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常规举措推进“新基建”深圳应如何发力?

“投资大、回报慢”的短板怎么平衡?专家建议新基建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成本共摊、利益共享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4月10日        版次:NA02    作者:傅静怡

5G、特高压、充电桩、大数据、人工智能、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随着“新基建”概念的提出,国内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布局,为进一步激发经济潜力、优化经济结构。3月初,深圳就开了专项会议提出要重点研究这七大领域的重点推进工作,与此同时,书记市长也多次调研提出“希望以超常规举措加快建设”。对于深圳来说,新基建到底应该怎么建?要如何平衡基建“投资大、回报慢”的特点?深企要如何赶上这一波红利?这是一个值得长久探讨的话题,而在现阶段布局上的“动起来”,仅仅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各大城市积极布局

新基建集中在七大领域

进入4月份,国内各大城市正集中在新基建布局上发力。

5G新技术落地北京,计划要在智慧医疗、智慧场馆、智慧园区、智慧校园四大方向发力;重庆则宣布2020年首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涵盖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总投资815亿元;广州的南沙自贸区也紧跟着发布2020年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在203个计划项目中新基建项目共有54个……

而在深圳,前海5G基站建设已全面复工,今年计划全力推进“全球通信服务品质标杆示范区”建设,预计到6月底,前海将累计建成5G基站125个,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届时,信息枢纽中心、前海无人驾驶示范项目、智慧公交管理平台、前海智慧停车信息管理平台、前海国际公共服务中心大楼信息化系统、前海智能视觉平台等项目将一一实现。

这只是新基建的一个缩影,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型基础设施最突出的功能是支撑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与运用,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要。集中在七大领域的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设(5G板块),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和高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从这七大领域来看,其中有不少领域,深圳早有布局,也有一些领域,对于深圳来说是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发展,这就形成了布局有先有后的差异化发展。

发展5G、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

深圳占据先机优势

那么,关于新基建布局发展谁先谁后?从近期市领导的政务活动中可见端倪。

3月31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到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月亮湾新能源综合车场,调研深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调研中王伟中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发力新基建、培育新动能,战疫情稳经济、两手抓两促进,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更强动力。

这一次调研的关键词,包括5G、充电桩以及大数据中心。而深圳发改委公布的《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目录也指出,今年有关新基建的重大项目包括:深圳铁塔5G基站建设及改造工程、智能共享型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电动汽车充电堆产业化、基于云平台的大数据备份容灾系统等。

对于深圳来说,大力推动这三个领域的发展拥有先天优势,都有代表性的实力深企,上下游产业链相对完整,发展起步较早。以5G为例,早在去年5月份的2019深圳国际友城智慧城市论坛上,王伟中就指出,深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5G独立组网的城市,被誉为“最互联网城市”。

目前来看,深圳大部分区域已实现5G连片规模组网,平均覆盖密度全国最高。5G概念A股上市公司中,深圳以26家上市公司一马当先。另外按照规划,今年将新建3万个5G基站,累计建成4.5万个,力争在8月底前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再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深圳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之一,在全国率先实现专营公交大巴100%电动化。而将在本月初正式启用的月亮湾综合车场,则是全国第一个100%纯电动公交智能化高层停车场,另外根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6.28万辆、建成各类公共充电桩8.3万个,均居国内城市首位。

新基建投资直接间接撬动经济

“产业+”模式指向转型升级

从5G、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这三个领域延展来看,能够进一步看到大力发展新基建的意义到底在哪。深圳市长陈如桂在深圳市重大项目推进暨经济工作调度视频会议上说,“深圳市正面临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而这一机遇的核心就是‘新基建’。”

据中国信通院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预计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

5G产业的布局不仅限于网络覆盖,真正意义在于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带来产业格局的全新洗牌。根据去年9月份出台的《深圳市关于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支持深圳在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AR/VR、8K视频、远程医疗、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工厂、智慧港口、智慧园区等方面打造一批5G行业应用示范标杆项目。

同时,还要打造世界级5G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和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龙华九龙山、龙岗宝龙科技城、深汕湾机器人小镇、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五大5G产业集聚区。到2022年底,力争打造两个产值超千亿元的5G产业集聚区。

根据深圳对5G产业的规划来看,采取的也是5G+的产业模式,而不光是5G,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也都是对于现有产业进行结合、转型和升级。这一方面是达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目的,与深圳的未来建设相吻合;另一方面则是应对疫情冲击,启动新一轮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释放国内经济增长潜力。

投入大、回报慢短板难规避

专家建议投资主体多元化

除了5G、新能源充电桩以及大数据中心,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建和高铁),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领域,深圳其实也在悄悄发力。

以人工智能为例,近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以下简称“深圳超算中心二期”)将落户光明科学城,深圳超算中心依托“曙光6000”超级计算能力,优先调度千万机时进行抵抗新冠病毒靶点探寻、药物筛选、病毒突变预测等研究,短短两周时间就完成了通常两年的计算量。拓展来看,深圳超算中心二期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局限在人工智能上,还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药物研发等新兴产业发展,催生出更多的产业形态,形成集群效应。

就人工智能产业来说,京津冀优势明显,而随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逐步落地深圳,补链强基础的规划将会越来越多。根据《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规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到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新基建”还是“旧基建”,投入大、回报慢的短板始终无法规避,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建设,缩短周期提升建设效率,另一方面更要有赖于市场的转化。从这一点上来看,深圳选择差异化发展,先让具有成熟产业链的5G、新能源产业动起来,然后同步做投入,为人工智能、特高压、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投资,通过引进技术、培育企业的方式搭建上下游产业链,为产业未来布局。与此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建议新基建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引进民间资本,政府出台鼓励机制,实现成本共摊、利益共享。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