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封写给中山的“情书”,感动百万人

“中山,我中意你!”城市条漫刷屏朋友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17日        版次:QA04    作者:刘贤沛

  更多精彩扫码观看

  7月11日零点,由南方都市报创意中心原创出品的“粤爱”城市条漫“中山,我中意你!”在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正式上线,当日被中山发布转发。该条漫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将中山的历史、文化、美食、经济等元素娓娓道来,引起不少人的共鸣,不少网友纷纷留言为中山的博爱精神、宜居环境、丰富人文点赞。截至16日中午,该条漫在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阅读量近30万,逾3万人转发,在朋友圈中持续刷屏。被学习强国、南方+、中山发布、中山日报、中山网等媒体平台以及中山各镇街官方微信转发,全网阅读量超过100万。

  读者纷纷为中山留言


  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后台数据显示,该条漫总分享30137次,阅读转化率698.19%,说明来源朋友圈的阅读占比较高,达到较高水平的传播效果;在阅读年龄分布上,18至25岁读者群阅读量超过9万,26岁至36岁读者群阅读量超过4.5万,说明了该条漫备受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在阅读地域分布上,广东省以78%的占比位居榜首,北京、湖南、江苏、湖北、上海等地也取得不俗的阅读量,说明传播范围广,对提升中山在全国的知名度起到较好的效果。

  除了高涨的阅读、转发热情之外,条漫也勾起了不少人关于中山的美好回忆,不少读者纷纷留言表白中山,为中山的美食、文化、环境、城市发展等点赞;也有不少曾在中山读书、生活过的人,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中山,对中山表达了怀念之情;条漫中熟悉的中山元素也触动了不少在外读书、工作的中山人,纷纷表示很想回家乡看一看。

  有读者留言“中山人,必赞此文”,引起不少读者的共鸣,千余人为该留言点赞;也有在中山读书的网友留言,“中山好哇,在中山读书,人都胖了两圈,广州的同学都羡慕我”;还有网友留言,作为一个定居生活快二十年的新中山人,离不开舍不得,每到了一个新地方都会看到亲切的“中山”;也有在深圳工作、中山买房的读者留言,“很认真地把这篇文章一字不漏地看完了,点赞”;也有在中山读书、生活了8年的读者留言,“喜欢石岐。后面因工作离开了这座城市,很怀念”。


  条漫里的“人情味”最中山


  26年前,大学毕业的陈小姐只身来到中山,开启了人生第二段经历。其间数次短暂离开了中山,而这座城市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让她几度重回这座城市的怀抱,最终定居中山,成为一名新中山人,在中山结婚生子、安居乐业。于陈小姐而言,这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便是她的“人情味”,“在南方都市报‘中山,我中意你!’城市条漫中,也让人感受到中山浓浓的人情味,是流淌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精神血脉”。

  初到中山,陈小姐便结实了一帮“土著”同事兼朋友,“他们从不歧视新中山人,他们教我讲中山不同镇区的方言,带我去他们家里吃最地道的家乡菜;他们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衷推崇本土文化”。陈小姐坦言,从未见过其他地方的人有如此深的恋乡情结和故土情怀。

  和朋友一起去澳门逛大三巴时,他们可以说“这里和我们的石岐孙文西路步行街差不多嘛”;一起去大连逛棒棰岛时,他们也可以说“这里和我们的五桂山秀丽湖差不多嘛”;无论去到哪哪,在他们眼里,最可爱的地方始终是他们的家乡——伟人故里中山。

  “我起初和其他外地人一样,觉得这些中山‘土著’怎么可以如此傻气和没有见识?也在心里暗暗嘲笑过中山朋友的老土和幼稚”。不知道从何时何事开始,陈小姐竟然慢慢地同化成为他们,无论去到哪里都不自觉地提起中山,最后和很多新中山人一样,彻底地主动地变为热爱中山本土文化的一分子。

  陈小姐表示,这座小城和这里善良淳朴的人们一样,随便看,不能看出有多好,好在哪儿。只有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你才能真切地体会和感受到——这种好,是平凡的日常。既不奢华,也不浮夸,就像细水长流的“母亲河”岐江那样,一直存在,生生不息。

  中山“土著”曾小姐表示,“中山,我中意你!”条漫内容比较全面、接地气,“很多介绍中山的文章,都只会介绍故居、乳鸽、深中通道,这个条漫的内容,作者是深入了解过中山的,挖掘出中山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例如许多红色景点,美食,文化,产业等,可以让网友从多方面了解中山”。

  采写:南都记者 刘贤沛

  统筹:南都记者 王卫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