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满月”,深圳积极主动抓落实、出台系列措施

政策、市场、服务各端口发力稳经济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24日        版次:NA02    作者:张一鎏

  “稳增长 圳活力”系列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韧性。

  会议要求,要加大实施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进一步打通物流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堵点,推动复工达产。

  会议召开一月以来,深圳市积极主动抓落实,在稳经济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并且重点聚焦深圳市产业发展阶段和特点,涉及工业、消费、外贸等多个领域,涵盖了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外企等多类型市场主体,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升级,为企业在深发展注入强心剂的同时,也不断吸引着企业来深投资发展,在稳经济促增长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

  政策端 打出政策组合拳,提高项目支撑和资金保障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市场主体380万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实际上,早在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前,深圳已经就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立足城市发展实际进行了落地。

  5月23日,深圳海关结合深圳、惠州外贸发展实际,出台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八条措施,建立完善报关单接单“日清”制度、实施“海空港畅流计划”改革、落地“十四五”期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业态发展等政策,稳定企业的预期和信心。

  工业是支撑深圳发展的重要产业,占GDP的比重超三成,全市约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直接从事工业。值得关注的是,5月27日开始,深圳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连续出台“工业经济30条”、《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和《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强市新优势”,聚焦影响当前工业经济稳增长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既有工作体系的构建、重点工作安排,也有项目支撑和资金保障。全面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

  政策包的出现,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制造业基本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将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深圳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长远谋划布局,将提升深圳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旁白:

  “深圳非常重视制造业,‘工业经济30条’让广大制造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在深发展信心。”华星光电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及时出台措施,让企业感到非常温暖。

  深圳市智能装备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施浩表示,推动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片区、连片改造试点片区土地整备和开发建设,有利于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质制造业选择深圳。“特别是优化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审批服务,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体现了深圳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决心,有利于增强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市场端 真金白银促消费,探索消费新业态的打开方式

  除了在政策端为稳经济促增长保驾护航外,深圳在市场端更是真金白银促消费。消费,是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847元、人均消费支出46286元,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高达65%。从这些指标来看,深圳居民的消费能力属中国头部城市之一。

  生产消费活力旺,城市也才有活力。基于此,深圳连续推出了多轮促消费政策,让消费市场再度热闹了起来,扎实稳住经济基本盘。5月23日,深圳发布促消费“30条”措施,围绕消费端、生产端同发力,实物消费、服务消费双促进,长期政策、短期措施相结合,包含鼓励汽车消费、扩大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推动家电消费、促进户外文体旅游消费等,预计拉动消费约450亿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深圳第一时间发放了消费券,联合多个平台,扩展多种应用场景,开展了促消费活动。

  其中,汽车消费、电子和家电数码消费正是深圳生产端和消费端闭环和共振的典型样本。在生产端,这两类制造业本来就是深圳的优势产业,产业链供应链也相对完善。在消费端,随着推广力度和消费优惠的加大,市民的需求遇上补贴,自然就火起来了。

  旁白:

  “城市擅长生产,市场又有需求,双赢。从擅长的产业出发,深圳的高科技制造业可以参照这一方法,复制经验。”深圳大学金融科技学院院长助理、微众金融科技实验室负责人祁涵说。

  服务端 精准开展“一对一”服务 让企业享受一流营商环境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纵观这一月的变化,深圳在服务外资企业等方面下足功夫。

  受到疫情和国际外贸形势变化的影响,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相关政府部门及时洞察到这一变化,连续出台了外资研发中心进口设备免税、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新政,深圳RCEP服务中心和首个市区共建国际投资推广平台揭牌,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做好外资企业在深服务,成立专属机构为企业排忧解难。

  其中,深圳在全国首创市外商投资促进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专注外资服务的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服务工作站,通过重点外商投资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为在深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信息采集、政策解读、企业咨询、权益保护、投资促进等服务,目前已形成“2+10”的“市级+园区”服务网络,服务覆盖全市外商投资企业。

  不仅如此,6月13日,深圳RCEP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它的组建,将引导、帮助企业积极利用RCEP规则享受实惠,帮助企业挖掘投资与服务业开放机遇,实现高端制造和高附加值服务的融合发展,提升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进一步畅通区域内国际循环,培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市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380份,出口货值23亿元,减免关税8200万元;进口货值5.7亿元,减免关税超3000万元。

  在福田区深业上城,“深圳市国际投资推广平台”正在蓬勃成长。该平台是深圳首个市区共建国际投资推广平台,市级招商引资部门统筹重大项目招商,区级招商引资部门协同相关政策和辖区产业载体,聚焦深圳“20+8”产业集群,精准对接服务来深投资新设主体。

  旁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彭坚表示,深圳在疫情不确定和国际环境复杂背景下,持续推进扶持政策,从为企业纾困的减租减息,到促消费的发放消费券,再到稳工业的大规模减费降税,深圳都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扶持企业,并且与综合改革试点和提升营商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优势,又利用集成化的制度安排。深圳先行示范的担当,也体现在稳经济促增长之中。

  采写:南都记者 张一鎏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