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过量含糖饮料 严重时会引起痛风

今年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提倡减盐、减油、减糖等,看专家揪出藏在孩子食物中的“危险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18日        版次:NA07    作者:李榕

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你有没有经常给孩子购买各种标榜着有益儿童健康的食品?孩子有没有经常喝奶茶、果汁、可乐等饮料?5月20日,第31届中国学生营养日就要到来了,今年的主题是“合理膳食倡三减,良好习惯促三健”,同时发起“兴新食尚、推行分餐、预防疾病、减少浪费”全民分餐制倡议。

5月15日晚,在深圳市第三期学生营养健康科普堂上,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的相关专家为大家解读三减三健尤其是减糖的宝藏知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深圳市校园营养健康管理专家组组长熊静帆,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口腔科主任阮世红,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防控科副主任医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李艳艳,深      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品质研究官、国家      二级营养师谢靓等专家帮家长揪出     隐藏在儿童食物中的“危险角色”

——糖。

只知减盐减油

忽略了减糖

孩子口渴了?妈妈马上拿出一杯草莓味酸奶;孩子饿了?香橙蛋糕立即“伺候着”……在吃东西越来越讲究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营养,只要市面上出现了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营养品,必能引起家长的关注。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家长常在家中囤着各种学生奶、罐装营养果汁、添加益生菌的酸奶、各种口味的进口蛋糕。有家长告诉记者,他们也知道饮食中不能多油多盐,所以为孩子选购的营养食品或是小零食,都避开了油和盐的坑。

“可是,大家似乎都忽略了糖。”熊静帆指出,在健康膳食中,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体重)对于中小学生尤为重要,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保障。但糖的危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熊静帆说,中国人近年来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连国家都看不下去了!”所以从国家层面也一直在呼吁,要减少孩子的糖摄入,国家启动“减糖”专项行动,中小学校以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

糖的危害不仅是发胖

痛风也会找上门

有家长也认同“糖”会让孩子发胖的坏处。市民马女士介绍,发胖带来的坏处已经显现了,前段时间,有医生就告诫过她,孩子过胖已影响“小鸡鸡”的发育,这让她下定决心要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

“糖带来的坏处不仅是肥胖。”李艳艳说,“我们所说的糖只指添加糖,即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李艳艳说,儿童时期长期的高糖饮食会加重胰岛的负担,引起胰岛素抵抗,增加成年时期糖尿病发病风险,糖(尤其是含糖饮料)过量容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严重时会引起痛风,所以,小孩也会发生痛风。此外,过多的糖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和视力,导致学习记忆力下降,近视发生率升高。糖分摄入过多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李艳艳告诫爱美的小姑娘要少吃甜食,尤其是少喝含糖饮料,因为糖还会让皮肤变差。吃糖会上瘾,导致儿童对甜味的敏感度下降,进一步摄入更多的糖,造成恶性循环。

阮世红从牙齿健康角度分析,吃糖后,糖黏附在牙齿表面,一旦清洁不干净,口腔里的细菌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作用于糖分上会产酸,溶解牙齿表面的矿物质,表面矿物质脱矿之后,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龋齿。孩子们爱喝的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和酸性物质,牙齿长时间泡在酸性的溶液中就会产生脱矿,容易产生龋齿。

“糖”防不胜防

识别食物标签很重要

“不小心摄糖过多,有时候还真不能怪家长,只能说糖很能伪装,隐藏得很好。”李艳艳说,尤其是现在很多儿童喜欢的奶茶、果汁、乳酸菌饮料等含糖饮料,有的含糖饮料会被包装成“有营养”的学生奶或是“有益肠道健康”的“健康饮品”,有的孩子甚至把这些伪装过的含糖饮料当水喝,摄入的糖更是大大超标,据全国的调查数据,儿童青少年糖的主要来源是含糖饮料。

此外,还有些食品标榜“无糖”、“低糖”、“健康”,其实也要打醒十二分精神。谢靓说,有些市民认为,可以喝点健康的水果茶。可关于水果茶的比较试验结果让人吃惊,在他们测评的8款水果茶中6款属于高糖饮料,中国香港卫生署曾发出提示,当每100毫升饮料中的糖含量超过7.5克,则为含高糖分饮料,含糖量最高的居然有22.7块方糖。“这么多方糖,一颗颗的吃下去估计很难,但是不到一小时就被消费者轻松喝进去,且毫不知情。”

“学会阅读食物标签很重要。”李艳艳介绍,比如500毫升的碳酸饮料约含糖55克,200毫升的酸奶约含糖16克,一大羹匙果酱约含糖14克,1个冰淇淋甜筒约含糖10克,一定要注意看它的成分和营养素含量。记者获悉,本次线上课堂邀请到宝安区慢病院黄莉博士,教大家正确认识食物标签,在选购食品尤其是儿童食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配料表和营养标签,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广告,警惕隐形的油、盐、糖。

想吃糖怎么办?

跑步!跟吃甜食一样快乐

根据2015年WHO成人和儿童糖摄入指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儿童最好在20g以下。

李艳艳建议,儿童平时少吃蛋糕、面包、肉脯、话梅等含糖量高的食品,减少食用饼干、冰淇淋、糖果、糕点、蜜饯、果酱、加糖的果干等,家长也少做红烧肉等需要加糖的菜,以及番茄酱等含糖的酱料尽量少用。用白开水代替饮料,直接吃水果而不是喝鲜榨果汁,想吃甜食的时候去跑跑步,身体能产生多巴胺,产生和吃甜食一样的快乐感。如果小朋友已经爱上糖,减糖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孩子对甜的敏感度,比如原来一杯豆浆要加5勺糖才能喝得下去,现在改为4勺,慢慢地改为2勺,再到不加糖。

阮世红说,在饭后,特别是进食酸甜食物后,不要马上刷牙,一般用清水漱口即可,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