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江高速一项目将伐移9.9公顷红树林 规划自然部门回应环保组织质疑

强调项目已通过工程唯一性论证,公示结束后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将会采纳合理化建议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2月05日        版次:NA05    作者:

项目涉及的红树林范围,图中公路即为广深沿江高速。

被点名单位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月2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发布公示,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项目,因线路选址及施工方式,需对施工区域内约9.9公顷红树林进行移植和采伐,相关方案正在公示中。有环保组织担心此举将对红树林造成破坏,并对因此次工程对红树林进行采伐移植是否有必要性和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对此,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回应称,将在2月5日项目公示结束后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将会采纳合理化建议;而针对环保组织质疑,该局强调项目已通过工程唯一性论证,且本土红树补种修复已有成功先例。

公示:

基建项目已通过工程唯一性论证

红树林采伐移植后于3年内修复

2021年1月25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市自然资源局)。网站发布公示称,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西乡河口的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因线路选址及施工方式,需对施工区域内9.9公顷红树林进行移植和采伐。深圳市林业局已于1月15日召开专家咨询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重大基建项目,已通过工程唯一性论证,应予以支持”。

据公示附件中的《项目红树移植采伐及生态修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显示,项目包括沿江高速改造、南坪二期西延及水下互通立交、收费站北移等,项目工程施工将影响现广深沿江高速南面、新安街道西乡河口东侧的滨海湿地。

《方案》称,项目施工将有大量重型设备进场作业,因施工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需对场地内素填土、淤泥进行开挖换填、整平及硬化。大量的重型设备活动会造成土体滑动、起拱,而红树林对生长环境非常敏感,在该情况下容易因土体扰动、抬升影响根系环境造成死亡;此外,方案还强调项目区域的红树林以外来植物无瓣海桑为主,“对城市绿地生态和景观是一个长远的威胁”,清理无瓣海桑“对前海湾的本土红树保育和候鸟保护具有积极作为”。因此,《方案》提出采伐外来红树无瓣海桑9.4公顷、移植秋茄等本土红树0.5公顷,并称“移植成活率达到65%以上”。

此外《方案》提出,为确保整个区域红树林面积不减少,将在9.9公顷原生区范围内,进行本土红树补种修复,计划结合工程进度于3年内完成分段分批修复,并保证本土红树补种数量不低于无瓣海桑采伐数量的3倍。

自然资源局回复

环保组织:

或对红树林造成破坏

质疑采伐移植必要性

针对此事,民间环保组织广州珠湾人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CECA)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不应以‘保护’为名义伤害前海最后一片红树林”。

CECA认为,红树林区域与项目建设所需的用地并不重叠,无砍伐红树林的实际需要,施工过程中的操作难题、土层滑动等问题,可通过改进施工方法或挪移解决,并要求建设单位的砍伐或迁移做法限制在施工范围内,减少涉及红树林的砍伐面积。“不能够(因为)可能会影响一部分红树林,就全部砍掉它,这样的逻辑在我们国家的其他地方都很罕见。”CECA的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另外针对《方案》提出的采伐外来红树、补种本土红树的做法,CECA则指出,我国针对红树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均未区分红树的外来种或乡土种性质,在法律上不存在可以砍伐红树林外来种的“特殊情形”,未来该采伐行为可能会遭遇环境公益诉讼或其他形式诉讼;而且从生态效益来说,无瓣海桑同样为鸟类及沼泽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这片红树林是很多水鸟的栖息地……已经有生态价值,不管你是什么种(的红树林)。现在砍伐,这个价值在未来10年里就没有了,需要让这些新的红树重新长出来才有可能恢复。”前述工作人员还对未来新的红树林能否修复到现有面积表示担心。“哪怕恢复也有死亡的可能,也有一些不能适应或者不能成功栽种。”

据悉,CECA目前已就此事向深圳市林业局发出意见书,希望能围绕该项目组织召开社会各界公开参与的听证会。

保护:

补种修复有成功先例

将采纳合理化意见

记者针对该项目采访了市自然资源局。2月3日,该局回复称,目前共收到2封来信反映意见,至2月5日公示结束后,将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根据舆论反映情况和合理性再考虑进一步论证,并及时反馈相关意见;对于收集到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将请项目申报单位采纳,并对施工区红树林采伐、移植及修复方案进一步修改优化。据悉,在机构改革后,市自然资源局加挂市林业局牌子,两者系同一单位。

针对环保组织提出的能否通过改进施工方式避免采伐红树林,市自然资源局表示,项目单位已开展了工程唯一性论证,并经专家评审会认定本工程唯一性论证是合理的。“项目单位本次提交的工程方案,工程线位选址与红树林虽不重叠,但工程施工需开挖深度为17米的基坑,并需建设防浪防台围堰。根据深圳市基坑工程规范,该围堰须设置在距离基坑60米以外的区域,即前海现有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区域。同时,工程基坑施工方式会对周边底泥扰动较大,将会造成红树林根系断裂而死亡。”

市自然资源局还指出,是否同意采伐并非以是否外来树种作为依据,而是根据专家意见、红树林的功能定位及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做出审批决定。目前深圳市海桑属植物在深圳湾已对本土红树造成明显的压迫,具有较强的入侵性。福田保护区管理局开展的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包含采取清理海桑、无瓣海桑这些外来物种措施后,进行本土红树补植修复,效果良好。2019年,该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环境现状:

海桑属植物有入侵深圳湾倾向?

记者注意到,市自然资源局还曾于1月12日发布“关于开展深圳河入海口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二期”的公示,其中由红树林基金会制定的修复方案提到,由于海桑属植物本身具有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在深圳湾呈现了一定的入侵倾向。

香港从2006年开始,每年清理约一万株海桑属植物幼苗。2018年前,深圳河入海口处共有海桑属植物约18.08公顷,其中分布于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5公顷分别于2018年、2019年全面更替,恢复本土红树5公顷,项目二期计划继续完成深圳河入海口13.08公顷海桑属植物治理。不过该方案表示,“学界对深圳湾的海桑属植物是否当定义为入侵植物一直处于激烈的争论中”。

说明:为提升马上办评价体系和评分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本栏目将升级评价方式,从“一稿一评分”升级为“月度点评”,还将引入第三方评议团,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元的维度评价被点名单位的处理。敬请关注。

广东省新闻媒体优秀品牌栏目 深圳新闻奖栏目一等奖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