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大湾仔”“大湾妹”讲述在港就业创业故事

“去拥抱这个城市,不要把自己当做是一个他乡的过客”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02日        版次:EA04    作者:肖韵蕙 冯家钜

  毕业后留港创业 曾荣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陈子翔

  2006年,作为第一批可以从内地直接报考香港的高考应届生,陈子翔全额奖学金通过高考考入了香港城市大学,并在2010年科技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然后留在香港一边工作一边读金融专业的研究生。

  通过一次创业大赛,陈子翔于2010年创办了水中银生物科技公司。这是一家将先进生物科技与互联网结合进行消费品安全功效测试把关的生物科技公司。

  2015年,陈子翔的公司成为经济学人创新奖唯一上榜的香港公司。同年,陈子翔受邀参加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创业6年后,陈子翔获得2016年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商业领袖”称号。同时,他也是香港入境人才计划引进的优秀人才、十大杰出青年的获得者。

  

  创办生物科技公司将项目带出实验室

  

  来到香港,身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仔,陈子翔在语言和生活上并未感到明显的不便。

  2013年即陈子翔在港读书的第7年,随着一些学长推荐在香港办永居、还有香港时代杰出青年的评选要求,陈子翔申领了香港身份证,并顺利评选上2018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之后开始了“把很多技术从大学或者一些研究机构应用到行业里面”的转化尝试。

  水中银最早起源于2001年。当时该项目运行于香港城市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部的一个科研项目。到了2010年时,陈子翔与其合伙人陈雪平博士才正式创办了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实验室科研正式商业化。到了2017年又在内地落户了小鱼亲测,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将生物科技商业化在内地进一步拓展。

  对于“水中银小鱼亲测”的投资创办,陈子翔认为也得益于母校的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投资等方面。作为母校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陈子翔清晰地了解学校什么项目更有竞争力。他认为香港城市大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明星项目”。此外,学习产权研转化相关专业的陈子翔,发现该项目的转化与自己的专业刚好定位相同,他不想看“这么多很好的技术烂在抽屉里”,随即把握住机会,创办了水中银公司。

  而水中银创办后,香港特区政府也毫不吝啬地投入了几千万港币的资金支持。也希冀可以在原有的地产和金融产业外,扩展科技产业,推动香港科技界发展。

  

  大湾区的建立有助于更好促进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

  

  陈子翔认为,可以将香港看作一个“超级联系人”,即是国内外都很信任的中介人。虽然“香港也好,内地也好,都有各自的优势”,但陈子翔认为香港的国际化、金融市场、法律体制在与西方接轨时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香港与西方的法律体制基本平行。而内地的法律体制与西方的法律体制是两套体制,因此海外公司可能会无法适应中国内地的“游戏规则”,因此香港可以被看作“一个很好的战略支点”。

  正因如此,陈子翔说当他们投资的很多以色列、美国的公司在扩展中国市场前,都会在香港先设一个分部,通过这个分部再与内地进行合作。但除此之外,陈子翔也认为,香港作为一个很小的城市,承载了中国对内对外很大的货流、现金流,但它出于自身“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局限性,必然扩展不了很大的市场。

  所以陈子翔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政策“很英明”,看到了整个地域性,“以后的整个经济发展肯定是区位打法”,并且可以促进更好的经济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因为内地城市目前想发展为完全国际化的金融中心,还是有一定的阻力的。而香港本身就有很多外资公司、外资人才,因此沟通的顺畅度、信任度也与内地不一样,两地之间更多的经济融合必不可少。

  对于两地人才吸引和发展的问题,陈子翔认为如果是想留学、或者想未来去国际发展的话,可以考虑去香港发展,因为“香港出差、资金流动更方便”且“教育体系与西方互认”。同时陈子翔认为目前内地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对于希望创业的年轻人,陈子翔认为选择创业地点要根据创业类型和地点的匹配度决定,比如如果想做制造业,“要依托整个庞大的人口红利”,那必然要选择内地市场,如果要做金融、国际高度的行业,那可能就会选择在香港出海。陈子翔还提到,“这三年内地疫情控制得较好,因此发展速度很快”,且很多内地城市“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因此很多人才选择在内地发展。

  最后,陈子翔也提醒想要通过各个人才入境计划到香港发展的年轻人,在申请前要考虑好“自己是否合适”,每个地方都是挑战与机遇共存,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其次想申请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要“证明自己真的是优才”,因此年轻人要“注重自我提升”,体现出个人的优秀。

  香港为各种人才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邓岚

  硕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后,邓岚选择留港工作,她依托的这一机会也被她称为当时大多数香港毕业生拥有的很好的选择——即使一年内在香港暂时没有找到合适发展机会,也能在香港继续留下来,为寻找更多的发展空间做准备。

