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5321”工程 吹响重振虎威号角

统筹土地指标等资源要素,并以三大产业平台为抓手等,把开局当决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3月27日        版次:QA04    作者:萧倩苑 吕婧 侯玉晓 刘贤沛

在建的岐江新城,这里也是重点打造的石岐总部经济区。

  之 产业发展

工业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工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以制造业立市的中山,优化产业结构,力推转型升级,仍然是当前和今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重振虎威的号角已经吹响,当前,中山提出实施“5321”工程,狠抓大产业大项目;统筹土地指标等资源要素,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以三大产业平台为抓手,引领全市产业布局、创新布局全面优化。“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山把开局当决战,把起步当冲刺的士气鼓舞下,中山离实现产业振兴不会太远。

破立并举壮大新动能

3月17日,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市长危伟汉带队前往板芙镇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考察园区建设和项目落地进展成效,听取韩国智隆高纯度ITO靶材项目、安配科新材料ABS项目建设和预投产情况。智能制造,正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中山进行产业升级中持续发力的重要一环。

中山正面着临产业升级之困。今年1月19日,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报告指出:工业投资总投资比重近10年来下降,与佛山、东莞相比有一定差距。报告还指出,如果按投资的乘数效应,这就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中山与这些珠三角城市的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在重振虎威的号角下,振兴产业,无疑是一场重要战役。目前,中山市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分布在11个镇区,涉及16个行业,部分产业基地存在雷同和名不副实的情形;部分产业虽然声名在外,但实际产出和税收并不高,经济贡献不大。

必须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在发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坚持立破并举、扬弃结合的原则。”中山市工信局局长徐成彬表示,“弃”就是要适当地放弃落后的产业,才能更好地为有潜力的高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扬”,就是要实施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大力打造新型优势产业集群。

在全会报告中,对此有详细描述:未来5年,中山必须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狠抓大产业大项目,实施“5321”工程,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动能,焕发传统优势产业新活力,到2024年,努力争取形成1个5000亿(智能家居)、1个3000亿(电子信息)、1个2000亿(装备制造)、1个1000亿(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报告还提出,要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科学布局和整合“智能家居”产业,大力打造美妆、板式家具、新能源等3个新型优势产业集群。

一批正在崛起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是支撑中山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将成为中山实现产业经济重振虎威的重要动力源。

破解土地之困防止“项目等地”

奋进有了具体目标,关键在于加紧落实。项目不动工,一切都是空;项目不投产,一切都白干。2020年是中山的“项目落地年”。“项目落地年”是指统筹土地指标等资源要素,推动一批原址增资扩产项目、一批异地增资扩产项目、一批新引进项目实现快动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制约中山工业投资的一大瓶颈,就是土地碎片化: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开发强度大,部分镇区开发强度高于50%;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大量用地“三规”不符,有5.28万亩批而未供用地、5.08万亩未开发闲置土地。为了走出这个困境,中山2019年已经开始做准备,去年全市出台二十余项关于国土方面的政策,通过建章立制厘清政府职责,确保工业用地红线不被触碰。

机制理顺后效果初显,去年12月12日上午,中山火炬开发区10大工业项目动工。这不仅强化火炬区产业集聚,更重要的是,对全市促进工业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和信心,有着重要意义。在今年的3·28上,所有云签约项目也都体现出政府“项目落地”的决心:云签约项目涉及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检验检测、总部经济、供应链升级等领域,这些项目签约后马上可以进入供地环节,项目可迅速落地建设。

解决历史问题需要“新官理旧账”,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要以豁达胸怀看待历史问题,少指责、多奋斗,少埋怨、多担当,”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向全市干部鼓劲,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全部心思和本领用在干实事、求实效上。

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方能战胜。当前,中山正在努力解症结破瓶颈:建立项目库,对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定位招引优质项目,围绕龙头企业建链、补链、强链,做大规模、做优配套,努力培养本土的大企业。

今年,中山市将重点推进工业项目264个,计划投资金额636.52亿元。其中去年已动工项目68个,计划投资金额113.67亿元;今年可动工项目196个,计划投资金额522.85亿元。为了防止出现“项目等地”,所有项目已分阶段制定动工计划,将通过市重点工业项目推进管理系统,实时掌握项目推进进度,实现全流程跟踪、全流程管理、全流程服务。

聚集优势资源打造“三核鼎力”

打造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引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产业振兴中平台建设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围绕总面积175公里、约占全市面积1/10的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火炬开发区三大平台,中山提出聚集优势资源打造“三核鼎立”的重大发展平台格局,引领带动全市产业布局、创新布局的全面优化。

翠亨新区,要举全市之力建成“新区精品”。2012年,翠亨新区获广东省发改委批复成立,定位为全省转型升级重大合作平台。当前,中山以对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举全市之力推动翠亨新区建设,对标雄安新区和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将翠亨新区打造成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到2024年,翠亨新区将力争上升为国家级平台。这里承载着中山的希望与梦想,将面临一场建设升级攻坚战。

与翠亨新区同期,中山在2012年首次提出“岐江新城”的概念,多年来,岐江新城规划历经多次修编,备受外界期待。为“强”中心,全会报告对“岐江新城”的战略进一步细化,提出“对标一流、集聚统筹、路廊结合、立体构建”的建设理念,展示出推进岐江新城建设的决心。今年,岐江新城将积极引进总部经济、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项目,加快高端医疗服务中心和欢乐海岸等项目的动工建设。传承着历史,承载着未来,岐江新城建设或进入新时期。

火炬开发区,是中山升级创新主引擎,亟待实现“二次创业”。火炬开发区是中山市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今年是火炬开发区成立30周年,火炬开发区已稳占中山经济“龙头”位置,经济总量常年排名全市第一。当前,振兴主引擎任务迫在眉睫,如何“秉承创业初期敢闯敢试、苦干实干的火炬人精神,抢抓机遇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是火炬开发区必须面对的发展命题。展望未来,火炬开发区正以“跳起来摘苹果”的干劲,攻坚克难,锐意创新,打响重振虎威开局战。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