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江门积极加快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战疫+经济社会发展 精准发力夺取“双胜利”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6月30日        版次:MA03    作者:严亮

↑↑ 江门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首批项目集中动工。 南都记者 曾育军 摄

↑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建设现场。 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这是今年全国各地都需面对的两道必答题。江门将交出怎样一副答卷?近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调研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时强调,全市上下要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良好生产生活局面,继续精准有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大力推进复工复产,全面压实责任抓紧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为做好“双统筹”、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前5月经济数据

降幅环比明显收窄

今年以来,江门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为力促经济平稳运行,江门积极加快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包括加快兑现各项扶持政策,用好企业纾困基金,特别是用工补贴、社保返还(或减免)、技改奖励等真金白银的政策。对“1+N”政策体系密切跟进问效、定期梳理研判和补充完善。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对企业进行纾困帮扶。此外,全面开展新一轮“暖企”行动,按照“亲”“清”的要求,与困难企业真交朋友、听真话、动真感情、真正关心企业的发展,切实稳住全市工业前100名、外贸前100名、税收前50名的基本盘,覆盖全市4731家规上、限上企业。

今年,江门将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稳投资工作取得更大进展。包括着力扭转工业投资持续下降的态势,对今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并在上半年开工建设的,兑现一次性奖励。全力加快基础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全年计划增加到215亿元。制定新基建建设计划,6月底前提前启动一批补短板项目,力争全年补短板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年度投资超过800亿元。此外,还将稳定房地产投资;不失时机放宽民间投资限制,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尽早落地。

江门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全市前5月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5月,江门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延续恢复势头,降幅环比明显收窄。

工业方面,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0.93亿元,下降11.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0.9%;民营企业下降13.7%。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15.7%、3.1%、15.0%。全市工业用电量下降6.3%。

投资方面,1-5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1%。其中,国有投资增长20.0%;民间投资下降9.1%。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3.6%;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6.6%,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7.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7%。

消费方面,1-5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61亿元,下降13.4%。按经营地分,城镇下降12.7%;乡村下降15.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下降12.4%;餐饮收入下降21.4%。

进出口方面。1-5月,全市进出口总额524.8亿元,下降10.6%。其中,进口114.0亿元,下降4.8%;出口410.8亿元,下降12.1%。

财税方面,1-5月,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25亿元,下降9.0%。全市税收收入175.25亿元,下降17.9%。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提升。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283.90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4月末提高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072.48亿元,同比增长19.5%,增速比4月末提高1.2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方面,1-5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8%。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8.0%;食品烟酒类上涨15.5%。

江门多措并举

稳外贸促消费

由于外需萎缩,江门市外贸企业也面临了在手订单取消、削减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资金链紧张等问题。为此,江门精准发力,以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扩大进口、支持服务型贸易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金融财税服务外贸水平、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六个方面,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江门市还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引导企业结合国内消费需求,转型生产销售适用国内需求的产品。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专业展会等方式,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实现内外贸对接和融合,实现外贸转型升级和内外贸协同发展。鼓励外贸企业开展国内商品认证工作,加快建立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做好市场营销和终端服务,增强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据了解,江门今年将引导商业银行用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再贷款再贴息专用额度政策,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加强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信贷支持;联动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适时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来助力金融融资,大力推广广东省中小企业投资平台的应用,实现企业融资需求的线上对接,鼓励江门市金融机构使用金融科技手段来提高审批的效率和流程。

江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士介绍,江门市还陆续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举措,大力拓展新消费,发展“夜间经济”,推动电子商务和会展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积极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展保税物流业、保税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加快兑现省市的“外资十条”奖励,发挥江门市政府联系跨国公司直通车以及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等机制的作用,增强外商长期投资江门的信心。

打好政策“组合拳”

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定就业保障民生。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打出“免、减、缓、降、返”减负组合拳,通过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继续保持社会保险优惠费率、对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用好用足各类就业创业补贴等有力措施,减轻企业用工成本,稳定就业岗位,助力企业和职工渡过疫情难关。截至目前,累计帮助7.3万家用人单位减少社会保险费13.5亿元,发放5000多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2.47亿元,审核发放各类吸纳就业、促进创业补贴1480万元。其中,为全市117家产值100强、外贸出口100强、纳税贡献50强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7998.46万元,如江新铸造厂有限公司获得失业保险费返还资金123.03万元。

今年以来,江门市主要开展五种方式促进就业。一是出台江门市“促进就业九条”2.0版本。通过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进一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全力保障我市就业稳定。二是全面开展“零接触”网络招聘。举办69场次网络招聘会,促进6255家次企业与8.41万人次求职者进行对接,促成9742人成功就业。打造“邑企圆梦”线上招聘平台,邀请46家江门重点企业到录播间宣讲,发布招聘岗位3000多个。三是大力实施就业服务专员制度。就业服务专员通过定期上门服务等方式,为865家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就业跟踪服务,并对26家防疫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建立24小时用工调度保障机制,累计解决1064名用工需求。四是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十项行动,力促2020届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支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84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64人;建成“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和就业安置基地合计105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429人。五是打响“乐业五邑”就业创业工作品牌。发放73笔创业担保贷款2115万元,贴息支出85.35万元,进一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扶持对象“融资难”问题。启动2020年“乐业五邑”创业创新大赛和创客素质提升班,进一步培育和发掘优秀创业项目。