  粤港澳大湾区成立之后,土生土长于大湾区、从事政府公共事务的邓岚,也发现自己工作的视角更具“区域性和整体性”,在能和自己成长经历高度融合、更能结合自己背景的同时,她也由衷对和自己成长联系紧密的这一地方充满着信心。

  

  参与项目更注重粤港澳区域融合

  

  邓岚,香港PwC政府事务经理。之前任职于全球策略及传讯顾问公司Consulum,曾负责香港政府史上最大规模的公关项目“RelaunchHongKong香港重新出发”。也曾任职amfori全球贸易协会,主管大中华区及东盟国家公共事务,推动区域可持续贸易发展。

  邓岚曾供职于澳洲商会,也曾参与促成香港和澳洲的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贸易协会时,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事务,并曾推动内地社会责任标准、内地供应链的社会责任标准和欧盟的互认,推进可持续的贸易发展。

  如今她加入普华永道半年,主要负责政府项目的招标和转达协调的工作,以企业的身份为政府提供服务,也会跟香港政府、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关部门建立比较积极的联系。也希望展示企业具有搭建发布人才等议题报告等平台的能力,通过这些报告形成的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政府遇到的痛点也可以得到有效参考。

  作为广东人,邓岚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出之后,整个湾区联系更加紧密了。邓岚表示,之前推出的项目,主要会站在香港角度,区域性地去想。但目前就不仅仅考虑一个区域,而是会站在整体更广阔的空间、有目标性地去想,也会去想怎么样把粤港等地方融合起来,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不仅会引起香港的受众的关注,还会获得其他地区受众的关注。此外,公司其他地区的团队在推进区域性项目时,也会参考类似区域性项目。

  “这套经验放在内地其他区域也很有用,因为内地的城市也希望更国际化”,邓岚表示,香港很特别,“这么多年来,优势也很稳固,社会环境很好,作为中国和国际的连接点和门户,也可以当作国家信息的桥头堡,发挥更多的优势”。

  如今她从事的职位,也更关注香港本地及大湾区的市场,包括跟政府建立联系、推进项目等。与之前不同的是,此前关注的区域比较大,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也不同。

  而现在聚焦大湾区,在工作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背景充分挖掘。“我生于广州,家人也在佛山,目前在香港已经近十年,所以我也是湾区人,我对湾区的发展充满信心。希望能利用我们的专长回馈社会,这样整个营商环境也会更好。”

  

  香港让更多外国人更了解内地

  

  邓岚通过“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计划,毕业后留在了香港。“在香港读完书毕业后就可以参加这个计划,毕业后就能拿到签证,在毕业后首年内可以自由找工作,就算想换工作也可以不用再申请签证。”邓岚介绍,她的内地同学基本都先办了签证,在这一年內就可以自由往返內地与香港,这对于想留在香港的毕业生们来说十分便捷。

  邓岚表示,随着香港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多,一些企业用人需求也越来越大。此外,邓岚感觉,在香港工作这些年,内地的同事也越来越多,同事从两三个内地人到七八个、九十个。此前工作的商会,后面还专门建立起内地团队。

  还有很多外国人开始学普通话,他们的小孩还要选教普通话的国际学校。“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两个法国小孩,为了不想让爸妈听懂,就讲普通话”。邓岚认为,香港也让更多外国人更了解内地了,香港的外国人和内地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也许此前香港人也没有太多了解内地的机会,但后来越来越多香港人想去内地玩,甚至周末都要去深圳商场、咖啡馆打卡。

  

  香港最大的优势是完善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

  

  邓岚认为,香港吸引人才最大的优势,是完善的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此外,香港对于学历接受度比较高,不需要学校有太多的认证。而且香港要申请奖学金、资助等都没有年龄的限制。

  邓岚建议,在人才交流方面,内地应该多把它切切实实吸引的点讲出来,用香港人喜欢的口味去宣传,找准年轻人兴趣点,不要用自己以为的角度去做。此外,也可以加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合作,包括给两地的公司一些互相交流的沟通、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自己去接触、去看。

  “而香港也可以降低内地来港人才的购房门槛,提高医疗水平,比如在香港待了7年后才可以购房,这个时间是不是可以缩短为5年。”而医疗方面,希望香港能吸引更多内地背景的医护人员过来,适当放宽来港就业,让建筑工人等工种也可以实现湾区合作,此外,通关之后是否也可以给通勤于两地的上班族更多的便利,比如更加优惠的高铁月票等。

  

  安居乐业 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城市发展中

  唐芳

  唐芳是广州人,2014年年初,因为感情和职业规划,她打算到香港工作。随着了解在港工作的事宜,她关注到了香港各个人才入境计划,并知道自己符合条件,于是,她便下定决心到香港生活。

  在香港,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今年是她在香港定居生活的第9年,她回顾表示,在香港感受城市发展脉搏的同时,自己也在发展,真正有了一种安居乐业的感觉。

