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中山人年均读书14.1本 家庭藏书量75.1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03日        版次:QA06    作者:刘贤沛

中山纪念图书馆内,读者戴着口罩进馆看书。

中山市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75.1本,年平均阅读量为14.1本,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2本)。为进一步了解全市阅读情况,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开展专题调研,走访了阅读相关机构并对3540位市民开展了问卷调查,于近日发布了“中山‘全民阅读’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山市全民阅读基础较好,市民对阅读重要性认知度较高,阅读数量可观,阅读潜在需求较大,数字阅读蓬勃发展,但全民阅读宣传、民间阅读组织发展、阅读环境满意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提高。

逾九成市民肯定阅读重要性

阅读对个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市民对此基本形成共识。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于阅读重要性的认知度比较高,90.3%的受访者认为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有59.3%的受访者认为阅读非常重要。对于阅读的影响认知,54.4%的受访者认为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或提高素养,26.4%的受访者认为阅读可以增加与别人交流的谈资,15.4%的受访者认为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充实闲暇时间。

中山市历来重视对读书氛围的营造,倡导“全民阅读”,对中山市民良好阅读行为和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受访者年平均阅读量为14.1本(包括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不含学生教科书及辅导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2本)。在对阅读量满意度进行调查时,50.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将近一半的受访者对自己阅读量是不太满意的,市民对增加阅读量有比较强烈的潜在需求。

文学艺术类、经济管理类、教育类是中山市民最喜欢阅读的图书。有34.3%的受访者最喜欢阅读“文学艺术类”图书,18.7%的受访者最喜欢阅读“经济管理类”的图书,11.8%的受访者最喜欢阅读“教育类”的图书,10.3%的人把生活健康类放在第一位。

调查显示,中山市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75.1本。其中56.7%的受访者家庭藏书在50本以内,29.8%的受访者家庭藏书在51-200本的区间中,5.2%的受访者家庭藏书在200本以上。市民在购置图书方面比较愿意花钱,2019年市民在传统阅读上的平均支出为280.4元,与往年相比,42.2%的受访者增加了他们的传统阅读支出。

调查结果显示(多选),“自费购买”是中山市居民获得图书最主要的方式,占受访者的76.6%,排名第二的是“到图书馆等地借阅”,占受访者的67.2%,也有41.9%的受访者选择在“书店或书吧里看”,32.4%的受访者选择了“他人赠送”,仅有16.0%的受访者选择了“单位为个人购买”。中山市居民获取图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中山市民购买图书的渠道较为多样化,线上线下渠道并用,最主要的购书渠道还是实体书店(77.3%),其次是网上购书(57.4%),实体书店的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潜力,也有27.6%的受访者选择了在报刊亭购买图书,另有少部分受访者(15.7%)也会在书展时购书。

选择实体书店购书的受访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书的种类多”,其次是“距离比较近”,而选择网上购书的受访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折扣”和“书的种类多”。值得关注的是选择实体书店购书的受访者,其主要原因中选择“环境好”“服务人员态度好”的比例并不高,相比较网购,实体书店本应在这两个方面建立优势,吸引消费者。

数字阅读日均时长约100分钟

当问及市民是否会选择数字阅读时,61.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数字阅读,还有3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采取数字阅读的方式,还是更习惯于采取传统阅读的方式。从年龄分布来看,19-35岁之间的受访者采取数字阅读方式的意愿远高于传统阅读方式,36-45岁之间的受访者两种阅读方式的接受程度基本持平;18岁以下的受访者可能是中小学生,文化功课多,电子产品管控约束也较多,因此传统阅读方式多于数字阅读方式;45岁以上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少采用数字阅读方式。

在阅读方式方面,数字阅读超过传统阅读成为受访者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具体来看,受访者中选择电子文字阅读方式的占21.1%,选择视频阅读的占21.0%,音频阅读的占13.6%,三种电子阅读方式合计占比55.7%;选择图书、报纸、杂志阅读方式的分别占比13.6%、11.2%、11.6%,合计占比36.4%。在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中,72.7%的市民认为数字阅读获取便利,数字阅读的便利性较适合当代碎片化时间的消遣,所以能成为较多人选择的原因,45.8%的市民是因为数字阅读收费少甚至不付费,另外还有37.5%认为数字阅读方便信息检索。

在数字阅读的内容偏好方面,受访者最多浏览的是“新闻资讯”(60.3%)和“休闲娱乐信息”(58.6%);在数字阅读的时长方面,平均每天花1-2小时在数字阅读上的受访者占比最多,达到53.1%,受访者数字阅读的日均时长为100.1分钟;有63.8%的市民在数字阅读方面是以免费为主,市民2019年在数字阅读上的平均支出为49.4元;多数市民最期望政府提供电子出版物资源库,数据显示,71.5%的受访者期望政府能够向市民提供电子出版物资源库,其次是发放定额电子阅读券(39.3%)、听书资源库(37.4%)、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库(29.0%)。

手机是中山市民进行数字阅读的主要工具。调查显示,94.7%的受访者选择手机作为数字阅读的终端,其次是平板电脑占比26.2%,选择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与电子阅读器的市民相对较少。在阅读时段方面,受访者进行数字阅读时间段主要集中于晚间时段,20:00-23:00的人群占比最多,达到56.4%,其次是18:00-20:00点,有25.5%的受访者选择,中午午休时间段12:00-15:00区间也有不少受访者进行数字阅读(20.6%),其他时段分布相对较少。

