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委员关注深圳最低工资标准 建议由2200元提高至2800元

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近500个市政协委员昨天报到,关注生育社保、物业管理等一系列民生热点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1月07日        版次:NA04    作者:张馨怡

深圳市政协委员胡任重。

深圳市政协委员钟帆飞。

深圳市政协委员翟明玉。

进入“两会时间”,昨天下午,近500个市政协委员陆续报到。

深圳市政协委员张小梨。

深圳市政协委员赵庆祥。

本周进入“两会月”,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将于今天上午正式开幕。昨天下午,近500个市政协委员陆续前来报到,提前和南都记者聊起了他们所带的提案。从内容上来看,今年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高空坠物、生育社保、交通拥堵、住房福利、职工收入等一系列民生热点上。

物管

关注高空坠物,

委员建议建立高楼安全管理台账

去年6月份,深圳某小区一名五岁男童被一扇从高空坠落的玻璃窗砸伤头部,抢救无效死亡。此后,多地陆续爆出高空坠物事件,高空坠物的话题成为社会焦点,如何加强监管处罚手段,如何更有效防止事件的发生。

在昨天下午的市政协委员报到中,也有委员提及了高空坠物的监管话题,在深省政协委员聂竹青表示,他提交了一份《关于预防高空抛(坠)物、保障生命安全、为健康深圳保架护航的建议》,建议在高楼外墙加装摄像头,通过公共视频进行监测。

高空抛物的恶劣性质长期被人忽视,其实它不仅是一个类似乱扔垃圾这种限于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引发社会恐慌的公共安全问题。为了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聂竹青说,依靠肉眼对高空抛物实时监测并不现实,必然要用有“天眼”之称的电子摄像头。摄像头安装费用可由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协商,或者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支出。今后开发建设的各类建筑,可将安装外墙摄像头纳入基础配套设施,由开发商统一安装配备,尽量减少业主的额外负担。同时,以不侵犯住户隐私为前提,按照高楼的楼高、外形等实际需要在不同角度安装摄像头。

除此以外,聂竹青还建议特别针对高空抛物进行立法,明确和强化高空抛物的法律主体责任,高空抛物的法律主体责任,是且只能是抛物者本人及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聂竹青还补充,建议深圳建立强制检查高楼安全制度,在全市摸底排查高楼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楼层高、楼龄高、楼址人流密集度高”这种“三高”建筑要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建立高楼安全管理台账。

老小区管理力不从心?

委员称相关部门需协助落实物管费调整

在最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即将在2020年的3月施行之际,深圳市政协委员谢书荣表示,在今年两会期间,自己仍将关注放在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上。“在目前法律中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权利越来越明晰的情况下,物业公司的地位相对却越来越弱势,”谢书荣指出,虽然国家要求物业管理以服务业主为第一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物管公司有时候却不得不充当一些“管理”的职责,比如管理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管理一些违法违规和人员、现象等,“当法律赋予物业公司的‘管理’权利越来越小时,物业公司在处理很多小区具体事务时便会力不从心,甚至寸步难行。”

此外,据谢书荣了解,目前深圳市仍然有很多老旧小区的管理费标准依然采用20-30年前小区刚刚建成入伙时不到1元的标准,有的小区仍采取0.5元/㎡的标准。他认为,用20年前的收费水平服务物价涨了几十倍的现代小区,这并不现实。

为了进一步改善物业管理的行业健康发展,谢书荣认为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要多了解业主需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并协助物业公司加以落实。针对一些明显物业管理费太低的小区,他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协助物业公司落实物业管理费调整工作,“其实越是老旧的小区越是公共设施设备老化严重,需要投入的地方也会越多,管理费长期偏低会导致物业公司只能勉强维持运转,无力维护小区设施,设施设备老化必然影响居民的安全和生活体验。”对于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谢书荣认为,政府主管部门遇到社区有事情有需求时要积极协助物业公司召开业主大会,决定并落实小区民生实事,比如老旧小区普通面临的维修基金不足或者申请手续繁琐等问题。

工资社保

关注一线职工收入

委员建议提高深圳最低工资标准

“深圳2017年22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两年都没有调整过了,对于一些基层职工来讲确实太低了。”深圳市政协委员王鸿利来自市总工会,今年参加政协会议,他的提案更加关注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问题。

王鸿利在提案中建议,深圳应将最低工资标准由2200元提高至2800元,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实现最低工资标准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王鸿利表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低工资规定》中,要求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采用比重法或居民恩戈尔系数法,也专门提示了国际上通行的最低工资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

