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活动第十五站走进深圳市大鹏新区:

游客开心,居民舒心!大鹏新区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见成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2月25日        版次:NA04    作者:刘诗豪 陈杏花 霍健斌 刘有志

大鹏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

公厕已经成为大鹏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位于较场尾的大鹏新区首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

葵涌河道“换新颜”。

南方都市报街坊口碑榜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每年通过多种形式评选优秀民生实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年,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全新迭代升级,引入全周期管理的理念,重磅推出线下系列深调研。12月24日上午,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深调研活动走进深圳市大鹏新区,调研公厕、垃圾转运站、河道景观提升等城市环境品质提升项目。

日前,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公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市各街道环卫指数测评排名,大鹏新区的环境卫生指数为88.63分,蝉联全市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大鹏新区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的系列举措成效显著,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区市容环境面貌改善成果明显。

作为深圳经济特区中的生态特区,大鹏新区近年来高标准建设美丽海湾,努力打造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依靠如诗如画的海滨美景,大鹏新区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一千万人次。常住居民不到20万人,但却拥有千万旅游人口的大鹏新区如何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大鹏新区用生动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实践给出了答案。

把环境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大鹏新区积极创新城市生态治理,着力改善生态民生,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上闯关探路。

垃圾分类成为大鹏人的“新时尚”

“要做好垃圾分类,首先要做好滤水,再进行资源化利用……”大鹏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内,南都街坊口碑榜调研团一边听工作人员讲解垃圾分类常识,一边细细察看馆内不同垃圾分类区的瓜果、塑料瓶、快递箱模型,并参与“分类拼图”“垃圾分类投篮”“绘画区”等区域的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在绘画区展示社会各界人士制作的垃圾回收物再创作工艺品,有废旧布料做成的玩偶、有废旧塑料瓶制作的帆船,一整墙的工艺品让调研团代表们竖起大拇指。此外,馆内还利用数字沙盘、数字影院等高科技手段,展现大鹏新区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新技术新规划。

丰富的展现形式,让居住在大鹏二十余年的居民焦朝发感慨:“以前海边的垃圾漂浮挺严重,垃圾桶摆放得也不规范,现在垃圾分类做好了,不仅一下车就能看见垃圾桶,还有这个体验馆,让孩子们有地儿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挺好!”

早在2019年10月,大鹏新区就颁布了《大鹏新区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2019-2022年)》,以“市区共建”模式、率先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鹏新区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工作成果丰硕:2019年,新区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绩效考核中跃居全市第一,在2020年7月至9月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月度考核中获得两个第一、一个第二的好成绩,2020年9月,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率达43.1%,走在全市最前列。

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剑林表示,大鹏新区将坚持“市区共建”,坚持最高标准、最高要求,优化目标管理,补齐薄弱短板。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目标,坚持高标准、高品质和高品位,扬长避短、创新思路、打造精品,持续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各项工作,推进形成全区“一盘棋”的治理格局,实现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提质增效。

公厕、垃圾转运站也能做出“大文章”

自驾来到较场尾旅行的市民,一下车就能看到一座被绿植和垃圾分类简笔画“包装”起来的小单间。走到门口,便能听到舒缓的音乐、看到整洁明亮的公厕空间。这座公厕除了有目之所及的绿色,还采用光触媒除臭除味技术和光催化技术,增加厕所新风系统和环保杀菌药剂,彻底清除厕所异味,杀菌消毒,带来清新流动空气。

值得注意的是,在男、女公厕之间,设有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其中,母婴室内的婴儿护理台、婴儿座椅均是1米高度,供残疾人、父母家庭使用的第三卫生间,则设有扶手、儿童坐厕、儿童座椅等,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洗手间的设置十分合理,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个卫生间。”现场,市人大代表陆华表示,从一所公厕就能感觉到大鹏旅游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每一个细节都做得精益求精。

目前,公厕已经成为大鹏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新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增光添彩。

随后,南都街坊口碑榜调研团来到位于较场尾的大鹏新区首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垃圾箱呢?”循着代表们这声疑问,现场工作人员启动程序,一个车厢模样的箱子便从地下缓缓升起。这是可最大承载15立方的移动压缩箱,单次垃圾处理能力达20吨。通过投放口收集到的垃圾,将在自动除臭系统操作下,大大减少臭气外溢。

