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医疗40年“大病不出深圳”初步实现

深入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改变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28日        版次:NA08    作者:李榕

40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成长为大都市。千千万万深圳人经过奋斗,走到了今天。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深圳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健康发展史。

40年来,深圳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深入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改变,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通过一系列改革,深圳主要健康指标持续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传染病发病率从1979年的1521.50/10万下降到2019年的396.21/10万;2019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45岁,十年间提高近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在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通过一系列改革,深圳主要健康指标持续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2019年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45岁,十年间提高近4岁。

传染病发病率从1979年的1521.50/10万下降到2019年的396.21/10万。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在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国家队”落地深圳

全市医疗资源显著增加

看大病不出深圳,一直是深圳人的愿望。

40年前的深圳,卫生健康事业底子薄、基础差。40年来,深圳在不断提供医疗资源供给的同时,医疗技术水平也在进步。为了更好地“补短板”,近几年深圳也在积极引入“国家队”,打造卫生健康事业的“新高地”。

深圳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了翻一番,医疗卫生机构数由1827家增至4437家,增长1.4倍;床位数由2.28万张增至5.65万张,增长1.5倍,千人口床位数由2.20张提高到4.20张。此外,全市三级医院增加到47家,三甲医院从4家增加到18家,基本实现每个区至少配置1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配置1家社康机构。(备注:2020年上半年数据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

与此同时,深圳还引进名院名校来深办医,兴办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等一批大学附属医院。

其中,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是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国家队”。随着“国家队”的落地,深圳肿瘤、心血管等方面的诊治水平加快提升,全市市域住院率达到98.1%,2019年9万多名市外患者来深住院,肿瘤医院住院患者来自市外占比达40%。

引入“国家队”的同时,“深圳队”也在发展。以深圳市儿童医院为例,医院血液肿瘤科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血液肿瘤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颁布的“年度中国医院血液科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百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全国儿童医院第4、广东省儿科第1,来就诊的患者中,90%来自深圳市外,75%来自广东省外。

看大病不出深圳的目标,对于深圳人来说基本实现了。  

做好疾病预防

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今年年初,一场疫情,对深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检验。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罗湖卫生健康系统表现亮眼。今年7月,罗湖区双周发布举行“罗湖医改下的疫情防控”专场。会上介绍:疫情期间,近5000名工作人员坚守在罗湖抗疫一线。其中,500余名家庭医生充实“三位一体”队伍,牢牢地守住了社区防控底线。

罗湖区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现,正是罗湖区医改成果的集中体现。2015年,罗湖医改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改革目标,开启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率先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行以健康效果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构建强大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创新教卫融合、医养融合和医卫结合。 

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经过近5年持续有效运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7%提高至41.59%,社康中心诊疗占集团总诊疗量比例已升至49.25%,传染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等发病率显著降低,看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不但获得社会、患者的认可,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湖医改,也是深圳在卫生健康领域改革的重要探索。2017年,国务院医改办在深圳召开全国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深圳和罗湖的经验在会上分享、交流,罗湖医改模式在全国推广。

2019年,深圳市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顶天立地促健康”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市属公立医院牵头建区域医疗中心,“主攻”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负责学科建设“顶天”;区属公立医院建基层医疗集团,“主攻”占比高达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负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立地”。到2025年,深圳要组建23个区域医疗中心、23家基层医疗集团,一个“顶天”,一个“立地”,互相配合,共同组成全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顶天立地”的基础上,今年,深圳还成立了15个重大疾病防治中心,让区域医疗中心一肩扛起承担重大疾病防治的任务。“以前,各个医院都想把专科做强,医院和医院之间容易掐架。通过成立联盟,让各个医院有了定位,区域医疗中心管好疑难杂症,基层医院做好一般的治疗,社康做好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大家各司其职。”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牵头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颜红兵说。

解决“看病贵”

居民卫生支出占比逐年下降

卫生健康工作有两个重点、一个转变。两个重点是继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个转变就是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深圳通过发展“深圳队”,引进“国家队”,解决市民看病难,并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看病贵”。

2015年,深圳推出20元重疾险,让市民交很少的钱,通过共济的方式,防止因大病致贫。2019年,17种降价抗癌药进入医院,医保患者可申请大病门诊。

此外,深圳通过在公立医院率先试行药品GPO集中采购改革和取消耗材加成,深圳大幅度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在此基础上,深圳还分三步调整2568项公立医院收费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的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在优化医院收费结构、提升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每年还为患者减轻负担7亿元左右。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4+7”药品采集等方式,市民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数据显示,深圳医疗机构次均医疗费用在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上下,远远低于北上广和副省级城市水平。统计显示,近年来,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下降,2018年下降到14.42%,远远低于全国28.8%的水平。

医学院建设“加持”

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大病不出深圳”的目标已初步实现,市民“看病难,特别是看大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然而看病难、看大病难,医疗资源紧张是一个全国性问题。深圳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投入,推动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且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领域的改革创新,也为全国医改提供了“深圳智慧”、“深圳模式”。

医学的发展需要沉淀,需要医教研协同发展,医学院的短缺,制约着深圳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近几年,为了补医疗短板,深圳在积极建设医学院。目前,除了2008年成立的深圳大学医学院,深圳本土的南方科技大学也有了医学院,2019年9月实现临床医学专业招生。

此外,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设了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将开办医学院。去年底,香港中文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吉华医院的开工建设,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筹建进程中重要一步。

通过医学院以及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深圳未来将拥有更多自己培养的本土人才。深圳医学院的发展起步晚,但起点高。有了医学院的加持,深圳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将如虎添翼。

在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深圳提出将继续发力,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根据《关于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到203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医疗中心城市、全球影响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实现“病有良医”。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基本形成,市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健康产业繁荣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