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瑚长好了,狮子鱼来了,又回到儿时海底世界”

盐田梅沙街道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鲨哥”跟伙伴们种珊瑚万余株,官方民间合力下梅沙海洋生态环境稳步提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21日        版次:NA04    作者:谢粤蕾 刘有志

杨旭聪 江湖人称“鲨哥”,1981年生人,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原住民。

潜水员志愿者珊瑚种植进行中。

小丑鱼与海葵(梅沙海域)。

鲨哥团队曾救起在礁石上的摔伤者。

“珊瑚长好了,狮子鱼也来了。”近日,盐田区梅沙街道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的鲨哥发来狮子鱼的视频,告诉南都记者梅沙这片海正在逐渐恢复生态环境,还原回小时候看到的缤纷多彩的海底世界指日可待。

近年来,盐田区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合力,以鲨哥为带头人的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多次出动船艇,种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区海底垃圾7吨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里,使盐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盐田海域的海水质量持续保持稳定优良,引来海豚、狮子鱼等屡屡“造访”。

经历

8年前成立义工队 从打捞垃圾到种植珊瑚

“我是梅沙的一条小鱼,梅沙的沙加上鱼就变成了鲨鱼的鲨。”鲨哥原名杨旭聪,是梅沙土生土长的原住民,从小与海为伴,对他而言这片海不只是一道风景,更是家园及情怀的寄托之处。“小时候在海底畅游,只要有石头的地方就会有珊瑚,色彩缤纷、五彩斑斓;还有鱼群在我们旁边游来游去。”鲨哥表示那是肉眼可见的美丽,“我知道那就是真实的海的模样”。长大后,在闲暇之余,鲨哥也喜欢开艇出海,纵身下潜窥探梅沙的海底世界,然而总会遇到海面上漂浮着垃圾。

出于保护这片海域生态的初衷,2012年3月,在鲨哥的倡议下,旨在维护区域海洋生态的梅沙海洋环保义工队挂牌成立,他与几位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力,其团队保护海洋的行动随着认知的深入,也逐步升级——从打捞垃圾到保育珊瑚,再到现在通过人工种植培育珊瑚。

自豪

官方民间合力保护 沿岸珊瑚持续呈正增长

“说再多都不如说我们这里有珊瑚群,而且处于正增长的状态,这一句话就足以证明我们盐田的海洋生态环境有多好。”鲨哥这次流露出自豪的笑容,并进一步讲述,在人工种植珊瑚的时候,成活率很高,社会参与度也很高;最重要的是,在别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离岸珊瑚”又称“离岛珊瑚”,也就是远离人类生活区的珊瑚,但在盐田梅沙这里的珊瑚是“沿岸珊瑚”,就在人类生活区旁,“所以这些的珊瑚显得更加珍贵”。

珊瑚作为海洋生态的指标性物种,也是海洋生态链的基础。在鲨哥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最显著的体现是,近年来,盐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盐田海域的海水质量持续保持稳定优良,引来海豚、狮子鱼等屡屡“造访”。然而,珊瑚的成长周期极为缓慢,优良的水质只是基础条件。于是,杨旭聪团队开始引入人工干预的方法,力求提升梅沙海域片区珊瑚的种植量,加快修护梅沙海域珊瑚生态系统,该设想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呼吁

市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带什么来就带什么走”

鲨哥给南都记者展示了其团队培育的珊瑚生态缸:“生态缸是模拟海底的情况来建立的,但是与大海的体量相比,生态缸实在太小了,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避免负面的影响。”

随后,他调皮地询问南都记者:“我问你,珊瑚是植物还是石头?”见记者一头雾水,他继续科普道:“我们看到珊瑚的颜色很鲜艳,疑惑是不是这个灯光照的呢,其实不是,珊瑚本身是一种动物,它里面有共生藻,有这些藻的话就会有荧光素。”除了培育珊瑚,像这样的一些科普知识,鲨哥团队也在不遗余力地去组织学校、亲子家庭、社会团体等,到珊瑚展示馆或海边或海底深入了解。

