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破天惊的艺术市场探索 解读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窗口效应”

深圳美术馆建馆初期经营与收藏研究展呈现深圳文艺拓荒历程,从成立书画销售部到深港合作画廊开放,走出文艺经营探索之路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8月03日        版次:NA08    作者:谢湘南

深圳美术馆馆长张燕方在展览现场为记者讲解老照片。

1980年“北京画店书画展”展览作品清单及稿费。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特别年份。40年来,深圳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路,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成就就是改革开放大业的精彩缩影。8月1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窗口效应——深圳美术馆建馆初期的经营与收藏·专题研究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本次展览聚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发生的关于艺术市场萌芽时期的历史。通过展示馆藏美术作品及丰富的老照片、书信、账本等文献资料,回顾40年前的这段深圳文艺拓荒历程,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市场发展史,希望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文化产业繁荣带来新的启示。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艺术品市场萌芽期:

70年代末80年代初

多位著名画家稿费清单“晒出”

2020年是回顾建设成果、总结特区经验,踏上新征程的新起点。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秉持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深圳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做出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大胆改革,而当时的深圳美术馆作为深圳重要的文化机构,在特区早期的文化体制创新上担当了重要角色。

深圳美术馆馆长张燕方介绍,深圳展览馆(即深圳美术馆前身)于1976年12月开馆,立足于自力更生,次年即在馆内设立小卖部经营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1979年明确展销结合、以文养文的经营理念,设立书画展销部,拓展展销业务。1981年又与香港公司合资开办博雅画廊,1983年创办“深圳书市”,1984年组织“中国书画大展”赴纽约展销、1985年创立翡翠动画公司……在深圳经济特区的文化建设上拓荒性地开展了艺术品经营实践。展销经营业务不仅将中国民族艺术向世界宣传和推广,而且为展馆的发展壮大筹集了资金,进一步密切了与全国艺术名家的往来联系,还为深圳市民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馆藏艺术珍品。

这次展览聚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发生的关于艺术市场萌芽时期的历史。展览上,除了名家的画作,还可以看到众多珍贵的老照片、文件、档案、书信、账本。这些展品全面地还原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展览馆蓬勃开展的经营状况以及与全国画家密切联系、交往的情况。

例如,银行同意深圳展览馆收取外汇文件、1979年11月深圳展览馆国画及书法清单、1980年深圳展览馆售画清单、1980年“北京百花书画会”展品目录及稿费、1980年“北京画店书画展”展览作品清单及稿费、1980年中国银行深圳支行同意深圳展览馆在展销中收取外汇等。

从1979-1980年深圳展览馆美术作品征购与销售账本图片中可以看到1979年蒋兆和、李苦禅、吴冠中等画家当时的稿费情况。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展览馆成立小书画销售部

吸引港澳台等地人士买画

作为当时深圳唯一的美术馆,深圳展览馆也成为内地与港澳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展馆充分利用中国南大门的有利地理环境,适应国外人士急切了解我国美术现状的形势,先后组织了“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书画展”“人民美术出版社书画原作展览”“江苏省、上海市中国画、版画联展”等一些分量很重的展览展出,由于组织展出行动快、质量高,使展出在国内外取得良好反映,联系和取信了内地和香港一大批美术界人士,为新成立的展馆建立起良好形象,也与国内重要画家建立起了密切联系。展馆设法为画家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并在展览活动及与画家的交往过程中开始积累馆藏作品,为日后开展业务,打下了坚实的根基。1977年举办“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书画展”开始在展厅设立小卖部,销售明信片等之类旅游纪念品。

香港画家、评论家、记者莫一点为此次展览特意撰写了回忆文章,这篇文章也在展览上得以呈现。据莫一点回忆,深圳展览馆初期在香港文艺界可以说是藉藉无名,但自从举办了数次大型画展后,渐渐吸引了不少喜欢艺术的人士前往参观。不用长途跋涉前往北京或上海等地,也有机会观赏到名家作品。有些画家还于展览期间亲临会场,与慕名而来的观赏者交流。此外,有些画家在展览之后,还会摆放几幅作品在展览馆出售。

莫一点介绍,开业初期的深圳展览馆,只是纯粹举办画展。直到1979年,展览馆成立了一个小型书画销售部,开始销售及推介国内画家们的作品;让参观画展人士,既可欣赏名家的精湛画艺,又可买到心仪画家的墨宝收藏,一举两得。记忆中,销售部深受欢迎。1981年,深圳展览馆和香港博雅画廊联合经营国内第一家深港合作的文艺企业“深圳博雅画廊”,一时轰动中外。画廊开幕之后,不仅港澳台及星马等地人士,甚至全国各地的同胞都争相造访,热闹非常。“深圳博雅画廊”规模颇大,既有宽敞的展览场地展出古今名家作品,又售卖各类文艺书籍、文房四宝、音响器材等等,如同现今的超级市场,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这在当时的中国来说,实在令人耳目一新。

开拓性发展文化经营:

“南下深圳展览成

这一时期热潮”

40年前,窗是关闭的,看不到外面的风景。改革开放打开了窗,中国的一切由此开始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而深圳展览馆就在其中担当了文化传播的窗口作用,逐渐成了中国美术界连接港澳与海外的桥梁。一批老画家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窗前风景,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春光。他们相继在深圳展览馆举办展览,有的甚至定居深圳创作作品,留下了他们暮年的艺术旅痕,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美术发展和成就的重要史料。

现任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的艺术史论家陈履生介绍,“深圳特区的成立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的事件,近代以来的广东不同的时期都领风气之先,而由当年毗邻香港的小渔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特区,也为这一时期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深圳的贡献源于1976 年建立的深圳展览馆这个虽然占地面积只有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展览场所,却在一个时期之内成为中国美术的热点所在。就在老画家北上为中国画创作组画画的时候,南下深圳展览则成为这一时期的热潮。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到80年代,深圳美术馆作为文化的窗口与交流的桥梁,对于推动这一时期中国画发展意义重大。港澳和海外通过深圳的窗口看中国,内地通过深圳的桥梁沟通港澳和海外。”

基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创办经济特区的政策支持,深圳美术馆顺势而为,开拓性地发展文化经营,得到全国画家支持和参与,并积极拉动和扶持了一批经营困难的工艺品厂,带动了区域经济及艺术产业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发展深圳特区的文化事业提供了新的经验。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谢湘南

  记忆

从1979-1980年深圳展览馆美术作品征购与销售账本图片中可以看到1979年蒋兆和、李苦禅、吴冠中、石齐、刘国辉、范曾、崔如琢等画家当时的稿费情况,从时任深圳展览馆馆长雷子源与艺术家往来书信中,可以看到1979年徐希介绍展览组稿费情况及画家稿费,当时吴冠中一幅作品的稿费是100元、蒋兆和50元。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