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澳上市药品何时可在深圳使用?港大深圳医院正制定标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0月21日        版次:NA02    作者:李榕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

解读

医疗及薪酬体制改革

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有关情况,在“40条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以下简称40条)中,允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开业的指定医疗机构(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9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

据了解,深圳去年就提出“惠港16条”,并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试点,成立了跨境药品使用小组去研究这项政策推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表示,这是国家交给深圳的重任,不单是深圳的医疗服务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医疗国际化发展的问题,港大深圳医院将尽力推动这个任务的达成。

港大深圳医院已成立跨境药品使用小组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介绍,作为试点医院,疫情之前,国家药监局就来到港大深圳医院调研,“过往没有疫情的影响,大家可以利用交通去解决医疗方面的问题,有些药深圳用不了,就去香港买、香港打。但是因为疫情,让很多病人不能和以往一样去香港,这说明在医疗方面,整个大湾区一体化非常重要。”卢宠茂表示,40条出来之前,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就一直在推动国际新药准入等政策,而港大深圳医院也在去年就成立了跨境药品使用小组,去研究这项政策推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药品的采购流程要重新做好,要合理定价,也要符合采购的流程,然后在安全方面,确保药品的使用是循证医学,要跟踪所有的不良事件,在有不良事件发生后,要做好上报,同时做好病人的知情同意。我们现在一直把整个流程,特别是不良事件的反馈流程写好,给广东省药监局定好这些标准。”卢宠茂说。

卢宠茂介绍,去年港大深圳医院已经拟好了一份清单,包括35种药品,还有医疗设备、耗材,不过药品清单是动态变化的,最初定的35种药品,目前已经有几种药品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在内地已经可以使用。

卢宠茂希望,在放宽国际新药准入方面,要做到病人使用和流程上的平衡,不要病人需要用时再去申请,但也要做到药品不随意滥用,应该在定点医院使用,做好病人使用记录,把不良事件反馈好。

不照搬香港,建立新的专科医生培训模式

40条中提到,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1970年就已开始探索及推行专科医师培训,沉淀了丰富的经验,并于1993年正式成立香港医学专科学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医务委员会并列为香港医疗体系三大法定机构,负责专科医师培训、考核及审查等事务。经过近27年的发展,香港医学专科学院所培训出来的专科医生已获得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卢宠茂希望,利用香港在专科医生方面培训的优势,帮助内地建立专科医培训制度。但做好这项工作,并非是把香港整套培训方案拿过来,而是要根据内地的实际情况配合落地,目前内地的住院医师培训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要利用深港合作,把香港医生培训技术与内地住院医师培训接轨。据了解,“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有15个专科,目前急诊、肿瘤等几个专科融合的比较快,到明年时可以真正为第一批专科医生开展四年的标准化培训。培训的整个过程、力度、理念、方案、考试等,需要国际专家做评审。

卢宠茂介绍,以港大深圳医院的管理来说,医院的管理并不是完全把香港那套搬过来,而是深港融合的一个产品,将两地的优点融合,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所以香港专科医生培训,其实也是一样,不是把香港拿过来就算,而是利用平台,建立新的专科医生培训模式。

希望推动国内三甲医院评审走向国际

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也是40条提出的要求。

港大深圳医院是国内首家同时获得三甲以及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全机构认证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对于大湾区乃至全国医疗机构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把三甲评审推向世界;让内地了解多元化的评审体系。

“内地很多医院希望拿到国际认证,这样国际医疗保险才愿意付费。”卢宠茂说,其实他个人认为国内三甲医院评审比ACHS认证更好,但国际方面不了解国内的三甲医院评审,希望港大深圳医院能够作为一个桥梁,在内地建立一个得到国际认可的医院评审,未来湾区医院才能够一体化。

卢宠茂认为,国内医院评审得到国际认可后,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去评审其他国家的医院。目前深圳成立了国际化的医院评审研究中心,把国际医院评审的标准跟国内医院评审标准去对比、融合,希望能建立好一套得到国际认可的医院评审标准。

卢宠茂说,国际上有个ISQUA机构,相当于国际医疗评审的“联合国”,而中国要做的就是要加入这个“联合国”,这样国内医院的评审就能得到国际认可。

卢宠茂表示,医院评审、医学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是国家交给深圳的重任,这不单是深圳的医疗服务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在医疗国家化的发展,港大深圳医院希望尽力去推动达成这个任务。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建立激励型公务员薪酬体系

需要“深圳样本”

“40条”中第18条提及“创新编制管理方式”,重点提了“安排中央干部到深圳挂职”以及“探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薪酬体制改革”。不少网友在探讨,这是不是意味着公务员薪酬标准又有改革?在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该政策有利于调动干部队伍对改革的积极性,鼓励大家多干事、多担当,敢冒风险、敢改革。陈鸿宇认为,“就是要激励整个公务员队伍中的一个干事担当的风气。要从干成事、干实事、有实效的角度,去建立整个深圳公务员体制的薪酬体系。跟绩效相挂钩,要敢于拉开档次,鼓励创新、鼓励敢闯敢试,弘扬科学精神,而这也是按照要素贡献分配的一个基本原则。

他表示,从全国的大环境来看,未来深圳在这项政策改革上若取得成效,全国都将参照“深圳经验”“深圳样板”,统筹起来看,使整个干部队伍的责任担当着他们的薪酬,也将会对全国的编制管理改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而“鼓励干部多到深圳挂职”这一条,陈鸿宇则认为,这就是让深圳去创造、去推广改革的经验,让全国的干部来深圳直接参与深圳的改革,一起探索。此次中央坚持以市场化的取向来大刀阔斧地改革,让中央干部共同参与、共同探索、共同推进深圳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后向全国复制推广,也体现了中央与深圳一起探索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期望。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