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深圳金融科技按下“加速键”

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复商,倒逼深圳“云服务”转型突围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6月01日        版次:NA04    作者:卢亮

如果说“科技转型”过去仅仅是深圳金融机构锦上添花的备选项,那么,突如其来的疫情则成为了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直接考卷。当前,深圳进入“疫后”的时间,金融的能量对于实体经济愈发重要。

对于这个金融重地来说,服务效率正在加码,智慧布局也按下加速键,跨境贸易有了更大力度的科技加持,云端营销崭露头角。毫无疑问,当下的复工复产复商是一次考验,也是机遇,加速倒逼深圳对于金融科技和云服务的转型突围。

  关键词1  效率加码

  线上放款速度加快,彰显深圳金融效能

一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下旬,全国银行机构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了超3.11万亿元的信贷支持。

在这里面,也有深圳金融的“加速度”。记者从深圳各大商业银行了解到,目前各大银行都实现了产品线上化,尤其针对企业的专属贷款服务。但是,有精准政策的护航,还需要效率的加持。

“不到24小时,我们公司的贷款审批就下来了!”深圳小微企业主陶先生的公司主营医疗器械批发,最近由于需求量大,资金一度告急。民生银行深圳分行在不到24小时内审批完成给该企业的500万贷款。

复工复产之下,深圳金融正在不断刷新效率。记者从深圳工行了解到,该行通过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在半天时间内为比亚迪精密制造发放首笔防疫支持贷款9500万元。与此同时,深圳中行“抗疫贷”推出的第二天,已有17家企业获得贷款承诺,金额超10亿元。

记者走访注意到,深圳各大金融机构强化线上手段应用,逐步做到了企业融资“零等待”、资金划拨“零障碍”、企业开户“零接触”的突破。就在本月,招商银行方面宣布在深圳上线“对公信贷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今后企业或市民在招行申请贷款后,无需再跑登记中心窗口,直接在线即可完成抵押登记手续,真正做到“零跑动”。

据观察,复工复产的当下,不少深圳企业、商家担心薪资发放的及时性问题。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通过网银渠道、邮件渠道以及线上便捷服务通道三种申请方式满足不同企业代发需求,仅是2月份就累计确保了辖内1363家企业7万多名员工完成近7亿元的薪资正常发放,展示了深圳的金融效能。

  关键词2 智慧提速

  不仅智能而且更有温度,深圳全面开启智慧网点服务转型

疫情后,面对面的服务诉求减少,但是积压的各种业务却在增加,借助5G、大数据等智能化的服务突围,成为大势所趋。

大型自助智能柜台一字排开,咖啡厅一般的开放式空间,业务办理时间效率提高50%,银行厅堂成为“百变空间”,客服人员也更加贴心……日前,深圳中行启动了“V5.0网点”改造,位于上梅林的全新一代营业厅给市民们带来了全新体验。据记者观察,该网点现金柜台缩减到最少,智能化设备则无处不在。相关人士透露,未来该行V5.0将在深圳逐步完成全部的更新换代。

无独有偶,农行在深圳首家落地5G+智慧银行福田新洲支行,利用5G技术串联线上、线下和远程服务渠道,创新了“云坐席”“移动银行”“智慧货架”等新型服务功能,实现客户到店自动识别,金融产品精准推介,业务交易多渠道智能处理。

实际上,目前深圳各大主流银行已纷纷启动智能化网点布局。深圳工行方面也透露,其在深圳的100多家网点也将陆续进行智能化改造。

不只是智能网点,社区也有金融科技的影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深圳农村商业银行联合腾讯海纳推出了一个“智慧社区疫情防控平台”,线上辅助社区智慧化防控,为抗击疫情提供金融科技力量。

“疫情后,深圳金融机构进一步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增强互动化、趣味化和情感化,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服务。”行业人士对此分析,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温度,将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3 外贸护航

  探路多种跨境金融创新服务,深圳“稳外贸”添金融动能

正所谓“牵一发动全身”,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全球供应链。深圳这个世界贸易重地,也无法置身事外。对外贸易、跨境物流的复苏,需要金融科技的突破。

日前,深圳工行与工行首尔分行联动,成功落地国内首笔供应链保理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将某5G设备配套产品供应商近600万元优质应收账款实现跨境卖断。