此外,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以“三大工程”为载体,形成“广东技工”顶上去、“粤菜师傅”跟上去、“南粤家政”补上去的“三位一体”技能撑就业新局面。一是组织市3所技工院校逾1000名学生发挥技能专长,分赴100多家企业支援生产一线,以成规模、成批次的“广东技工”力量有效促进企业复工达产。通过全面推广线上适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搭建130多个线上培训平台、加大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发放力度等方式,帮助企业稳岗、职工适岗。目前,共为803家企业、8.09万名员工开展培训备案,总课时达433万节,预计发放适岗培训补贴资金6940万元;全市已向11家企业发放适岗培训补贴39.32万元,涉及职工449人;向401名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57.59万元。二是“粤菜师傅+”助企稳岗。实施“粤菜师傅”用工调剂,组织150名“共享员工”加入到重点企业生产线操作岗位上。推动“粤菜师傅+电商”项目,建立产训合作联盟,并全省首创策划“粤菜师傅”工程彩虹计划餐饮创业项目,助力餐饮企业复工复产及稳岗就业。目前,已有32名粤菜师傅提出创业意向,其中7家已开业经营。预计2020年将有30家江门侨乡菜创业店开业,至2022年全市将扶持130家江门侨乡菜创业店开业。三是“南粤家政”线上发力。通过“互联网+月嫂网络课堂”,每日为50多名月嫂提供在线上课服务,并通过线上招聘对接和视频面试,成功匹配30多名本地未外出且体检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到特殊家庭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江门市还通过建设“扶贫基地”“扶贫车间”等,让扶贫对象实现就业。如大长江集团荣盛实业有限公司对180多名员工建档立卡开展精准扶贫。据悉,截至目前,江门市累计创建就业扶贫点105个,其中扶贫车间81家、扶贫工作坊12家,就业安置基地12家,目前在岗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达400多人。

异地务工人员也是江门促进就业的重点群体。自复工复产以来,江门市通过高铁、客运包车等形式组织逾1.27万名异地务工员工返回江门。而针对高校毕业生,江门市通过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标准等重点措施促进就业,如小微企业招用1名高校毕业生最高可享受4万元补贴。

在保障底线民生方面,江门亦推出诸多帮扶措施。江门市2019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扶贫定向认捐项目分为扶贫济困和慈善公益两部分,共设10类32个项目,其中,扶贫济困部分设有6类项目,分别是贫困家庭危房改造项目、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项目、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精准扶贫项目、贫困妇女“两癌”及其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项目、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项目。

落实“四方责任”

做好疫情防控

3月8日,江门收治的2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成为珠三角九市中第三个“清零”的城市;4月15日,江门首例输入性病例痊愈出院。江门成功实现了患者100%治愈,医护人员“零感染”。

截至6月18日24时,全市连续124天无境内报告疫情。江门市三区四市疫情防控等级从3月2日起到6月18日,连续16周维持在低风险防控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扎实开展,阶段性成效不断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复市复学有序推进。

江门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筑牢境外专班、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社区网格化排查管控、医院监测、企业责任、口岸管理“六道防线”,江门使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近期“新发地”疫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江门市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织牢织密我市各环节的疫情防控网。针对“新发地”疫情,江门市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时刻绷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根弦,认真落实好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强化对辖区内各环节疫情防控工作的检查督促,认真抓好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不松懈、不松劲,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江门做好疫情防控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四五”:“一”,即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二”,即抓住患者救治和社区防控两个关键;“四”,即筑牢法治(为全市执法人员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提供有效法律指引)、医疗保障(提高救治能力、实行费用政府兜底、落实参保患者特殊待遇报销政策)、数字信息(发挥大数据对疫情防控的监测作用、在全省率先推出“粤商通”疫情补贴服务专区、利用“江门市入境人员健康管理系统”构建“数据流”闭环和“业务流”闭环)、物资保障等四条防线;“五”,即充分发挥指挥部、基层党组织、医疗团队、海内外侨胞和全社会等五大力量。

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过程中,江门市工业企业借助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大力发挥工人阶级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战疫中的“江门制造”作出了突出贡献。国务院在写给广东省的感谢信中,表扬的8家压条机生产企业中,有4家来自江门。

疫情期间,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向江门市防护服胶条生产企业——广东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江门市多快好省机械有限公司发出感谢信,高度评价了两家企业为疫情防控作出的突出贡献。

统筹:南都记者 曾育军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严亮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