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海而行:深圳发展空间再造与增长方式创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10月14日        版次:NA08    作者:黄璐

  之海洋篇

“深圳向海,是基于空间、科技、经济、文化上的全面与海融合发展。”——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深圳向海而行,既是自身城市发展的所需与优势,更担负着国家的期许与重任。

明日,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在深举办。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中,亦提到了“推动完善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分别设立使用权,促进空间合理开发利用。”

未来,向海而行的深圳要如何发展?深圳在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标行进,又将迎来哪些全新的发展契机?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层层递进、步步为营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成为放在40岁的深圳经济特区面前的全新课题。城市及产业运营专家、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表示,建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就是要立意于再造一个高质量的海洋深圳。深圳向海发展,要基于发展空间再造,增长方式创新和海洋文明发展。“未来,将有三个深圳,陆地上的深圳,海洋上的深圳,天空中的深圳。这在战略上是极具想象力的。深圳向海,是基于空间、科技、经济、文化上的全面与海融合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表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该具备航运中心、海洋科技高度发达,海洋金融和海事法律等高端服务业领先、海洋科研和人才引进能力领先等多方面的核心要素。而深圳正在往这一方向努力。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出之后,深圳2018年就发布了《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配套出台了《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2018-2020)》。

海博会新闻发布会上也透露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2019年,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约2600亿元,同比增长约8%,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约10%。海洋产业结构稳定,“蓝色经济”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回顾‘十三五’计划,从顶层设计到硬件布局,深圳在海洋城市的打造上,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胡振宇说。

2025年的向海而行,

如何精细化高质量发展?

正如在海博会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副市长张勇所说,未来的深圳,将努力打造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地、海洋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海洋国际交流合作的先锋地,不断增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含金量和辨识度,努力在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上做好示范、当好标杆,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更大“深圳贡献”。

胡振宇表示,在过去,深圳在海洋电子信息、硬件组装制造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海事仲裁的话语权、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海洋科技上来讲,智能海洋、海底通讯、无人船等高科技的市场,深圳要如何引领?全球海洋治理方面,深圳要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海洋文化是讲究积淀的,深圳的海洋教育、全民的海洋意识要如何培养?双循环下,海洋广阔的用武之地要如何挖掘?海洋法的推进,人才的延揽,海洋航运、金融、国际合作方面……海洋可以做、需要做的事情特别多。科研人员、行政人员、知识储备、思想储备够不够?这些都是挑战。”

此外,“现在的深圳海洋发展理念放在了可持续发展、陆海统筹这一更宏大的视角上。”胡振宇表示,深圳在海洋使用上,可以想见的是将会更加精细化、更高质量发展。

未来,深圳向全球提供什么样的海洋公共产品与服务,海洋城市品牌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如何精细化高质量发展,或是深圳当下最需要思考的话题。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