在业界看来,作为国内首笔供应链保理融资跨境转让业务,实现了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降低境内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成为深圳金融业在“后疫情”时间的一次探索。

无独有偶,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日前落地了粤港澳大湾区首单组合模式FTN融资业务,通过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为海外客户解决了境外融资需求,为中资企业“走出去”进行探路,构建了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平台。

实际上,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新阶段,如何克服国际环境的“蝴蝶效应”,为深圳的外贸行业注入“强心剂”,同样倒逼着深圳的推陈出新。不久前,深圳金融行业与担保机构联合签署《外贸企业全面服务合作协议》,正式宣布为相关企业提供专属银担合作信贷支持方案“外贸贷”,这套组合拳,为深圳海量企业吃下“定心丸”。

对外贸易是深圳经济的“先行军”。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作为外贸大市,进出口不仅关系到全市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全国外贸稳增长大局。“稳外贸”是一盘按部就班、步调一致的棋局,考验着深圳金融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4 云端营销

  云端扶贫、直播带货等营销模式兴起,撬动金融行业营收裂变

5月27日,马明哲等一众平安高管宣布集体代言“平安云农场”,认领了来自全国各地区的不同扶贫农产品,马明哲带头认领了一棵来自四川凉山州悬崖村村民种植的橄榄树。记者注意到,公众通过“云农场”,以认领“一棵果树”、“一片燕麦田”等形式提前预购扶贫农产品,待农作物成熟期,即可获得对应的农产品,成为创新消费扶贫模式的一次鲜活尝试。

深圳金融机构的云端创新营销,在后疫情时期遍地开花,“直播带货”也是一种风尚。

据记者观察,从疫情以来,直播带货炙手可热。掣肘于疫情,如何聚焦线上引流自救成为保险机构的当务之急。来自微保披露的数据显示,在“三八妇女节”的首场直播中,累计观看人数超400万,直接带货成交超1800万。其保险内容栏目“微保首席计划”生产内容累计阅读、观看量超3亿人次,内容分享率超11%。

一批保险平台也在陆续大力试水。据了解,中国平安、泰康人寿等除在自有直播平台APP外,还在以娱乐为主的快手、抖音,以游戏为主的虎牙、斗鱼直播,甚至以电商为主的淘宝进行直播。还有一些保险机构直接模仿综艺节目,打造特色保险栏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启动的“520消费扶贫云上行”活动中,深圳保险机构还邀请到“淘宝第一主播”薇娅、中国男篮“主帅”杜锋担任推广大使,助力消费扶贫。

“互联网保险下半场,服务与信任最重要。”微保执行董事兼CEO刘家明认为,直播打开了保险业探索线上营销模式的大门。

有业内人士指出,直播撬动了金融行业营收裂变。对于深圳险企来说,眼下需要借助科技力量的研究和应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记者观察 

深圳金融的下半场,杀手锏在哪里?

疫情就像深圳金融加速的“催化剂”。部分原本依赖线下渠道办理业务的人群被动接受了银行网点的线上服务,完成了一次“迁徙教育”;不少银行上线了抗疫服务专区,做起了空中诊台;保险产品经理纷纷开始直播卖保险;金融平台一手输出技术让To B业务升温,一手搞直播聚拢流量,收获数以千万甚至上亿人次级别的播放……这些都是深圳金融科技突围的“微缩影”。

如今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金融科技的价值更加凸显,金融的数字化发展也必然提速。

但是,对于这座具备创新基因的城市而言,金融的突破还不够。

“‘云服务’没有科技的上限,也没有体验的止境。”在深圳业内有识之士看来,如何敏锐感知各种场景,将金融服务更好更多地嵌入客户工作、生活、学习等场景中去,提高服务渗透率,是深圳金融机构今后要持续发力的必修课。

与此同时,如果能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价值网分析,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成批量的客户及客户需求状况做到实时而精准的识别,甚至提前感知到客户需求所在,自动送服务上门,也是深圳金融业要完善与突破的问题。

毫无疑义,深圳金融的下半场,还需要更多的突围,不只是发力科技、服务,还要在运营、风控等维度加码,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3.0时代到来。

采写:南都记者 卢亮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