,回头看改革,并不顺利。一些农民不理解、不支持;部分干部有畏难情绪,思想懈怠。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下来,在斗门农村,已经初步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的同时,斗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也在完善,增设了黑名单管理制度、指导价管理制度等新制度,而交易管理平台则增加了交易保证金管理、农村集体土地合作开发交易等十大系统,全方位提升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监管平台的功能和效率。

这轮改革推进后,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如何发挥高效益?集体股权如何充分利用?斗门仍在探索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外嫁女”“外迁户”“回迁户”尝到甜头,让改革成果得到共享。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袁平峰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