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高质量小康的中山,有哪些成功经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31日        版次:QA02    作者:吕婧

论坛现场。

  论坛声音

第十五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高质量小康的中山样本究竟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分享?在主旨演讲和分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充分讨论。

城乡均衡发展 收入差距全省最小

在论坛上,不少相关专家学者都提到,中山城乡发展均衡,值得关注。2019年中山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49:1,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小。目前中山已经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研究院副院长、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原司长张红宇表示,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8:1,差距比浙江、上海、福建都要大,特别粤东、粤西、粤北的欠发达地区,城乡二元结构还比较突出。

进一步剖析中山样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山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坚持以人民为根本,对城市和农村居民发展的权利进行同等对待。可以说,中山的农村、中山的农民、中山的农业,在珠三角地区具有非常显著的典型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山的路径值得探索,能不能把成功经验移植到这些地方?”张红宇说。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总结了中山小康样本的三大要义:发挥作为连接广州-港澳的西翼区域优势位置,以产业为先导带动民生事业的发展;多中心组团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山城乡差异小融合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和文化作用,从各方面提升中山的美誉度。“中山有大量专业镇,经济重心不完全在城区,有多个中心,这也是中山城乡差距小的原因”,马向明说。

建设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治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严飞认为,中山有非常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社会治理工作走得十分靠前,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取得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经验。“我认为,未来,中山在建设更高质量小康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文化管理和文化治理,将其纳入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凸显文化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应有的力量,让文化变成中山社会治理工程的一个重要内核”,严飞提道。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左晓斯提到,中山市在共享型社会建设方面成绩突出。中山市经济发展已进入高收益国家和地区行列,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动向是中山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相比2018年、2019年的数据,中山民营经济指数增长10%,民营经济就业人数更增长了20%,即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增长超过了150万。

左晓斯说,共享型社会建设为中山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数据显示,2019年,中山市各项民生支出超过了70%。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中山市农村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27元,这在广东省仅次于东莞。

“中山的城市配套、城市管理、城市生态都能齐头并进,整个城市发展热火朝天,群众安居乐业,家庭灯火可亲,家庭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外来人员也有归属感,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中山市香山智库研究院院长项俊波认为,他还表示,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山小康的最大魅力之一,是“样本中的样本”。

“众所周知,近两年来中山干成了许多大事,办成了一批要事,收获了一批喜事。这背后的支撑,是一支精神力量强大、把‘打胜仗’作为信仰的干部群众队伍”,项俊波认为,中山之治、中山善治的密码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正是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赋能全面小康建设,才使得中山这两年不断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位谋划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历史新征程上,中山未来应该如何获取更大的胜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宜勇指出,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山市一直走在前列。“中山市直管镇的体制具有代表性的意义,要发挥优势,也要不断创新”,杨宜勇说,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征途上,中山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有限的发展空间中,发挥体制优势,大胆革新,敢行敢试,引导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动能转换的节奏,从劳动密集型的体力经济、劳动力经济向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知识经济、智慧经济入手,实现转型升级,掌握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国家审计署原金融审计二局副局长连启华则认为,在当前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中山要抓住制造业优势,以实体经济为根本,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推动中山变得更美好。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指出:中山未来应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产业聚集优势,突出中山美丽、美食等特点,推进中山东承西接发展,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格局。

具体来说,马向明提出四项策略:一是借助深中通道建设和中山区位优势,深入融入深圳都市圈发展;二是以湾区西岸城市定位,强化与香港、广州和澳门三个中心城市的合作关系,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利用“中间地带”寻找发展机遇,如顺德的北滘就是以制造业相关企业聚集,为产业发展提供土地、公共服务、网络等依托;三是注重腹地制造,一方面要通过跟深圳的联系,使现有的制造业数字化,另外一方面跟江门、佛山等地建立广阔的制造业网络联系,成为西岸制造业的重要总部基地;四是整合资源,空间聚力,要站在高位谋划空间格局,提高对湾区市场的吸引力。

提高营商环境破解发展之困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说,中山在1988年升级为地级市,但它与一般的地级市不太一样:它和东莞一样,都是“市管镇”这样一种比较扁平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中山的专业镇经济,让中山相当于拥有了十几个增长极,十几个发动机。

中山本身没有资源,没有市场,没有人才,现在专业镇经济的几个品类——办公家具、红木家具、服装、五金等其实以前并没有什么优势。中山通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无中生有”,敢于突破约束,加大对镇街的放权,创造了一系列的发展奇迹。

中山以敢为人先,发挥市管镇扁平体制机制、华侨资源优势等作为打造营商环境优势的抓手;与时俱进,系统创新,也是中山保持营商优势的关键。但近几年,中山实际上步子迈得有点小。如果不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中山软环境的优势就会相对减少。“未来,企业在考量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好坏时,不会把目光放在一时的优待政策上,而会综合考量一个城市营商政策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梁士伦指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未来城市发展将越来越强调法制建设。

中山要让企业感知到这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是稳定的,是可持续的。未来市场推动将成为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主导路径。曾经,营商环境的优化主要依靠政府作为供给方出台好的政策、进行自我改革来提高服务效率和便利化程度,来让企业满意。但在未来,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到底好不好,在于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是否认为这个城市在持续不断地按照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标准改进。

采写:南都记者 吕婧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