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湖夫妻开“寻子店”守候18年

计划再营业5年,只为知道“孩子过得好不好”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25日        版次:LS11    作者:张一鎏 陈杏花

闫智勇夫妻在草埔·寻子店等儿子回家已有18年。

闫智勇夫妻二人和儿子闫乙人合照。受访者供图

“不卖了,快回家!”午间近13时,三名小学生走进位于清水河新村的“草埔·寻子店”杂货铺买零食,老板闫智勇摆摆手“赶”他们回去。其间,另一位小男孩跑进店,打开冰箱挖了一小块冰,问“多少钱”,他皱起的眉头松了一下,说:“我家冰多,不用钱,快回家午睡,下午还要上课。”

从杂货铺里往外看,村里大榕树下,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在树荫下玩耍。“18年来,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在这里上学、放学,如果儿子还在身边,可能也会在家附近念完小学。”年近50岁的闫智勇揉了揉泛红的眼眶,望着大榕树旁挂有“松源小学”四个字的铁门说,儿子闫乙人在2002年走失时4岁,到今年就23岁了。

提及此,他的目光往回收,落在收银台上印有儿子照片的收款二维码,“当年就是在这附近丢了孩子,还是想尽可能在这里再多守几年,希望有这个机会等到孩子回来,这样就能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他觉得,如果孩子健康长成25岁的小伙子,看到寻子信息,也许会愿意回来看看。

4岁儿子走失,苦寻2小时后报案

和其他杂货铺不同,“草埔·寻子店”店铺牌上左边印有儿子的红底彩照,照片下方附有“闫乙人”三个字。店里两个四层铁丝货架紧挨着放在门边,每一层都塞满了各类小零食,零食售价多为5角、1元。闫智勇身上斜挎着的蓝色泛白布袋里,也多是一整沓1元纸币和铺满袋底的硬币。“常常是小孩子用现金支付,所以得多备些零钱。”

找零时,看到1元纸币,他想起18年前那个傍晚。2002年1月22日,在读幼儿园的闫乙人放学后,回到店里问他要了1元后,便和小伙伴到附近小卖店买零食吃。“往常孩子都是玩到晚上6点多7点回来吃饭,而且期间儿子还回过家,在家门口的沙堆里玩,就没太多想了。”让闫智勇一家没想到的是,当晚7点半,闫乙人没有回家。

闫智勇回忆道,当时等到晚饭做好,妻子冯梅出门喊闫乙人回家吃饭时,怎么喊也没人应。她刚开始以为儿子在附近哪个巷子里玩去了,便绕着巷子找了两圈,但没有找到儿子身影。妻子急了,回到家告诉他和婆婆,家里人分头出门去附近菜市场等地找寻,一无所获。

“全家人急死了,把整条村里里外外翻了好几遍。”直到当晚9点多,仍没有儿子的音信,闫智勇夫妇赶忙到辖区派出所报案。“孩子在2002年1月22日走失,当时4岁,圆脸、右耳后有一个烫伤的疤痕,双手是断掌。当时穿灰色外套、藏青色毛衣,咖啡色带白色条的长裤,脚穿运动鞋。”除了报案,夫妻二人还制作了寻人启事,边贴边呼喊闫乙人名字,没有回应。

17个春节留深,为儿“留一盏灯”

“叔叔,外面牌子上贴着的那个小朋友头像,是不是你的孩子?”每次遇到几岁大的孩子问起这个问题,闫智勇心里都会泛起一阵说不出的苦痛。“这张照片是2001年11月拍的,没想到第二年1月,人就丢了。”

从2002年到现在,无论店铺经营情况如何,闫智勇和冯梅都坚守在店里,等着儿子回来。“之前开的是打印店,后来生意不好做,就转做杂货店了。”每天早上7点开店、晚上11点打烊,饿了,就在小得几乎转不过身的厨房里煮点吃的;困了,就沿着50厘米宽的木梯爬进约1平米大小的阁楼入口休息;想儿子了,就再上寻亲网站翻上好几百页。这样的生活,是闫智勇夫妻二人六千多个日夜的常态。

2002年至2019年期间的每一个春节,夫妻二人都会商量着留一人在深圳开店,另一人则回四川老家陪长辈和家里其他孩子。“店要开着,万一哪天儿子回来,一眼就能找到家。”说到这里,闫智勇想起当时父亲知道孙子走失的反应,哽咽着声音说:“孩子8个月大的时候,就带回了四川老家,由我爸爸照顾。他非常疼爱这个孙子”。由于怕闫父接受不了孩子走失的消息,一开始,夫妻二人和母亲一边想方设法瞒着他的父亲,一边继续寻子。不料事发10个月后,闫父还是知道了,强撑着病体四处打听孙子的下落。“2009年的时候,他还是没挺过,带着遗憾走(离世)了,走之前还叮嘱我一定要找到孩子。”闫智勇吸了一下鼻子,顿了一会说。

由于寻子心切,多年来,夫妻二人收到不少诈骗电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接到一个来自石家庄的电话,对方说我儿子在他们家养了6年,叫我去认亲。结果一到当地,对方频繁提醒我先转一笔钱过去,当时就明白这是个骗局,便立刻向派出所报案。”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最难受的不是受骗白跑一趟,而是一次次希望破灭,失落感更深的侵袭。

找了18年,其间负责办案的民警和闫智勇一家保持联系,持续追踪闫乙人的去向。“我们很感谢民警们一直在尽力查案,从没放弃过,就连已经退休的老民警也时不时会来店里,问我们最近情况怎样。”他坦言,现在比儿子刚走失的时候看开得多了,“如果民警找到线索,肯定会第一时间和我联系,就算再急,也还是需要等待。”

18年过去了,只想知道“孩子过得好不好”

一台吊扇在斑驳的天花板上匀速转动,搅动空气发出轻轻的“呼啦”声,门边挂着的电视机反复滚动新闻播报。尽管如此,闫智勇并没有常盯着电视屏幕看,反而时而坐在店内圆桌旁,滑动手机和家人聊微信电话,时而走到门外,看加装天然气的施工队“轰隆隆”地挖管道。“周边多点声音,比较不容易想太多。”

“如果孩子还在,现在估计和他差不多大了,今年就23岁。”看到一位进店扫码付款买水的20岁出头的青年,他感慨道,18年来,眼看着村里一个又一个娃娃长大,还是没等来自己的孩子回家。

“当年就是在这附近丢了孩子,还是想尽可能在这里再多守几年,希望有这个机会等到孩子回来”。他觉得,如果孩子健康长成25岁的小伙子,看到寻子信息,也许会愿意回来看看,弄明白自己的身世。

但现实留给他的时间并没有很多。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杂货店的经营状况不如往年,已经连续好几个月“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闫智勇的母亲今年70岁,自2004年回老家至今,一直照顾家里其他几个孩子长大成人,也想在母亲健在时尽早陪伴在旁。

“再等多5年吧”他坦言,虽然每天都得经历内心挣扎,但还是觉得“将店开下去的可能性更大,再过5年就关门回老家”。尤其是冯梅在今年年初开始留在老家照顾孩子后,夫妇俩几乎每天都线上沟通寻子进度,他也能每天通过视频电话看到家里其他孩子的生活状态,感觉多了一些安慰。

经过18年漫漫寻子路,闫智勇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很想快点一家团聚,现在只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至于他愿不愿意认亲,完全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

本版采写: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撰文:陈杏花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