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率先推行“精治街区”新模式 打造基层治理改革观澜样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2月15日        版次:NA10    作者:吴春熠 李其昌 林宝胜

  大富社区在陂老街区创建“良序街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

  街区理事会,大大增强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作为超大型移民城市,深圳的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在短短三四十年间,发生了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宗族村落,到现代的城市小区;从以户籍人口为主,到以外来人口为主等新变化,给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

  近年来,在龙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政法委、区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导下,观澜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先行先试,积极实施基层精细化治理改革。至2021年,探索的“精治街区”治理模式已具雏形,着力破解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问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子。该模式不仅为超大城市大型社区治理提供了“观澜样板”,更被深圳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第三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经验推广项目。

  重构治理单元

  治理体系“由粗到细”  

  观澜街道下辖10个社区,单个社区平均人口超过3万,大社区人口超过6万,管理复杂。针对社区管理面积大、服务人口多等问题,街道根据区域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结合实际将社区细分为60个街区治理单元,以填补社区社会管理功能覆盖与居民自治组织治理功能覆盖之间的空白。

  据了解,2021年,观澜街道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选取了大富、牛湖、黎光三个社区作为试点,历经一年多的谋划探索,在试点改革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大富社区在陂老街区创建“良序街区”、黎光社区在新围街区创建“奋斗街区”、牛湖社区在鳌湖艺术村街区创建“艺术街区”。其余治理单元还因地制宜打造出“街区议事角”“共治小院”“奋斗小巷”等11个具有人文特色的共治空间,并累计召开议事会633次,解决问题891个,实现基层治理的“大象无形、润物无声”。

  此外,为回应群体需求,推进为民服务“暖心工程”,观澜还将街区、红色网格打造成为联系服务居民、沟通政情民意的服务枢纽,为群众排忧解难。如建成龙华区首个司机之家、3个暖蜂驿站和9个暖蜂窗口,并针对新澜观澜综合市场周边道路狭窄、停车难等城市管理问题分类施策,在提供特色便民服务的同时,也解决群众出行的“烦心事”,构建出精细程度和人性化程度更高的治理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

  治理力量“由弱转强”  

  以“精治街区”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离不开党建引领这一强力“助推剂”。

  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中,观澜构建了街区网格化三级治理机制,即街道班子成员担任挂点社区“第一书记”,街区格长由街道科级干部兼任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形成“双街区格长”。通过分片包干,确保每个街区都“有人抓、有人管”,构建“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观澜积极打造了“街区+红色网格”阵地,并推动街道机关、社区、“两新”2000余名党员混合编组全部下沉至238个红色网格,让党员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参与到治理中来。通过落实“重点联系”精细化服务和“全面联系”常态化服务,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活力。

  为保障街区治理有形有效,观澜还制定了“精治街区”工作指引、情况清单、任务清单、议事流程,突出强化了街区网格化的治理机制。如建立街道挂点领导责任制、部门负责人街区指导制、网格党员积分制等,实现责任到人;建立街区商事议事工作机制,推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注重协同联动

  治理主体“由少变多”  

  为形成更具活力的治理格局,观澜街道注重多元参与,并引领街区各类主体和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如街区理事会的成立,大大增强了居民“主人翁”意识。通过每月定期议事,围绕街区疫情防控、市容卫生、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和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共商共议。此外,理事会还设固定席和流动席,鼓励居民以及外来人口参与街区议事,推进共同治理。

  利用“五社联动”的优势,观澜不断推动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逐渐提升各类主体服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其中,“观澜街道五社联动助尿毒症困境未成年人成功换肾”获评2021-2022年度深圳市“十佳未成年保护工作案例”,打造出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社区。

  此外,商户联盟共治平台的建立,通过签订双服务双提升公约,引导商户参与街区治理,形成了“民情小店”“治理红黑榜”等一批微治理典范;组建的“578(我去帮)服务队”“楼道红马甲服务队”“环卫督查自管队”等31支治理队伍,在自主解决各类诉求800多件次的同时,也累计服务人数10万余人次。  

  推动服务下沉

  治理效能“由好向优”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更加显著的治理效果,观澜街道不断推动管理服务重心前移。

  随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街区的不断实践,观澜以“一张网”统揽各类事务,一方面依托“@龙华-民意速办”“i社区 找书记”等数字治理平台,畅通民生诉求渠道。另一方面,积极践行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力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据悉,今年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隐患9574宗,化解9450宗,化解率达98.7%。

  针对基层群众的司法需求,观澜不断深化法治服务,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阵地前移。如建立法务工作者列席街道、社区两级政务工作会议和基层居民议事会议机制,将法律服务人员、人民调解员纳入街区理事会,发挥其专业优势,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依托街区宣传阵地,开展普法宣传,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依法表达合理诉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观澜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因此获评深圳市优秀人民调解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区生命关爱中心落户在观澜,并在社区建立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室,构筑“1+10”心理服务体系,引进专家和专门机构进驻,对街区有需求的群众及时进行情感护理。据统计,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心理服务活动416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观澜街道的“精治街区”治理模式,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以居民依法有序参与治理构建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吴春熠 李其昌 林宝胜

  制版:柴华 王娟娟 黄炽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