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肢麻木、皮肤红斑持续6年?这种病治疗容易确诊却难

深圳前移麻风病防治关口,基层医疗机构鉴别能力提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1月28日        版次:NA06    作者:李榕

南都讯 记者李榕 即将到来的1月31日是第六十八届国际麻风节,1月27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一行7人来到惠州白露医院慰问深惠两地的麻风病休养患者,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在全市综合医疗机构的皮肤科、神经科、体检科和社康中心开展麻风病疑似症状与体征监测,基层医疗机构对麻风病的发现意识越来越强,基层医疗机构甄别出不少高疑似麻风病案例,转诊到专业机构确诊。

专家:传染性很低,早期治疗可治愈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与其他传染性疾病相比,麻风病会导致身体的残疾,这种残疾是不可恢复的,会伴随患者一身,且没有对应的疫苗,及时尽早地发现患者是预防及减缓畸残的唯一手段。这也导致很多人提“麻风病”色变。

深圳市慢病防治中心性病麻风病防控科主任黄俊新介绍,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特别是多菌性病人。除直接接触外,呼吸道是麻风菌传播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麻风病的传染性是所有传染病中极低的一种,虽然它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但95%以上的人群对麻风菌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也不会发病,只有易感者才会发病。即使发病,如果能在早期获得治疗,服药1天后即可杀灭体内99%的麻风菌,已经不必隔离治疗,病人完全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服药7天后就不具有传染性,6个月或2年内可得到治愈。患者治病的同时,其家人也开始预防性监测和干预,防止密切接触传染。

麻风病确诊难,容易耽误诊治

虽然治疗容易,但麻风病的确诊却很难。

2014年,在没有任何诱因之下,家住外地的刘庆(化名)就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运动感觉障碍,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中风”。2020年7月,刘庆发现双手无名指、小拇指出现弯曲不能伸直,他察觉不对劲,赶紧到当地医院神经科诊治,被诊断为“肌腱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同年9月,四肢皮肤再出现密密麻麻的皮疹,又转到皮肤科就诊,治疗后仍没有明显改善四肢麻木、小指不能伸直和皮损状况。后来,刘庆辗转到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随即被怀疑是高度疑似患者,当即转诊到龙岗区慢性病防治院进一步排查,经国家及市级专家会诊,最后被确诊“麻风病”。

黄俊新说,因为麻风病发病率低,导致医生在诊断时很少会考虑“麻风病”,常会以皮肤病或关节炎等疾病进行诊疗。麻风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模仿很多常见皮肤病的皮疹,尤其是早期的患者,不易被发现,常常被误诊而耽误治疗。待确诊为麻风病时,患者已经历各种皮肤病和神经麻木的折磨和治疗,跑遍皮肤科、骨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等,出现了不可逆的肢端残疾等。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排查力度

为了及早发现麻风病患者,深圳将防治关口前移。2020年深圳市麻风病专业机构对全市医疗机构皮肤科、神经科、体检科、社康中心等780个相关科室进行了近200场培训,培训医生4000余人次,并在相关科室开展“麻风病疑似症状体征监测”发现疑似麻风病例工作。南都记者从近年新发案例中发现,不少是在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就被甄别出高疑似,最终被确诊为麻风病。

黄俊新说,近年来,他们十分重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麻风病排查工作力度,着力提升基层医疗人员麻风病防治能力,不定期组织国家省市区麻风防治专家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及讨论制定方案,对全人口麻风病例进行规范治疗和随访,提供优质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公众及医护人员要了解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对下一步的对症治疗很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传染,预防畸残,保护健康人群的最好方法。

  链接

  8条诊断线索 早期识别麻风病

深圳市2006年开始,在全市医疗机构的皮肤科、体检科、神经外科、社康中心开展麻风病症状监测项目,凡是符合以下8条线索的即列入疑似麻风病患者,转诊至全市慢性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深圳市的慢性病防治机构是麻风病确诊和治疗的指定地点。

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肤病(三个月以上)。

皮肤闭汗(局部干燥)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

眉毛稀疏脱落,酒醉样面容。

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

水肿性红斑损害、结节性红斑损害。

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

手或足发生反复无痛性伤口、溃疡或容易烧/灼伤。

闭眼不拢、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缩或出现爪形手、垂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