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看罗湖民生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领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2月05日        版次:LS05    作者:张一鎏

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经过了40年的发展,城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资源保障等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尤其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才的涌入与土地空间的制约矛盾的日益突出,要求罗湖区要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想尽办法做好民生保障的新文章。

对于民生的投入,罗湖区也从不吝啬。在上周五举行的罗湖区七届人大八次会议上,区长刘智勇作工作报告,公布了2020年和“十三五”以来罗湖的民生保障情况,以及2021年的民生建设计划。此外,周日上午,罗湖区财政“年度账单”公开,从中可以发现罗湖民生支出连年增长,将让百姓过“好日子”放在首位。

数据是最直观的印证。十三五期间,罗湖区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等九大类民生支出累计投入720亿元,年均增长11.14%,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9倍。以教育支出为例,2015年至2019年,罗湖区一般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分别占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33.04%、33.6%、38.39%、40.51%、38.63%。换言之,在罗湖,政府每花3元,就有1元花在教育上。据测算,这个占比在深圳各区居于首位。

将目光聚焦到2020年。罗湖区投入九大类民生支出129.2亿元。其中,教育支出占40%以上,包括但不限于新建5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完成2所学校改扩建,新增学位5000个。全区公办园、普惠园增至62所、123所。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5.36%,新建和改造升级社康14家,社康机构诊疗量占比57%,居全市第一。每万人全科医生数5.4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53.1%,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投入住房保障支出增长51.05%,建设筹集公共住房5953套,供应2660套。

值得关注的是,罗湖区由于土地空间的制约,必须要通过创新的手段,又好又快地让民生项目落地。为此,罗湖区牢牢抓住城市更新、棚改金钥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配套保障房幼儿园、学校、社康中心等公共设施,实现“民生七优”的目标。

2021年,根据财政计划安排,教育支出将超50亿,推进2所高中、9所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按期建成黄贝中学、未来学校及2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加快推进星园学校和布心、木棉岭2所棚改学校项目实施。加强民转公幼儿园管理。

卫生健康支出近20亿,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社康机构规划设置,持续推进“专家送医进社区”服务,强化家庭医生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市人民医院周边片区改造,扩大区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推动区中医院创“三甲”。

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支出超20亿,重点推进辖区城中村综合治理、无物业小区综合整治以及老旧小区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新增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3000套,供应1000套。开展“普惠型”养老城企联动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同时还将大力推动“一馆一中心”、粤海体育休闲公园建设,加快推进文化馆新馆、环深水库绿道、翠湖文体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深挖“漫步罗湖”项目潜力,推出系列具有罗湖韵味的特色旅游线路,讲好罗湖故事。加强与港澳的文化交流合作,打造彰显岭南特色的湾区文体高地。

本版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