2018年,深圳市社平工资为9309元,按此计算,最低工资标准应在3723元至5585元之间,即使取最低标准3723元,深圳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与之仍有不小的差距。

王鸿利表示,随着生活成本的上涨,较低的工资收入难以支撑起普通劳动者的各项生活开支,生存压力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因工资收入没有竞争力,企业缺工现象、普通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偏低现象也很严重。因此,提高工资标准即便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但王鸿利认为是无法避免的阵痛。

此外,发挥好最低工资标准的杠杆作用,也有利于引导企业向中高端迈进。王鸿利表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一方面能倒逼传统制造业向附加值更高的先进制造业转型;另一方面能吸引技术人才,支撑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关注职场女性生育困境

委员建议女职工生育期间工资由社保全额发放

全面进入“二孩时代”,如何让职场女性走出生育困境,是一直以来的热议话题。昨天下午,也有市政协委员提到了这一问题。市政协委员蒋雷告诉南都记者,他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女职工生育期间工资由社保全额发放的提案》,关注女性在孕期的社保发放问题,希望通过这一提议,来解决女性生育在职场上带来的劣势地位。

蒋雷指出,虽然各项法规对于女职工的怀孕、生产以及哺乳期等工资进行了规定,但相应的工资发放保障却没有配套,也就是说女职工在哪家单位就职时生育,哪家单位就得负担该名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大部分工资,而且还有长达1年的每天1小时哺乳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导致企业的负担加重,部分女职工较多的单位不堪重负。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其利益最大化,难免产生不愿意雇佣育龄妇女的想法,甚至还会因为怀孕出现岗位调离以及辞退等问题,企业在招聘育龄妇女的时候要求也会更加严格,女性面临的负担与问题也将更加尖锐,导致了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不公平状况。

因此他建议,深圳市可以探索合理设定生育保险参保费率,提高生育津贴发放标准,对女职工要求按照实际工资购买生育保险,女职工生育期间则按女职工参保的实际工资标准发放。同时,扩大生育津贴发放的覆盖范围,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和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社保全额发放。以及酌情对女职工生育期间所在单位发放补贴,以弥补单位安排人员顶岗带来的影响和额外支出。

交通

  治堵有新招? 委员建议取消部分地面标志线, 道路事权统归交警

去年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修正案》开始实施。今年1月6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政协委员报到环节,市政协委员胡任重透露自己再次将目光放在了交通领域。他建议,应整治市政道路建设标识控制系统,提升通行效率,同时应将道路地面标识控制系统等事权交给市区交警统一部门管理,提高整改效率。

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规定,变更车道不按规定使用转向灯处300元罚款;转弯车不让直行车处500元罚款,这些新增内容在市政协委员胡任重去年的提案中有所涉及。让胡任重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提案落地后,越来越多的人遵守交规行驶。但他注意到,目前深圳部分区域的地面控制行驶标志线仍有待改善。

胡任重举例表示,市内各区许多道路如光明区光侨大道、华厦路、东明大道等路段刚开通时,与十字路口交会的位置,地面标识控制箭头只设置了一条左转专用道。但不久后,车辆左转方向猛增,导致因左转车道太少造成拥堵。对此,他建议市政道路只有双向4车道或红绿灯控制同时直行和左转的情况下,车辆同时放行时,地面标志线控制应该取消。

此外,他还提出,目前深圳的交通控制由于控制权归属两个不同部门,导致整改滞后,给深圳市道路交通顺畅添堵。“光明区界定繁忙路段120条道路中有部分道路惹争议:如光明区聚丰路、仁安路等道路车流量并不多,道路基本没有拥堵过,但市民办事停车会造成被动违停;光明区光明街道翠湖社区的荔园小区内部道路、光明中学校区西侧小巷狭小双道路,经常因车辆违停导致道路拥堵,但村内道路没画禁停实线,交警无法执法。”对此,他在提案中建议,把控制道路的事权划归交警部门管理,减少中间环节。

住房

  如何让非深户“老深圳人” 享受住房福利? 委员建言建“福利房”

“来了就是深圳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近40年间吸引了千万建设者来此奋斗。这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在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外地来深建设者做出的贡献。而对于不少外地建设者来说,在深圳的入户和住房仍是他们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在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即将开幕之际,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东方银座集团副总裁钟帆飞提到,针对外地建设者的入户问题,深圳曾出台一系列政策,如2011年推出的积分入户政策,为许多基层建设者解决了实际问题。但由于学历不够、年龄超限、证件不齐等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建设者仍达不到在深圳积分入户的最低门槛,享受不了保障房和公租房的福利,以致不少来深圳20年、30年甚至40年的“老深圳人”无法入户。作为企业家,钟帆飞表示,在自己的企业里也有这样的一群员工无法享受到这份福利。