鲨哥表示,其团队对恢复海洋生态环境充满信心,也逐渐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但他们的力量仍远远不足以让海洋的美丽重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还需全体人类的长期努力,鲨哥通过南都的镜头呼吁:“你带什么东西到海边玩就带什么东西走,就可以了。”

  故事

  秋冬傍晚救起划皮划艇的两名游客

因为多次出海救起驴友,并且经常参加水上安全活动,去年12月份,鲨哥团队专门成立了一支专业的救援队,登记在册的队员有三四十名。说起最早的一次救人,鲨哥表示,大概是在2013年了,但是说起最深刻的一次是发生在2015年或2016年的秋冬季节。

据鲨哥回忆,当时他正开着船往岛上接参加活动的人们,在驶到半路时隐约听见有呼喊声,于是便往有声音的地方去,一靠近发现,一男一女在海上划着皮划艇。“大哥大哥,我们从溪冲那边过来的,想划到岛上去的,但是没力气了。”那个男人向鲨哥求救。鲨哥说,当时吹的是北风,这两位市民没有评估好自己的体力和距离,而且没有带任何通讯设备,如果他没有发现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吹到香港去。

最后,鲨哥把这两位市民连人带船一同救起,最后开车把他们送到溪冲。“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把他们救起来,而是救起来大概4天后,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香港那边的人把两个我们这边(深圳)的人救了起来,我当时想如果不是我救起他们,估计这则新闻还会早4天。”鲨哥笑着说。

  花一年时间让渔民理解配合种珊瑚

往年春天和夏天都是鲨哥团队最忙碌的时候,但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本该春天对接完的项目,一下子堆积在最近。“最近最忙的一天大概是早上6点起床,到凌晨3点还不能睡。”鲨哥表示,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忙碌已成常态。采访当天,鲨哥也因为各种事情的不确定性,推迟了采访时间,他表示“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样的情况极其需要他自己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才能够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

但说起最困难的事情,鲨哥表示在种植珊瑚的前期工作中,要取得梅沙海域上的渔民、船长、水手的信任,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力。由于种植珊瑚时,不能在对应的水面撒网,这就要得到渔民们的配合。“起初他们都不管我们的,那我们态度也很强硬,跟他说你们如果执意这样的话,那就来‘干一场’。”鲨哥生动地还原当初对峙的场面。

但最后没有“干”起来,反而渔民们在了解鲨哥团队所做的意义时,都十分理解和配合。“现在这片海上的所有渔民、船长、水手都认识我们了。”鲨哥表示这样的和谐场面大概用了一年时间达成。

  他们曾指导8岁娃海底种植珊瑚 

如今,鲨哥的团队走过了9个年头,从一支初始成员12名的自发义工队伍,到在册志愿者三四百人的公益性海洋环境保护组织,他们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刚开始我们打捞海上的垃圾全凭心情,到后来是我们觉得有责任的就打捞,到现在是我们觉得有必要的话就去打捞,必要的情况之一包括有新成员加入时,必须要带他们去(海上打捞垃圾)。”鲨哥表示。

问及团队成员间发生最印象深刻的事情,鲨哥想了十几秒后说:“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能都习惯了吧,出海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我的‘日常工作’了。”而在结束采访后的闲聊中,鲨哥却稀松平常地说起一件趣事——团队曾指导一位8岁的小男生在海底种植珊瑚。他介绍,这位8岁的小男生是他朋友的儿子,年纪轻轻却很擅长潜水,便在一次出海种植珊瑚的工作中,邀请这位小男生参与,并且在海底指导他成功种下了7株珊瑚。

  声 音

8岁的小男生是朋友的儿子,年纪轻轻却很擅长潜水,便在一次出海种植珊瑚的工作中,邀请这位小男生参与,并且在海底指导他成功种下了7株珊瑚。

——鲨哥谈带萌娃种珊瑚的经历

杨旭聪 江湖人称“鲨哥”,1981年生人,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原住民。从小生活在梅沙的海边,长大后为保护梅沙海域生态环境,号召小伙伴成立了海洋环保义工队,至今该义工队发展为一支较成熟的公益性志愿者组织。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