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早产龙凤胎宝宝回院感谢医护团队

出生不到一斤,是目前已报道全国同胎龄、双胞胎中体重最小的宝宝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5月18日        版次:NA07    作者:李榕

  南都讯 记者李榕 5月12日下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护士节庆祝活动上迎来了一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一对龙凤胎,2021年6月19日,仅22周+6天时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出生不到一斤的他们,是目前已报道全国同胎龄、双胞胎中体重最小的宝宝。他们的父母选择在护士节这天,带孩子们回来感谢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医护。

一对天使提早来报到,住院4个月终健康出院

  

  2021年6月19日,一对孕22周+6天的龙凤胎宝宝来到深圳市妇幼保健院NICU,他们出生体重只有480g和450g,是目前已报道全国同胎龄、双胞胎中体重最小的宝宝。

  他们身体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呼吸心跳微弱,全身松软,经过新生儿科及产房医护的“温和”复苏处理后快速转入NICU治疗。

  面对提早出生的孩子,父母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一定要救”。“面对这个现实的时候内心有点崩溃,后来了解了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在抢救超早产儿方面在全国具有权威性,我们当时就吃了定心丸。”孩子爸爸表示,当时医护人员给了他们很大信心,他们就专心做好后勤工作,等着宝宝回家。

  在NICU全体医护的呵护下,龙凤胎宝宝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生命难关。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朱社宁介绍,超早产儿的救治常常是两分治疗八分护理,甚至是一分治疗九分护理,对护理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有技术,也要有人文关怀。

  从早期的呼吸关、循环关、感染关、出血关到后期的喂养关、慢肺关等,这对龙凤胎宝宝一路披荆斩棘,渡过重重难关。2021年10月23日,龙凤胎宝宝终于顺利出院。

  “当时在NICU接到宝宝非常激动,也非常感谢,我们跟照顾孩子的护士约定,等护士节时,我们带着宝宝回来看看大家,感谢他们的付出,赋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孩子爸爸表示,现在他们正是来履行当时的约定,如今孩子不管是大运动还是精细运动发展都很不错,这是医护、孩子、家长三方创造的奇迹。

  

超早产儿救治困难,市妇幼每年收治百例以上

  

  28周或出生体重1000克以下的超早产儿救治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医学上胎龄22-24周的早产儿称为“近存活儿(periviable infant)”,能存活的机会极低,国外发达国家报道胎龄22周的存活率仅10%-30%,而22周双胎超早产儿救治更是难中之难,抢救存活是第一步,活得有质量才是医护的追求。

  朱社宁介绍,首先产房复苏,22周宝宝发育极度不成熟,皮肤薄如“果冻”样,自主呼吸微弱,如何保温、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挑战着新生儿科医护,复苏过程中稍有不慎将影响宝宝后续救治,严重者现场无法存活,新生儿科复苏团队需组建团队,提前到场。22周宝宝出生,心跳微弱,呼吸几乎觉察不到。即使孩子的嘴巴只有“花生米”大小,新生儿科医生依然要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快速气管插管,并在气管内注入了救命药“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稳定孩子的呼吸,这是抢救的先决条件。

  在NICU住院期间,医护和宝宝需要共同完成各项闯关。22周的宝宝脑组织呈“豆腐脑”样,脑血管壁仅单细胞排列而成,颅内出血严重程度决定了抢救的意义及宝宝将来的生存质量。医护团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精准的治疗方案、呼吸机使用及气道管理、肺保护策略、营养管理、母乳喂养等等,都是摆在医护面前的一道道难题。”朱社宁说,在住院4个多月时间里,在医护及宝宝的共同努力下,龙凤胎宝宝闯关成功了,没有出现如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严重并发症。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每年收治的体重小于1000克或胎龄小于28周的超未成熟儿在120例以上,最高达到每年150多例,抢救成功率达88%以上。2021年新生儿科成功救治22周、小于500克的超早产儿4例,抢救成功率超过50%。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