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生活垃圾迎来“真分类”,顺德市民准备好了吗?

第58期“论道顺德”聚焦垃圾分类,政协委员“抢唛”建言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07日        版次:EA06    作者:胡嘉仪

  第58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现场。

  “居民分好类的垃圾,最后被垃圾回收车混在一起拉走,垃圾分类的意义在哪?”“不少老旧小区都存在着闲余面积小、没有地方投放垃圾分类点,怎么办?”“顺德是世界美食之都,餐厨垃圾如何规范收运?”......

  9月2日,第58期“论道顺德”区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在杏坛镇马东村举行。本期座谈会邀请了区政协委员、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垃圾分类企业代表、小区物业代表等,围绕“垃圾分类,顺德准备好了吗”主题建言献策,现场更是出现台上台下委员和嘉宾“抢唛”建言的热烈氛围。

  顺德区政协副主席刘国兴表示,垃圾分类是顺德城乡品质提升的重要一环,感谢区政协委员、嘉宾和现场观众为垃圾分类建言献策,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企业、市民一起参与进来,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的教育、宣传、考核,要坚持“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和提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立奖惩制度,推动垃圾分类宣传进校园、进单位、进企业,彰显垃圾分类正能量,提升全民对环境提升的责任感、参与感和荣誉感。

  焦点

  01

  实行垃圾“真分类”难点在哪?

中端垃圾处理“混为一谈”,打击居民积极性

  垃圾是文明的副产品。顺德是佛山经济第一区,更长期蝉联全国百强区之首,2021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GDP突破4000亿元。而早在5年前,顺德日均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量就已达4000吨。

  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实际上,早在2012年,顺德就提出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四化提升”计划。但在过去十年的推行过程中,为什么垃圾分类的效果仍然不及预期?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徐超认为,在前期垃圾分类推行的过程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居民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对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其中的意义不了解,还有部分场所分类收集容器、分类运输等配套不健全等。

  为了实行垃圾“真分类”,2020年5月,《顺德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4年)》印发,提出要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全链条体系。今年4月1日,《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也正式实施,不仅规定了相关部门的职责,而且明确单位、家庭和个人对其产生的生活垃圾承担源头减量的基本义务。

  “近两年,顺德区共投入了7000多万元生活垃圾处理的财政经费,建立日处理量达到300吨的厨余垃圾项目,全区806个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618个小区完成了楼层撤桶。”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浩宏还表示,目前,顺德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和处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垃圾分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顺德区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还存在哪些难点、堵点问题?现场座谈会上多位嘉宾都提到,存在中端垃圾处理“混为一谈”的问题。“居民分好类的垃圾,最后被垃圾回收车混在一起拉走,垃圾分类的意义在哪?”来自政协大良联委会委员余焯文表示,混合装车的垃圾收运方式打击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和实施产生消极影响。

  “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大环境下,不少老旧小区都存在着闲余面积小、没有地方投放垃圾分类点,怎么办?”来自政协勒流联委会委员邓庆晖提到,目前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没有足够空间放置分类的垃圾桶、投放点没有配套排污设备,下雨天有积水产生异味等问题。

  焦点

  02

  如何引导居民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从思想改变开始,培养保护地球的环保理念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的前提是要进行垃圾分类。然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行效果不佳。目前,居民“不会分、不愿意分”仍然是难点。

  “我统计了一下,目前顺德一个人平均一天产生1.2公斤垃圾。如果垃圾没有分类,通过填埋或者堆放处理垃圾,有害物质会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顺德区政协委员侯文卿认为,垃圾分类投放的主体是居民,所以要从人的思想改变开始,让大家建立一种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环保理念,这样才能让他们从发自内心地进行垃圾分类。

  对于培养环保理念的建议,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浩宏十分赞成。他还谈道,垃圾分类教育进学校,环保理念要从娃娃抓起,利用浸透的方式引导孩子参与垃圾分类,形成“知分类、懂分类、愿分类”良好生活习惯,再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将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

  物业公司代表陈绿环则建议,尽可能地综合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投放的需求,使分类设施使用更加便民化、利民化,同时在分类标识上更加明确细致,为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带来一定的积极性。

  焦点

  03

  “美食之都”如何规范餐厨垃圾收运?

出台地方性法规,加强监管树立标杆

  餐厨垃圾是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俗称“泔水”。其中,在居民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顺德区政协委员侯文卿曾在2016年参与对顺德垃圾分类调研工作。根据当时调研数据显示,顺德10个镇街居民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52.54%,可回收垃圾包括塑料、木竹、玻璃、纸占比39.77%,剩下的不可回收垃圾不到8%。

  “从上面这组数据上可以看到,厨余垃圾在居民生活垃圾中占了较高的比例。如果将其视为混合垃圾进行粗放式处理则容易带来环境问题。因此,垃圾分类的重点之一就在于把厨余垃圾分类出来。”顺德区政协委员侯文卿建议,顺德要实现厨余垃圾能收尽收,并选择科学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推动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自从顺德实施楼层撤桶后,很多居民把厨余垃圾分类出来扔到楼下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但在这个过程中,没处理好的厨余垃圾废水就滴漏到通道、电梯上,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对此,来自政协杏坛联委会委员麦洁龄建议,通过升级改造楼盘的下水管道,让居民在家安装厨余垃圾粉碎机,将厨余垃圾粉碎成小颗粒或粉末,冲入下水道,避免回收分类。

  除了居民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外,顺德作为“世界美食之都”,餐饮业发达,食肆星罗棋布。目前,餐厨垃圾收运作为分类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各地均存在“点散、监管难、非法收运”的难题,上量困难。

  盈峰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徐超建议,首先力推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大中小学校、企业食堂、大餐饮单位实行全覆盖,做到餐厨垃圾应收尽收,同时通过培训来加强相关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

  对此,顺德区政协委员侯文卿建议,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餐饮企业注册登记时,必须提供餐厨垃圾运收的签约单位证明,从而确保餐厨垃圾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运收处理,加强监管。来自政协容桂联委会委员何剑生则建议,根据餐厨垃圾分类收运情况出台相关奖惩政策,对于做得好的餐饮企业进行奖励或表彰,增加企业参与垃圾分类的荣誉感和积极性,树立标杆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垃圾分类。

  目前,位于顺德杏坛的顺控环投热电项目,在2020年底全面运行。其中,餐厨垃圾日处理量达到300吨。杏坛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委会主任陈瑞萍建议,部分无法纳入集中收运体系的餐厨垃圾进行分散式处理,杏坛马东村就设置了小型分散式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目前已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前端分类、中端收运、末端处理”的实施路径。

  焦点

  04

  如何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

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甚至变废为宝。如何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

  对此,绿润环境副总经理吴亚坚建议,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两网融合”,从而达到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的减量化和回收端资源的增量化。再生资源回收在生活垃圾分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将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可以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也能减轻政府清运处理压力。

  “顺德的生活垃圾中有40%属于可回收垃圾,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在各个小区放置智能回收设备,变废为宝。”顺德区政协委员侯文卿说道。

  “对于电子产品,在瑞典实行谁生产谁负责回收。生产商会在说明里写清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方式与途径。在日本,牛奶盒上会写清楚喝完牛奶后清洗晾干折叠后再回收。”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浩宏建议,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主持:南都记者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