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研发窗帘定制平台到研发智能炒锅,香港青年杨腾带着项目入驻南沙:

用算法和技术 掘金传统行业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14日        版次:CB07    作者:郑雨楠

  杨腾   广州市载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校友会广州分会会长

  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来,伴随着规则机制“软联通”的纵深推进,粤港澳三地合作更加深入,人才流动日渐频繁,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让“湾区人”渐成现实概念。青年创业者,广州市载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校友会广州分会会长杨腾便是其中一位“湾区人”代表。自2014年起,他从香港来到广州发展,创建团队,通过AI算法和技术在传统布艺生产等小行业中,创出了一片新天地。

  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正式发布,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更好地打造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成为南沙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看好区域未来发展,这一年,杨腾带着项目入驻南沙,他希望未来能够依托母校港科大所搭建的创新创业生态圈资源,通过科技赋能做出更多好产品。

  从VR技术开始试水

  也曾四处碰壁

  从香港清水湾到广州南沙湾,海天相连的景色间,是杨腾的湾区逐梦路。

  2011年底,刚从香港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专业毕业的杨腾决定尝试创业,和两位校友一起,在香港观塘租了一间办公室,“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时就想开一间科技咨询公司。”杨腾笑着说,在不清楚什么是咨询,也不懂科技的情况下,凭借对互联网的热爱开始了首次尝试。

  每天埋头敲代码做设计的日子里,公司实现了业务运作,但按杨腾的话来说,还是“白折腾”了,“经验有了,但钱没赚到。”杨腾坦言,在香港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即便是非常节省开支的情况下,每个月租金和人工成本也要花费几万元。创业大半年后,他选择按暂停键。

  在这段时间里,杨腾先后进入互联网企业等单位短暂工作过,也意外收获来内地发展的机会。杨腾分享,最早来内地工作是为广州市共青团智慧团建项目搭建数字化平台,随着工作一步步落实完成,该项目最终还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穗港两地奔走间,他看到了内地更为广阔的发展机会。2014年,“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了新浪潮,这一年,杨腾把创业的目光聚焦在VR(虚拟影像)技术。

  实际上,杨腾是一位实打实的科技尝鲜者,他时刻关注着科技界的新鲜事。彼时,一款其貌不扬、售价只要几美金的CardBoard-VR纸盒,掀起了抢购热潮,VR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吸引了他的注意。

  看好行业的发展前景,杨腾决定将这项技术应用到生活场景中。他找来了港科大校友、计算机应用科学硕士盛中华一起尝试。二者联合创办载道科技,最早,他们希望打造VR看房服务。杨腾带着想法逐一上门拜访,向房地产企业推销,“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还是过于超前。谈了一轮下来,没有得到任何反馈。”随后,在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穆岩的建议下,他们尝试用VR的方式和心理疏导工作相结合。通过VR+传感器的形式,监测使用者的瞳孔跟心理特征变化,并将其作为分析依据之一,可以进一步降低咨询成本,然而要实现市场化应用需要面临经费等现实问题,对市场的不了解让杨腾的创业计划再次碰壁。


  时刻怀有空杯心态

  在小行业中找到大市场

  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成为杨腾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次偶然,他接触到佛山当地一家从事传统布艺生产的公司,希望能够基于算法,设计出一套应用程序,实现在线完成窗帘搭配服务。看似传统的产业却有着求变的基因,两者一拍即合,很快便展开设计,并打造出“一布到位”APP。看似平平无奇的传统产业,给杨腾带来了惊喜,系统不断优化升级过程中,如今该产品已发展成为内地市场窗帘品类的SaaS平台。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共有6700多家门店使用,平台上涵盖窗帘款式超过2万种。

  从一个窗帘软件开始,杨腾将公司的业务衍生到展厅使用,将智能交互技术应用于各类型景区、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和企业展厅,通过传感器和数字化系统,实现共享展厅及交互体验,同时有效提高  展厅的利用率。截至目前,已经参与实施了120多个展厅项目,大部分在广东和香港地区。

  这两个产品的推出为杨腾的创业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给他带来启发,让他在之后的创业过程中,更聚焦在行业细分领域,以小切口创造出大市场。

  “初创企业要切入一个比较大的行业找机会是比较难的,我们也不具备抢占行业热点的资源整合能力。相反,细分领域相对小的行业或者传统行业,求变求新的能力很强,反过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发展机会。”杨腾表示,这一点和香港有很大的不同,“内地市场人口基数庞大,一个切口再小的行业,比起香港还是大市场,技术落地的场景也更丰富多元,给了我更多的想象空间。”谈及此,他也建议想要来内地发展的香港青年,应该怀有空杯心态,无论是到哪个城市,都要多接触不同行业领域,努力融入圈子中,才能找到市场机会。


  落地南沙发展

  期待依托港科大(广州)再创新赛道

  在内地创业的七年摸索中,杨腾的团队从2个人开始发展到几十人的规模,业务增长稳定。“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主要服务的群体以企业为主,但做产品要面向大众群体。”立足于自身的喜好,杨腾又开始摸索新的业务领域。这一次,他把目标转向了厨房,通过传感器和app链接,打造智能厨具产品。

  当这位走在科技潮流尖端的人深入传统制造企业时,杨腾一再惊叹“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

  杨腾还记得,第一次探访位于云浮的生产厂家时,对方拿出了世界各地不同的产品标准供选择的场景,好比在餐厅点菜。经过进一步洽谈,智能锅的概念也引起了厂家兴趣,顺利打开了新局面,“从有想法到拿到第一个样板,只花了一个多月,半年左右的时间确定了最终的产品形态。”采访过程中,杨腾不断地感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制造业转型意愿和研发能力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也颠覆了我的既定印象,市场反应敏锐,执行速度快,且很有想法。”

  杨腾透露,该产品将在近期推出,先以海外市场为主。他也希望未来能够充分利用好香港链接国际市场的优势,而内地团队则以生产和研发为主。

  采访过程中,不难看出,杨腾是位妥妥的大湾区人,在疫情前,他一周会有一半时间在香港,一半的时间在内地,随着交通不断完善,一天双城穿梭变成家常便饭。随着南沙建设的不断完善,今年年初,杨腾将公司迁移到南沙,入驻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所运营的创新创业平台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一方面看中南沙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能靠近9月即将在庆盛开学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希望未来能够依托母校优质的技术资源,进一步优化产品,再创新赛道。”

  杨腾透露,2021年时,他了解到广州地区尚无跨学科的校友组织,便积极推动,用了半年时间筹备,顺利牵头组建了香港科技大学校友会广州分会。未来他也将积极促成校友们及大湾区港澳青创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为在广州的校友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互助交流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何琦彬 杨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声音

  内地市场人口基数庞大,一个切口再小的行业,比起香港还是大市场,技术落地的场景也更丰富多元,给了我更多的想象空间。

  ——杨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