“如果在人流密集地区,这个垃圾转运站会不会发出臭味?”面对市人大代表黄翔的提问,大鹏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垃圾转运站接收到的垃圾,均在密封环境下处理,当垃圾倒进压缩箱时,也会同步做好消毒工作,全过程无臭无害处理。

高高立起的雨篷、两个简易的转运装置以及旁边一排金属垃圾桶,周边环绕的是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不太容易发觉这是一个垃圾转运站。“把大家避之不及的垃圾转运站变成一个景观,这个设计挺好,感觉这类垃圾运转运站放在小区里也没问题。”在位于较场尾的地埋式垃圾转运站,看到周围的花草设计和压缩箱处理垃圾过程,居民焦朝发发出感慨。他认为,地埋式垃圾转运站节省了空间和人力,压缩箱无臭化处理垃圾,较好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邻避问题”。

“大鹏作为不少市民常来的旅游打卡地,做好垃圾分类尤为重要。”深圳华侨城鹏城发展有限公司较场尾运营部业务经理阎红旭告诉记者,平时积极配合大鹏新区城管局开展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每天定时配合将较场尾景区各垃圾箱进行清理转运,集中到“地埋式”垃圾转运站进行处理。

葵涌河道“换新颜”还“绿”于民

大鹏新区依河傍海,丰富的水系和分布广泛的湿地是城市的灵韵所在。

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发展的最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来,大鹏对葵涌河进行河道防洪、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以防洪达标为核心,结合河道防洪治污工程及河道驳岸改造工程对河道进行绿化,在满足50年一遇的防洪目标上,打造生态自然的河道,完善整个葵涌片区的生态系统,构筑河流的防洪、治污、生态等综合服务功能体系,解决现状河道淤积、阻水内涝的问题,实现河道功能性、生态性、亲水性。

水清鱼跃,岸绿景美。行至葵涌河,映入眼帘的是河道堤岸逐步铺开的绿被、一条崭新的行道沿着河道蜿蜒。尽管正值冬季枯水期,站在观景台上,仍能见到浅浅的水面之下,鱼群一簇簇地游来游去。葵涌河不仅仅是一条滨水休闲带,更是一条文化长廊。

沿着生态步道,游人还可以感受到公园贯穿其中的“海绵城市”理念,透水路面可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面雨水径流量;生态草坡、草沟可收集、输送、排放并净化径流雨水;雨水花园可补给地下水,有效地削减径流峰值。

据项目工程师介绍,葵涌河发源于罗屋田水库,经沙鱼涌汇入大鹏湾海域,该工程治理河道长度约3.2公里,设计面积约23.16公顷。项目将重点依托现状独有的资源,做足“水”文章,以一种还绿于民、还河于民的绿色主张,强调自然河流的城市休闲功能,挖掘“水”特色,打造城市绿廊核心区、鹏城瀑布景区、滨水香堤区三大段水岸景观区,贯通两岸滨水步道,设计公共亲水空间,补足滨水休闲需求。

  调研点名片

1、“有颜有料”的垃圾分类教育打卡地

走进大鹏新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映入眼帘的是由灯光演绎的中央生态树,生态树将分类环保的理念贯穿整个体验馆。作为全市首个区一级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该馆自今年1月13日揭牌运营以来,已吸引超1.6万人次参观,相继获得“深圳市环境教育基地”“大鹏新区关心下一代生态环保知识教育基地”等称号。

该馆位于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分为序厅、山海大鹏、垃圾之殇、大鹏垃圾分类特色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区、分类互动区、休息阅读、微课堂区等七大区域。体验馆不仅通过视频、实物与图文并茂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7大类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流程及新区特色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记录,还结合场景互动、体感互动屏等形式,打造“互动投篮”“知识竞答”等互动区域,让参观人员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垃圾分类知识。

2、“来大鹏,首先到公厕体验一番!”