她指出,2018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已超过2000万,其中户籍人口为454.7万。以此推断,有入深户需求者超过1000万。“深户可以租住或购买低于市场价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非深户则不能,”她分析,深圳现有的公租房和安居房,尚不能满足深户的需求,打破深户与非深户的界限,让非深户也能享受公租房和安居房的福利,也不太现实。对于如此庞大的群体,钟帆飞认为,应该以另外一种形式,体现对这群建设者的关怀。

为此,她建言,在公共租赁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之外,可建设“福利房”,让来深圳工作20年以上符合条件者租住,30年以上符合条件者可购买,令不能入户深圳但又有贡献的建设者在深圳有个家。同时,钟帆飞表示,可成立深圳建设者服务工作委员会,为在深圳工作20年以上又未能入户深圳的建设者建立档案,调查其生存状态和基本诉求。另外,建立建设者博物馆,搜集整理深圳早期建设者图文影像资料,为有代表性的建设者立传。

2020年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要的一年,钟帆飞认为,深圳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才的城市,对非深户的“老深圳人”的贴心关怀,也许是最人性化的示范。

医疗

  医疗耗材价高 政协委员建议 深圳建医用耗材研发基地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介入类手术需求量增加,我国居民医疗消费逐步增长,对高值医用耗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1月6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政协委员报到环节,市政协委员翟明玉将目光放在了医疗系统耗材,他建议尽早在深圳建设高端医用耗材原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

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心血管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380亿元,比2013年提升了近3倍。同时,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为2.9亿。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将上升。与此同时,随着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及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基层PCI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需求将得到释放。这些因素都将促使中国心血管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快速增长,预计市场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2018年,骨科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达到212亿元,比2013年提升了近两倍。预计该领域市场规模增速将在20%以上,高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水平。

作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首席脊柱病专家,翟明玉颇为关注医疗耗材。他表示,目前国产的医疗耗材精准度和包装度都是过关的,但由于原材料仍然依旧国外进口,导致成本价明显上升。和进口耗材相比没有太大的竞争力,消费者还是愿意选择进口的。对此,他建议在深圳建设以骨科和心脏介入为主的高端医用耗材原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

“深圳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市90%甚至以上的经济来源于民营经济,市委市政府也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匹配优质的营商环境,我相信深圳能够吸引更多全球的高端人才前来,意味着这个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此外,翟明玉表示,基地的选址应该优先考虑坪山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目前,生物医药企业加速聚集坪山的态势正在形成,辖区生物医药企业总数已超过400家。“坪山地大,空间可利用率高,也是未来东进的核心地区。紧抓这个机会发展生物医药,如果发展得好,能够助推深圳成为全球医疗耗材的高地。”

教育

  解决幼托问题 委员建言深圳建立0-3岁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2016年,中国人口政策又迎重大调整,继“单独二孩”政策后,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实施。但有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新生儿出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深圳市政协委员陈志洪表示,现行托育公共服务的不足是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他提案建议深圳应建立0-3岁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帮助家庭解决育儿的后顾之忧。

陈志洪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于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完善社会人口结构,促进家庭社会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政实施后新生儿的出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数量2017年为1700万人,2018年1523万人,2019年预测在1200万人左右。

此外,根据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有生育二孩意愿的目标人群比例不足三成。陈志洪认为,虽然影响人们生育意愿下降的因素很多,但现行托育公共服务的不足也是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志洪指出,完善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现代家庭的现实需求,对于提高生育率和女性就业率也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他提案建议,由相关部门制订深圳市覆盖0-3岁托育机构管理规范和托育公共服务标准,建立起覆盖人群广、服务层次丰富、供给渠道多样的托育公共服务体系。

  关注青少年压力 政协委员建议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1月6日,深圳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政协委员报到环节,市政协委员张小梨表示,希望全市形成统一标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并建立心理档案,并为家庭、孩子和校方搭建心理信息沟通系统。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校园悲剧时有发生,中小学心理健康形势颇为严峻。深圳近两年青少年自杀数据统计显示,学生自杀年龄在13-20岁的初高中阶段尤为突出,其中教师行为、成绩、作业等学习问题成为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占到疑似原因的一半以上。分析原因,一方面,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但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认识不够,甚至一谈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闻之色变”,家庭、学校、政府、社会机构等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依然少之又少。