  

  香港整体营商环境比较简单

  通过社群活动扩展人脉来塑造个人IP

  

  出发去香港前,唐芳不知道怎么去找工作,于是在手机下载了在香港求职的APP,只要看到有营销项、品牌项或者策划项的工作,她都去投简历,大概投了100多份简历,终于有一家精品PR公司很需要有内地背景的人,给她发了聘书。

  公司规模虽然小,但对唐芳来说,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间)知道了一个小公司如何运营,也为我之后在香港创业打下了基础”。她解释,香港整体的营商环境其实蛮简单的,通过一家小公司的工作经历,就能去设想,如果要自己创业,大概需要积累哪些资源,怎么样去做销售做服务,“对于创业的脉络就会清晰起来,让我感觉即便没有太多的人脉和资源,也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和专业服务的积累,去尝试创业这条路”。

  在香港刚开始工作时,如何获客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我做的是公关顾问服务,目标就是获得更多优质的客户”。最开始,她会去参加各种商会举办的活动,把自己交际的圈层以及脉络打开,慢慢地,她也开始做社群,进一步认识更多的人,后来有部分的朋友还成为了潜在的客户,“香港这个城市比较小,圈子也比较紧密,主动去号召组织更多的人聚在一起,可以打造个人IP,通过这个IP,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信任”。

  唐芳介绍,这几年,她一共组织过300多场活动,社群规模已经超过2万人。刚开始策划活动时,她在上环租了一个顶层房子,有个25平米的天台,于是便邀请朋友举办读书会、美食会、品鉴会等各种天台活动,“第一年来香港,我就举办了大概60多场活动,平均每星期至少有一次活动,我的朋友圈从最开始的几百人,迅速扩增到三四千人,认识人的速度非常非常快。很多人到香港都会加入我们的社群来参加活动”。

  

  香港的发展也很需要认真做事情的人

  

  这件事也给了唐芳很大的勇气。“我就在想,做社群都可以做得如此轰轰烈烈,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创业呢?”凭借着这股热情,2017年,唐芳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给金融、金融科技、新经济等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条龙营销服务,包括品牌策划、活动设计、媒体公关、社交媒体运营等。

  创业过程中,唐芳感觉到,创业更多是突破自我的一件事,“大部分情况还是靠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痛点和难题”。她解释,因为香港人力、租金成本都比内地高,对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各有不同,“(支持)大多集中在生物科技、硬科技、金融创新等行业,普通的服务行业可能更多需要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生存之道”。

  她于2020年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她认为,大湾区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其实在区域人才和信息的交流、业务来往等方面还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希望以后双向的扶持、落地能真的在这个区域无障碍地流动……比如我们现在深港两地创业,但大部分客户还是来自香港市场的,如何在深圳顺利获客呢?如果政府能给更多的推介会、对接会或有大型的展会,我们也会很愿意去参加”。

  她表示,她看好香港和内地的融合,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能给整个区域非常多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想从事推动两地融合发展业务的专业服务者来说”。她说,在香港,营商环境简单,认真做事情的人是能被看到的,同时,香港也非常市场化,城市的发展也很需要认真做事情的人,“认真做口碑的人会得到更多,所以我们就秉持着这种长期主义的心态,用匠人的心去做好的服务。客户和业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有一种扎根融入的感觉”

  

  唐芳认为,无论在哪个城市生活,都不要把自己当做是一个他乡的过客,“调整心态,把自己当做一个在此地生活的主人,去拥抱这个城市”。她说自己一直以这种心态去在香港生活,生活中许多小事也给了她强烈的触感。

  有一天早上,她赶着去开会,看到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婆婆推着一辆载满可回收物品的小车通过小巷子,那辆车看着很沉,能感觉到这位婆婆力不从心,正当她伸出手去扶的瞬间,她看到了有7、8只手也同时伸过来,“觉得很感动,大家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弱势群体,所以我一直对这个城市有信心,文明友好奋进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她觉得香港和北上广深都是非常市场化、专业化的城市,加上自己本来就是广州人,会说粤语,所以在文化融入上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挑战。但香港又有自己的特点,“香港处于东西交汇,整体的工作环境,包括语言的应用是非常的国际化的”。唐芳表示,以前来香港都是以游客的身份,更多的是看到尖沙咀、中环的热闹繁华,但如果深入到城市的运作、市民文化、商业文化层面,都是在香港工作了才有机会去慢慢了解,“来香港之后才真的有机会去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感受它的发展,然后自己也参与其中,去跟它一起共振,获得个人的发展,真的有一种扎根融入的感觉”。

  03-05版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肖韵蕙 冯家钜 实习生 王欣悦

  视频:N视频记者林耀华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南方都市报、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联合出品)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