外出旅游时,公共洗手间是不少游客必去的地方之一,如厕环境舒适与否,直接影响着市民的旅游体验。在位于大鹏街道银滩路p1停车场内的较场尾P1停车场公厕,包含有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人性化设施,还加入了光触媒除臭除味技术、光催化技术、厕所新风系统和环保杀菌药剂等环保生态技术,以此清除厕所异味、杀菌消毒、带来清新流动空气。“来大鹏,首先到公厕体验一番!”调研期间,市人大代表陆华感慨。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剑林介绍称,目前,全区已有葵涌公园公厕、葵涌文化广场公厕、大鹏市政广场公厕、较场尾P1停车场公厕、大鹏所城凤凰广场公厕等一批“亮点”公厕向市民开放。

3、会“隐形”的垃圾转运站

说起垃圾转运站,相信不少市民的印象是“脏、乱、臭”。来到位于大鹏新区较场尾的首座“地埋式”垃圾转运站,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立起的雨篷、两个简易的转运装置、旁边一排金属垃圾桶以及周边的绿色植物。据了解,该“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具有强力除臭、清运报警、自动灭火、消杀病菌、监测空气、节省人力等功能。

具体来说,通过三套除臭系统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进行强力除臭;当压缩箱的容积或重量任一值达到量程的85%时,会发送清运报警;当设备感应到垃圾站内产生烟雾或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对垃圾站进行灭火作业;空间除臭及喷淋消杀系统能在地下密闭空间实施降尘、除臭,同时对垃圾上的病菌进行覆盖渗透,持续高效消杀;站内全区域架设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探头、噪声监测仪,在站点大屏幕公示相关信息,以数据说话消除周边居民的疑虑。此外,该站场采用自动挂桶翻料技术,仅需1人管理,转运效率提升三分之一,大鹏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剑林透露,待激光算法自动导引运输车完成调试上线运作后,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将彻底取消人工装卸搬运,成为首座“无人值守智慧站”。

4、葵涌河有望新增一座岸线公园

葵涌河景观提升工程于今年4月20日正式开工,在已完成防洪达标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提升,将依托东纵文化讲述红色故事,打造一条3.2千米有记忆、有文化、可参与的“城市滨水长廊”。据了解,该项目有望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4.26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建设,打造开阔的中心湖区缓坡入水的岸线公园,并无缝衔接葵涌生态体育公园,形成6万平方米的滨水城市公园。

  声音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

市人大代表陆华:

调研发现,在多个职能部门的努力下,大鹏新区的生态环境在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垃圾分类从宣传、减量、分类到再生资源再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链条,线下垃圾分类体验馆更是让更多市民参与其中,成为大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个基础上,希望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使大鹏的天更蓝,水更绿。

南都街坊口碑榜已连续举办7届,今年推出了线下系列深调研活动,很接地气。民生治理观察员和民生体验官来自广大市民,以实地调研的形式,深入一线进行体验,有利于引导更多市民关注政府民生项目,对民生项目进行监督,更好地促进政府在城市治理方面提高水平、做出亮点。

南都民生治理观察员、

市人大代表黄翔:

印象最深刻的是“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和传统的垃圾转运站不同,这里配齐了消毒、消防功能,路过并未闻到垃圾外溢的味道。如果不是工作人员讲解,都看不出这是集中处理垃圾的地方,这种“隐形”的垃圾转运站设计,值得全市推广。今年参加南都街坊口碑榜线下系列深调研活动,最大的感受是这次活动对民生项目关注度更高,调研话题切入口更小,便于我们观察得更深。在这次调研中,我对垃圾分类、城区景观提升等民生项目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将以此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南都民生体验官焦朝发:

我是一位居住在大鹏20多年的老居民,常常去西涌、较场尾、杨梅坑、金沙湾、大鹏所城、坝光生物谷这些景点游玩,也一天天见证着大鹏的生态环境越变越美。曾经,这里也有垃圾漂浮在海边、垃圾桶摆放不规范的乱象,近年来,这些情况越来越少见了,目之所及的是一下车就能看到的分类垃圾桶、越来越“隐形”的垃圾转运站、越来越漂亮的公厕、越来越整洁的街道,现在晚上吃完饭后,我也常常到河边散散步。有幸参加这次南都街坊口碑榜线下系列深调研活动,通过民生体验官的视角观察熟悉的生活环境,希望更多市民从自身出发,时刻做好垃圾分类,常常带孩子到家门口的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上课”,或者加入到志愿者队列中,用实际行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调研统筹:陈荣梅

撰文:刘诗豪 陈杏花 摄影/摄像:霍健斌 刘有志

制版:李斌 肖美连 刘畅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