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干预需要多个系统联合,包括政府、社会、学校、社区、精神卫生医院和家庭,对此,张小梨建议,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构建全市中小学心理教育管理与服务系统,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筹管理。

同时,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及发展系统。由政府组织,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技术平台,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及时分析和反馈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一旦发现心理问题,及时发出预警。

值得一提的是,他认为资金支持也颇为重要,“学校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其中一个原因是缺少资金支持,建议政府向学校拨付专项建设经费,专门用于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等的专项建设和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此外,他建议政府能有相关政策(如将相关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或资金扶持,帮助学生和家庭开展相关治疗。

文化

  街区建设如何提升美感? 委员建议挖掘特色人文,留住城市记忆

“城市街区是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着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体现着城市综合竞争力。”深圳市政协委员赵庆祥表示,城市街区建设一直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所重视,先后实施的“品质工程”、“双宜小村”等工程,都在努力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和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然而,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赵庆祥观察到,深圳市街区建设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景观单一、人文缺失、地域特色缺乏等系列问题。

“大量老旧街区普遍存在粗糙施工、粗放管理的现象,比如,沿街建筑景观外表颜色杂乱,商业广告风格不一,街道路面坑洼不平,绿色植被断续分布……”他认为,目前深圳的街区建设的美誉度有待加强。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和规划管理缺乏统筹性和规划功能缺乏整体性有关。

在赵庆祥看来,当下的街区建设还存在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或“碎片化”设计的问题,杂乱无章或简单复制的街区规划易出现“千街一面”的情况。同时,街区建设的规划统筹也缺乏行业协会与专业平台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任务层层分解下放,设计与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保障街区建设的整体品质。对于街区建设,公众参与度也有待提高。

“深圳发展到今天,从原先的粗放型到现在的精细化,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深圳作为湾区的设计之都也应该将设计优势发挥在街区建设上,为居民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环境。”赵庆祥认为,国际化美丽街区的打造,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亟需提上日程。

针对目前街区建设统筹规划有待完善、街区建设美誉度有待加强等问题,赵庆祥表示,美丽街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牵头单位和职责分工,建立联席会议、考核评价及保障制度。他建言,统筹规划街区项目建设,要发挥集聚思维,通盘考虑街区沿街建筑、商业广告、街道路面等项目内容,注重整体协调美,避免短板弱项;还需要考虑各街区特色定位,深入研究街区历史人文资料,发掘街区特色亮点。

另外,赵庆祥提到,美丽街区建设的规划与动态评估,可以借助本土的设计奖项和平台吸纳国内外优秀设计资源积极参与。他举例,可借助在深圳成长起来的、同时具有国际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空间设计大奖品牌,发布美丽街区设计方案邀约和征集,征集优秀设计方案,助力街区建设。同时,在提高公众参与度方面,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美丽街区建设的有形收益和无形价值,搭建交流平台,畅通参与渠道,使公众成为美丽街区规划设计的参与者。

打造文化地标

委员建议将深圳歌剧院打造为大湾区新地标

“十大文化设施投入巨大,如均衡投入,则十大文化建筑可能全部淹没于深圳的高楼大厦中,无法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地标。”有政协委员对深圳文化设施建设表示关注。政协委员申应东本次带来的“将深圳歌剧院打造成大湾区新地标”即是一例。2018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加快推进重大文体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建设“新十大文化设施”,深圳歌剧院位列其中;2019年12月,“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首批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申应东在提案中指出,未来几年深圳将以极高标准,快速推进十大文化设施建设,但由于这些文化设施投资巨大,要想将其中的某些设施建设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文化地标,就不可能均衡投入,而应有所侧重。如,全部均衡投入,则可能十大文化建筑全部泯灭于深圳的高楼大厦中,无法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地标。

“以歌剧院为例,1973年建成的悉尼歌剧院耗资1.02亿美元,1989年建成的法国巴士底歌剧院耗资4亿多美元,2007年建成的北京国家大剧院花费近27亿元人民币”,若以深圳歌剧院目前在可行性论证方案里对标的各歌剧院推算,欲建设完全预计投入不会低于50亿元,那么这就需要对该项目进行重点投入,而非与其他项目一样均衡投入。

目前,深圳歌剧院正处在可行性论证项目阶段。“应在国内外公开招标过程中,将相关优秀方案在新闻媒体和公众场所公示,吸收公众好的意见,争取将深圳歌剧院建成大湾区新地标”,申应东表示。

03-05版 统筹:南都记者 傅静怡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黄玮 程昆 傅静怡 见习记者 王鹏钧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刘有志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