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带动就业” 罗湖扶贫走出创新路径打出组合拳

党建、产业、就业、消费等多方发力,对口帮扶陆丰26个贫困村达到脱贫标准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6月12日        版次:LS03    作者:张一鎏 刘嘉敏

罗湖对口帮扶陆丰贫困村实现蝶变。

海洋工程基地是罗湖区和陆丰市共建的产业园区。

在距离深圳2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城市与深圳缘分很深: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个是革命老区。这个城市就是陆丰。因为经济基础薄弱,陆丰贫困人口达数万人。为推动对口帮扶陆丰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罗湖区“双精准”对口帮扶陆丰市26个贫困村,经过几年奋战,已完成100%出列的目标任务,达到脱贫标准,让一个个贫困村实现美丽蝶变。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巩固已取得的脱贫成果并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6月5日,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带队赴陆丰考察交流对口帮扶工作,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对口帮扶有关安排部署,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与陆丰市一道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陆丰市大力帮扶

当天上午,在罗湖区对口帮扶陆丰市党政联席会议上,罗湖区对口办、宝能控股与陆丰市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签订了消费扶贫协议,罗湖区现场捐赠了300万元帮扶资金。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双精准”对口帮扶工作,罗湖区集中力量啃下脱贫硬骨头,在人、财、物方面都给予陆丰市大力帮扶,派驻的26个驻村扶贫工作队认真负责,用心用情、做好做实对口帮扶工作,希望今后双方能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结合两地优势,推进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携手构建互利共赢发展格局。

其中,罗湖强化党建扶贫,通过党建促进红色产业发展,修建了19个贫困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产业扶贫,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累计建设产业基地32个,带动348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化项目。

同时,做好就业扶贫,通过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方式,帮助转移就业8561人;推行消费扶贫,扎实做好贫困村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截至目前共销售55次不同种类扶贫产品;夯实民生扶贫,推进教育、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等民生政策落实到位,目前医疗保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住房。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26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了出列的目标任务,3918户贫困户17799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贫困退出的目标任务,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万元,比帮扶前增长3.5倍。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时间紧迫。”罗育德表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罗湖区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陆丰市各级单位,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进一步创新帮扶模式,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走出一条从对口帮扶到“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要进一步全面深化合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长效机制,携手陆丰市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提升基建展露乡村新颜 产业帮扶带动当地就业

从广东陆丰市出发,沿国道往东南方向行驶16公里,便来到了金厢镇下埔村。村庄周边绿意盎然,新修葺的村民广场焕然一新,村民们在大榕树下摇扇纳凉,一派幸福之景。下埔村是深圳市罗湖区“双精准”对口帮扶陆丰市26个贫困村之一,罗湖帮助下埔村找到了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新路子,助力“红色下埔”实现乡村振兴。

1927年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由叶挺、聂荣臻、杨石魂陪同,在下埔村的黄厝寮自然村村民黄秀文家养病近旬,后从金厢镇洲渚村渡海赴港转沪。正是这段红色记忆,为下埔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组织修缮旧址、采访村民、寻访当地党史办收集历史资料……在罗湖派驻的扶贫干部的不懈努力下,2019年,“广东省革命遗址——周恩来黄厝寮村养病居所旧址”“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相继在此挂牌。

在金厢镇下埔村,考察组一行从村口沿着新修的道路步行前往,一边了解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细节,一边赞叹着眼前的村容村貌。下埔村是贫困村之一,因其特有的红色故事,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成为汕尾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之一。

据统计,2019年,下埔村已接待各地游客达50万人次,至今已吸引了超过80万人次参观者,为村民带来了过百万元的红色旅游收入。2019年下埔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00元,村集体收入达52万元。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新农村示范村均已通过广东省验收,实现贫困户100%退出、广东省定贫困村出列的工作目标。

新基建实现产业带动就业

下埔村是罗湖对口帮扶陆丰脱贫攻坚、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的一个缩影,双方不断加强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水平。目前,陆丰市26个对口帮扶贫困村已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农户户厕基本普及,构建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长效机制,每个贫困村至少拥有一个公共服务站、卫生站、文化室,贫困村20户以上的自然村已全面实现村道硬底化,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持续提升。

创建扶贫车间,发展农产品种植……罗湖还助力各贫困村建立起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罗湖区对口帮扶26个贫困村,累计建设产业基地32个,带动348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化项目,实现产业脱贫的目标任务。

一边是正在施工的项目建设工程,一边是正在制造风电机配件的生产线,建设与运作齐头并进,展现了脱贫攻坚的“深圳速度”。考察组一行走进碣石镇海工基地,现场调研基地建设、运作等工作情况。

据了解,海洋工程基地是罗湖区和陆丰市共建的产业园区,定位于支撑中广核集团在粤东地区海上风电的发展,建设装备研发、检测认证中心、工程与运维基地,目前两地已签订帮扶协议,两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海工基地投资建设风机综合厂、铸造厂、塔筒厂、导管架厂、海底电缆厂等,项目总投资约54亿元,预计产值近100亿元。

发展大产业、大项目,既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又带动了当地就业。通过办产业促就业,解决有劳力贫困户在当地就近就业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帮助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解决招工难的问题。“我们很珍惜这次就业的机会,我的专业是移动应用开发,我的求职意向是安全员。”近期,扶贫工作组还联合汕尾海洋工程基地企业在碣石海工基地开展了现场招聘会,以解决部分贫困人口就业困难问题。海洋工程基地产业园全面建成后,预计可解决当地就业3000余人。

做大做强“一村一品”

此外,罗湖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思路。通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各地特色主导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进专业农业公司,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创建村有基地、贫困户有产业,促进贫困村、贫困户同步实现脱贫增收。

不仅如此,还为村民量身定做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目前,累计组织适用技术培训人数7800人(次),帮助转移就业8561人。

例如,根据奶油南瓜的市场前景,打造出湖东镇竹林村奶油南瓜种植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博美镇萝卜种植业的传统产品,打造出萝卜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南塘镇乌石村丘陵地带的地理优势,打造出南塘镇乌石村乌石芝麻种植示范基地等等,为乡村产业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产业、项目带动就业,为当地造血,让当地贫困户在就业地稳岗就业,罗湖扶贫再次走出创新路径,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版采写、摄影:家园报记者 张一鎏 通讯员 刘嘉敏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