在数字阅读平台建设方面,调研报告建议优化现有“书香中山”平台的入口导入,将“数字阅读”提升为一级目录,以利于数字资源平台的宣传推广;优先编排展示未成年人数字教育资源,借助中小学生对数字资源的利用,带动整个社会对数字资源的利用和宣传。丰富数字教育资源,评估和引入数字教育资源,打造集教辅答案、解析、错题笔记、同类题、名师辅导、微课直播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教育云平台;公共图书馆应加大电子书刊馆藏量的投入力度;鼓励实体书店建立微商城和数字资源库。

小区和农村阅读配套有待加强

中山市已形成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作为总馆、镇区图书馆作为分馆、29家街区自助图书馆和277个行政村(社区)图书室作为基层服务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市、镇、村三级图书馆(室)通借通还,平均半径3.5公里内拥有1间图书馆、平均半径1.5公里内拥有1间图书室,构建起完善的公共阅读服务圈。与此同时,市民在阅读基础设施感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有38.1%的人反映在所居住小区附近“基本没有阅读设施”,居民感知的阅读配套设施中,图书馆和书店/报刊亭的服务面相对较高,分别达到35.6%和29.9%,但社区书吧(17.2%)和农家书屋(8.2%)的覆盖面相对较低,小区和农村的阅读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已建设的设施需要加强宣传推广。

市民认为公共图书馆/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社区书吧及农家书屋三类公共阅读配套设施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图书种类稀少(37.9%)、离家距离比较远(32.2%)、图书分类不明确(28.1%)、开放时间过短(27.6%)及阅读环境不舒适(19.9%),这给未来完善公共阅读配套设施指明了方向。

根据市民在公共阅读配套设施方面的建议,调研报告在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给出了建议,鼓励购物中心、广场、公园、车站、轻轨站、医院、学校、餐厅、酒店设立开放的阅读空间和无人书店,推进PPP模式的书咖、书吧建设,构建多元化的阅读空间。鼓励实体书店积极开展群众性阅读推广活动,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拓展业务渠道;开展创新经营项目,打造体验式、创意型城市文化消费空间;建立数字阅读资源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与网上书城形成差异化竞争。

引导社会力量推广全民阅读

中山许多阅读活动坚持了十多年,成为“书香中山”建设的金字品牌,如中山读书月、中山书展、“绿色暑假 缤纷文化”等深受市民欢迎。但从全市来看,市民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受访者中有57.0%的民众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阅读活动,中山市民的阅读活动参与度较低,仅为43.0%。具体来看,受访者中有23.6%表示参加过中山书展,12.9%的受访者参加过与阅读相关的讲座活动,另有6.2%的受访者参加过民间读书会,可见,中山市的阅读活动主要还是依靠官方力量主办推广,民间的读书活动影响力尚未形成,民众的参与度也较低。

民间阅读组织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中山市成立了阅读促进会,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涌现出72小时书店、“囤粮”计划读书社、夏天童乐读书会等一批优秀公益阅读组织、阅读达人和“送粮上山”“童声漂流故事会”“阅读马拉松”“晒书会”“名家进校园”等一批优秀阅读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各类阅读推广组织举办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但市民参与民间阅读组织比例较低,仅占2.4%,97.6%的市民表示没有参与任何民间阅读组织。总体来说,中山市民间阅读组织数量仍较少,市民参与度较低,民间阅读组织影响力尚未形成。

对此调研报告建议培育壮大民间阅读组织、引导社会力量推广全民阅读,如大力推动工商联、妇联、青年联合会、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医院、大型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广泛成立民间阅读组织;通过“公开招募,志愿报名”的形式招募志愿阅读推广人,鼓励公务员、教师、大学生、文化名人、作家加入阅读推广人队伍,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发挥他们在开展各类阅读文化活动中的表率引领作用,带动民众多读书、读好书等。

“全民阅读”知晓率偏低

中山对于“全民阅读”活动的宣传目前仅限于重大活动如中山读书月、中山书展、4·23阅读日,日常宣传较少,投放相关的公益广告、公益海报不足;宣传工作缺乏统筹策划,没有清晰的年度口号去统领全年的宣传工作,使得活动的举办缺乏主线串联,没有发动媒体、行业协会进行分阶段、形成合力式的宣传,导致民众对于“全民阅读”活动的知晓率较低。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只有58.9%的市民听说过“全民阅读”活动,41.1%的受访者没有听过,“全民阅读”活动有待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中山市的阅读环境总体满意度评分为74.8分(折算成百分制),比较满意及以上的民众占61.1%。具体来看,受访者对现有的公共阅读设施满意度为77.0分,其中比较满意及以上的受访者占比64.9%。受访者对政府投入阅读宣传的成效满意度为77.4分,其中比较满意及以上的受访者占比65.6%;受访者对政府直接投入举办的阅读活动满意度达到80.4分,其中比较满意及以上的受访者占比达到70.5%。市民总体比较认可中山“全民阅读”工作,但中山现有的阅读环境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以上数据截至2019年12月。)

此外,调研报告指出中山“全民阅读”存在的不足,如推进“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数字阅读平台建设及推广有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对此调研报告建议从做好全民阅读战略规划、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数字阅读平台建设、培育壮大民间阅读组织、擦亮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加强全民阅读活动宣传等方面入手,为建设文化强市、提升城市软实力、实现中山重振虎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在全民阅读战略规划方面,调研报告指出中山市应尽快编制“全民阅读”发展规划,常态化开展年度的全民阅读调研工作,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全民阅读、出版行业进行科学管理和指导;构建推动“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将促进“全民阅读”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大市镇两级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民阅读”,探索建立“全民阅读”公益基金等。

06-08版

统筹:南都记者 王卫 黄燕

采写:南都记者 刘贤沛 通讯员 郭玉贞 高薇 国中调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