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条支持大湾区金融措施已落地 深圳还将迎来哪些发展契机?

专家认为,深圳具有承接香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监管制度、集资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5月18日        版次:NA01    作者:黄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围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等多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举措。

南都记者注意到,《意见》中的多项制度安排都有涉及深圳的内容,其中特别提到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优化完善沪深港通等金融互联互通安排、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等地设立经营机构等。

另外,记者也从深圳人民银行获悉,在《意见》提出的涉及深圳人民银行的具体措施中,有17条措施已在深圳全市落地,有3条措施已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开展试点。

专家指出,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有待复苏,在此节点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意见》,旨在强化金融对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同时,深圳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市场中,具有承接香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监管制度、集资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有条件通过金融创新来加快全国范围内制度创新的步伐。

《意见》为何在此节点发布?

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更好地发挥带动发展作用

记者了解到,《意见》具体围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推进粤港澳资金融通渠道多元化”、“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举措,旨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受疫情影响,我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调整。金融作为至关重要的行业,也是一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血液和润滑剂。”他指出此次《意见》旨在推动粤港澳的融合发展,尤其是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强化金融对湾区乃至全国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经济有待复苏。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内三大城市群之一,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意见》的推出也可以让大湾区更好地发挥经济上的带动发展作用,”中国(深圳)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说道。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金融开放创新试点,为深圳更好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推进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开拓了空间。

支持港澳保险机构在前海等地设经营机构

扩大金融业的开放有利于资本有效互通

记者关注到,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开放是《意见》聚焦的重点领域。余凌曲指出,推进湾区融合在于资本的有效互通,而从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互通程度仍然有待提高。扩大金融业的开放有利于为资本流通提供更多便利。

“金融业的开放包含金融机构的开放和金融市场的开放这两个层面,”林江举例,不少珠三角地区的居民会到香港购买保险,而新形势下,当港澳保险机构得以在前海、南沙、横琴等自贸区开设营业机构,上述情况会发生改变,相应地也会让自贸区有充分的空间开展跨境的保险,甚至是国际保险业务,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为国内保险市场最终全方位对外开放积累经验。

林江认为,深圳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市场中,具有承接香港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监管制度、集资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在前海自贸区开展的金融创新,发挥了深圳在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以及紧密连接珠三角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同时也结合了内地资本市场和金融基建设施的特点,“这里所创造的系列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扩展至整个湾区乃至广东省的其他城市。”

“目前深圳前海和香港构建了很多金融互联互通的通道,比如说像第一单跨境贷落户在前海,再向其他地方复制推广,”余凌曲提到。对此,林江也指出,自2015年广东自贸区设立以后,前海的创新人才、金融人才的集聚度较高,同时制度创新的力度最大,开放程度最高,也最愿意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尝试。在“双区驱动”的背景下,前海也拥有较强的市场认同度。

已有17条具体措施在深圳落地,3条措施在前海试点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速

意在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

《意见》公布后,记者也从深圳人民银行获悉,在《意见》提出的涉及深圳人民银行的45条具体措施中,有17条措施已在深圳全市落地,其中包括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等。

目前已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开展试点的3条措施则包含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开展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收入境内使用便利化改革试点、非投资性企业开展股权投资试点等。

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绿金委)主任马骏向记者表示,《意见》的推出标志着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速,“《意见》在许多领域提出了加速资本项目开放的具体措施,如‘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支持大湾区内地居民购买港澳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港澳居民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一周前我国宣布取消QFII额度限制,现在又决定在大湾区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表明我国已经明显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提升了用弹性汇率自动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资本管制的必要性正在降低,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正在加速。”

林江指出,《意见》十分重视湾区在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的拓展。事实上,新形势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广受国际市场的关注。“前海自2015年以来,基于深港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工作基础和成果,积极主动开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很好地对接了香港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的角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认为这次《意见》所支持的各项业务,其实是在湾区特别是自贸区范围内进一步开放跨境人民币业务,结合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开放,也意在吸引一批无需跨境旅行也可以进行外汇结算的客户,为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先行先试。

探索在大湾区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相关标准

绿色金融将成为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新亮点

此外,马骏也指出,绿色金融将成为粤港澳金融合作的新亮点,《意见》还包括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相关标准等具体内容。今年年初,广州绿金委、深圳绿金委、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和澳门银行业公会在四地政府的支持下达成共识,将联合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该联盟旗下的工作组正在研究建立大湾区统一碳市场、探索构建内地碳市场与境外市场的联通机制(carbon connect)等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

采写:南都记者 黄玮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