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取得突破性成就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5日        版次:HA04    作者:杨振华

各银行业机构负责人领奖。 南都记者 田飞 摄

  之综述

在落实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推动业务创新方面,惠州银行业机构表现分化明显,国有银行在项目规模、服务质量上整体优于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整体上来看,国内银行业机构在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方面有不少具有突破性的成就。例如,建设银行推出“节能贷”“碳金融”“海绵城市建设贷款”“综合管廊建设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农业银行发行“绿色+扶贫”、绿色机场债务融资工具;兴业银行的“环保贷”“绿票通”“绿创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今年以来,农行惠州分行上下联动,先后支持了华星半导体、洲明节能科技、广汕铁路、斯瑞尔环境科技、欣旺达等九个绿色项目贷款投放,截至11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26.2亿元,较年初增加23.06亿元。

调研发现,惠州银行业机构在金融产品创新和主动服务方面也取得诸多成就。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惠州分行共审批通过项目贷款总金额超过255亿元,支持的环保民生类项目涉及公园建设、风力发电、垃圾焚烧、污水处理、智慧停车场等领域,重大环保项目包括龙门龙华风电场建设、大亚湾石化区某危险废物处理项目。

推出各类投行产品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交通银行惠州分行通过以发债、租赁、并购等投行产品,全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近期计划针对大亚湾供排污一体化背景、项目模式及交易结构,结合该类项目相关政策,采用标准“并购融资”模式,给予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西区污水处理厂首期项目”并购融资支持。

调研也发现,惠州银行业机构在落实绿色金融服务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目前审批的绿色金融项目偏好央企、国企或大型上市公司,这类企业股东背景较强,资金实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或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运营绿色金融项目的先发优势。相反,银行业机构较少审批通过中小型私营企业的绿色金融项目,在调研中不少银行业机构反馈,目前尚未有针对中小微企业绿色金融项目的业务计划。

事实上,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增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等难题,这与小微金融存在“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三者只能取其二的“不可能三角”息息相关。要打破这一僵局,形成“三者俱得”局面,需要小微企业实现经营数字化,同时加快金融数字化发展,提升金融机构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更好地统筹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平衡。金融科技赋能服务的兴起,为金融机构持续提升运营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助力,有助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服务范围,对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优化服务品质也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就产品而言,有机构反馈,当前银行绿色金融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受贷款资金额度及资金成本的限制,绿色信贷独力难支,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绿色金融的需要。同时,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发展中普遍面临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模式有待提升的问题,需要与地方政府、监管等多方合作寻求解决方式。

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已成为银行业机构的共识

调研发现,能力建设是银行业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薄弱环节,在调研中,不少惠州银行业机构反馈,由于绿色金融业务涉及对融资对象环保信息的判断、环境风险的评估和金融产品的定价,专业性强,而银行业机构自身绿色金融专业能力不足,尚难以有效识别绿色项目和开发相应产品、提供针对性服务。

尤其是在人才储备方面,绿色金融知识体系专业性较强,银行没有储备到足够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导致业务推动不顺。此外,由于绿色金融认定尚无统一的规范要求,基层客户经理普遍存在客户认定模糊等情况,导致部分绿色金融客户(项目)未能得到有效认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建立绿色金融的专业能力,一些银行业机构已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建设银行惠州分行正通过加强绿色信贷专业人才培养,在产品研发、业务拓展以及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兴业银行惠州分行则加强培养绿色产业专属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以及审批人员队伍。

在承担社会责任,落实绿色办公和从事绿色公益活动方面,银行业机构表现良好。当前,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低碳已成为银行业机构的共识,相关机构纷纷跟进推出“无纸化”办公,强化电子渠道交易,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加强绿色采购管理;在绿色公益方面,植树活动、绿色公益展览、“绿跑”团等相关活动层出不穷。

调研发现,不少惠州银行业机构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例如,招商银行惠州分行上线并持续优化“无纸化”信贷业务流程,减轻柜面操作人员业务量;同时,利用“发票云”系统,方便客户开立电子保函、信用证,减少客户纸质申请资料盖章用印,提升业务审批放款效率。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