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城建突破得先行 产业突破要发力

如何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南都梳理各级党政主官活动“轨迹”,管窥江门未来5年发展趋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11月26日        版次:MA02    作者:曾育军 严亮 罗忠明 罗韵姿

  江门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图为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资料图片

  12月,江门市将迎来一次重要会议——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会的关键节点,即将召开的一次事关江门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会议。在此次党代会召开前几个月里,江门市,及各县(市、区)的党政主官,业已调整到位。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开展了哪些工作?在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机遇和全力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江门将如何作为?从城建突破到产业突破,江门未来如何发力?近日,南都记者梳理出江门市及各县(市、区)党政主官上任后的活动“轨迹”,以期管窥江门未来5年发展趋势。

  A

  新官上任后马不停蹄开展调研

  江门市及各县(市、区)党政主官上任后,马不停蹄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千方百计加深对地方情况深入了解。

  南都记者根据“江门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开消息进行梳理发现,自今年7月,广东省委决定陈岸明同志任江门市委委员、常委、书记以来,至11月24日,陈岸明参加的各类重要会议、活动共约98次,其中,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就有19次。仅以7月下旬为例,陈岸明就出席了7月23日召开的江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并讲话;7月26、27日,又赴蓬江区、高新区(江海区)、新会区,调研港资企业及香港青年在江门创新创业情况,共商江港产业合作事宜。

  江门各县(市、区)的党政主官亦是如此。南都记者根据公开报道,梳理了各地主官参加和出席的重大项目动工投产、招商引资、调研考察等与经济发展有关的活动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大致如下:9月下旬以来,蓬江区委书记、市滨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劳茂昌,区委副书记、区长马品高约有7次;8月下旬以来,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区委副书记、区长郑丹辉约有6次;8月下旬以来,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刘兵约有6次;2月以来,台山市委书记李惠文,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劲龙约有7次;8月中旬以来,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开平市代理市长陈小曼约有6次;9月上旬以来,鹤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张华景约有7次;5月下旬以来,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市委副书记、市长赖惠镇约有7次。

  B

  实施“六大工程”助推高质量发展

  梳理陈岸明到任江门后出席的重要会议和活动,有三次令南都记者印象尤为深刻。

  第一次是7月23日,江门市召开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市委书记陈岸明、市长吴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的汇报后,陈岸明肯定了上半年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有效投资不充分等存在的问题。他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要有“跳出江门看江门”的视野和格局,放眼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员,但与广深佛莞等先进城市有较大差距,长期以来,本地一些官员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惰性思想。置身大湾区,城市间竞合激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江门如何自我定位?这无疑是一个首先需要正视的问题。这次会议后,陈岸明开始赴各县(市、区)调研,7月26日-27日,他先后赴蓬江区、高新区(江海区)、新会区,调研港资企业及香港青年在江门创新创业情况,共商江港产业合作事宜。

  第二次是8月3日上午,江门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并套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这是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履新后主持召开的首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这次会议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号,本地媒体在报道这次会议的标题用了“以高昂斗志冲天干劲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冲天干劲’四个字是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时提出来的。”会上,陈岸明作分享学习体会时如是说。这次会议提出,要发挥江门优势,大力支持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实现分工合作、错位发展,形成更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纵深发展的新格局;要抢抓机遇,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打造超千平方公里大型产业园区,形成北、东、南组团布局,深入对接和承载广佛、深莞、港澳产业及资源要素外溢。

  第三次是11月2日,中共江门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南都记者注意到,会议全面、完整阐述了江门要实施“六大工程”,等于是吹响了江门谋求新一轮发展的号角。陈岸明强调,近年来,国家和省大力推进港珠澳大桥以及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格局和区域发展环境正迎来历史性变革。因此,市委乘势而上,抢抓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找准江门在大湾区的比较优势,提出全面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释放江门发展的巨大潜力,全面提升江门市在大湾区的地位和作用。

  C

  江门需要直面“两个突破” 

  根据江门市统计局公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江门市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在具体指标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67.54亿元,同比增长28.3%;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同比增长9.1%,较2019年同期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7.2%。这些数据反映出,近年来,江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也保持较高增长。

  对于江门而言,当前仍需要直面两个突破,首先是城建突破。

  与大湾区其他兄弟城市比较,江门情况有些特殊,江门既有三个区,也有四个县级市。与早些年的佛山市有相似之处,但佛山早在近20年前就开始“大佛山”整合,最终促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并借助“广佛同城”,开启了维持至今的跨越式发展。而江门如同此前的佛山,协同发展仍需大力破解区域藩篱,城建突破得先行。建设江门大道,开启了大江门协同发展的第一步。在“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的发展格局下,江门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交通建设上。

  江门另一个需要突破的就是产业突破。江门要实现产业突破,重点要在产业凝聚力和产业链延伸上做文章。“无限极在江门,但还要去市外找供应商”,南都记者曾经在近年召开一次会议上,听到有政协委员如此说。对比临近的佛山市顺德区。顺德区委区政府布局智能制造产业多年,留住了美的等巨头企业,由此催生的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数以千计。因此,如何发挥现有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凝聚力,做好产业链条延伸,江门还有许多功课要做,而如今江门实施“六大工程”,其一就是要加快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程,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这无疑释放了一个利好信号。

  “行胜于言!”正如陈岸明所强调,接下来,江门各县(市、区)需要“振奋精神、担当作为,全力以赴抓落实”。

  各县(市、区)未来“小目标”

  蓬江区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未来五年,全面落实落细“六大工程”,坚定树立“实体为首”理念,坚持走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之路,全力建设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高标准打造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江门人才岛、滨江新区、文商旅产业平台等重要产业平台,改造1.4万亩村级工业园,打造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积极对接深莞、广佛、港澳以及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区,大力招引行业领军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谋划建设智能家电产业园、现代化特色食品产业园,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地,推动以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为代表的华南激光谷产业园加快建设,力促摩托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打造“3+2”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江海区

  打造东部组团先行区

  积极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东部组团先行区、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的承载区,展现江海担当。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技术创新及应用,大力推进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江门市域社会治理应用示范基地和江门市市域社会智慧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市域社会智慧治理产学研用新生态;高标准发力建设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加快培育安全应急产业集群,构建“应急产业园区、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科普体验中心、大湾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五维一体应急产业发展布局,力争在“十四五”中期,江门高新区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

  新会区

  加快创建省级高新区

  围绕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六大工程”,以“一园三中心”为牵引,聚焦“八个突出”,全力建设“首善之区”,在推进两个合作区建设中展现新会担当、作出新会贡献,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

  突出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科技引领”工程,打造大湾区西翼科创高地,积极推进江门“双碳”实验室和“双碳”园区建设,谋划圭峰山科创片区,加快创建省级高新区。

  突出工业立区,全力落实“工业振兴“工程,打造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倾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链。在产业园区建设上,新会区将聚焦全省标杆园区目标,建设新会大型产业集聚区起步区,全面提升园区建设质量,2025年园区产值超2000亿元,力争再造一个新会。

  台山市

  建设高端产业聚集之地

  建设高端产业集聚之地、改革开放活力之地、全域旅游标杆之地、生态文明典范之地、侨乡文化光大之地、安定和谐宜居之地、风清气正实干之地。

  凝聚全市之力,建好大型产业集聚区。加快完善工业新城、广海湾经济开发区两大平台,努力壮大“农业特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港口物流区三大片区,建设一流的产业园区。坚持工业立市,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壮大产业集群,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发挥海内外“两个台山”独特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推动内需外需相互促进、经济循环高效畅通。立足宜居宜业,建设大湾区现代新城。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建设大湾区人才高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台山。

  开平市

  打造卫浴创新基地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成功打造开平市国际卫浴创新基地、纺织产业集聚区(塔山工业园)和食品产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开平市成为珠西枢纽的重要节点,实现一小时通达大湾区枢纽机场和主要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持续深化,中心城区范围进一步扩大,集聚力、辐射力显著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双向转化成效显著,江门“副核心”格局基本形成。

  鹤山市

  建设中欧合作区

  中欧合作区,是江门市委对鹤山今后发展的主要定位。面对这一新发展定位和机遇,鹤山紧紧围绕广东省“双十”战略产业集群,以及“聚焦中欧合作,打造高水平产业大平台”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中欧合作区建设工作。

  鹤山将主动对接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点抓好“三个聚焦”,即聚焦科技创新不放松,聚焦工业强市不放松,聚焦园区立市不放松,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力,狠抓项目建设,挖掘内外市场潜力。

  高起点打造合作平台,推动“一城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整合扩园,切实发挥工业城主战场作用、珠西物流中心联通国内外“两个市场”通道枢纽作用和中欧新材料创新基地、雅瑶万亩新兴产业园新阵地作用。

  恩平市

  打造百亿级国资平台

  着力构建“一环、五高、两铁、两港”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格局,力争“十四五”期末打造百亿级国资平台,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加强与大湾区中心城市产业合作。

  开展工业振兴增量行动,着力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信创和食品饮料等产业发展,推动二产占GDP比重提升至35%以上,实现增加值超105亿元;开展园区升级再造行动,把恩平工业园打造成为省级高新区、超百亿园区,推动恩平智能装备制造专业产业园建设,谋划与江门技师学院共建恩平智造学院;全力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温泉、田园、红色、冯如、华侨“五种文化”旅游;开展创新发展提质行动,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实施恩平籍人才回流工程,新增技能人才2000人,高技能人才300人。

统筹:南都记者曾育军

采写:南都记者曾育军 严亮 罗忠明 罗韵姿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