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禁毒拆违治水 探寻白云区搬走“三座大山”治理之道

加强基层党建、以打开路是大转变的基础,重新找准定位、走符合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守住成绩的根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3月31日        版次:EA04    作者:魏凯 蒋模婷 冯芸清 何玉帅

2018年,整治后的马岗岭街白海面涌。

白云禁毒主题公园升级改造揭牌仪式。

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大源龙口公园,村民们经常来锻炼。

2020年,大源村容发物流地块更新改造使用“政府收储”结合“更新改造”的模式。 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摄

“2017年初我刚调来的时候确实压力很大,身边也有朋友觉得去了会很辛苦”,不久前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白云区委书记赵军明这样回忆当时的形势,“确实很多人都不敢来”。

这期间怕来白云的不止他一个。一位从市直部门调来白云区城建部门的官员也私下说,“身边很多人开玩笑说我来白云是深入“白区”,违建的压力非常大。”

那时的白云区确实处于低潮期:2015年被国家禁毒委挂牌整治的包袱还没甩掉,因打击违建而掀起的反腐风暴一度查处了多名党政干部,被人形容“区政府常务会议都不够人开会”,而遍地散乱污场所使得全区31条被污染河涌被纳入国家城市黑臭水体监管平台。

“禁毒、拆违、治水这三座大山压在白云区的头上,不要说图发展,再不做事恐怕连生存都成问题”,赵军明这样形容当时白云区一度面临的困难。

经过四年的刮骨疗伤之后,三座大山被逐一搬走:2018年成功摘除毒帽、连续多年拆违数量全市第一、31条河涌消除黑臭顺利通过国家考核并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振奋的成绩也让全区党政干部的状态为之一振,有人形容现在大家可以风清正气地干事情,不再怕背后被人拉扯束缚。

多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白云区官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加强基层党建、以打开路是上述大转变发生的基础,而重新找准定位、走符合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守住成绩的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不仅对白云区来说弥足珍贵,对于其它正在努力突破自身瓶颈的地区或许也有借鉴意义。

禁毒

强力扫毒的同时

彻底改造全区物流产业

由于背靠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白云机场两大交通枢纽,物流产业一直是白云区绕不过的发展方向,再加上广州发达的商贸产业衍生出对物流运输的需求,更是让白云区成为华南地区的物流中心。

从上世纪末开始,巨大的产业发展机会也使得白云区许多村镇纷纷拿出集体土地来建物流货场,各种物流货场四处开花。有资料显示,2010年左右,整个白云区大大小小的物流货运场有近百家,配套的物流企业超过7000家、各种快递物流档点约3.65万个,货物车辆超过3万辆,寄递物流相关从业人员近4万人,人货物混杂带来的监管难题让毒品得以通过物流进行中转集散。

有物流从业人员跟南都记者回忆,早年白云区的货场对物流寄件的验视要求并不严格,许多货主只需随便填一下自己寄什么东西,物流档口并不会逐一开箱检查。形同虚设的物流管理成为被毒贩利用的工具。2015年底,白云区因毒品中转集散问题突出被国家禁毒委挂牌整治,这一顶“毒帽”一戴就是三年。

重压之下白云区从2016年开始连续发动禁毒百日行动,区委书记直接将禁毒作为一把手工程,各镇街的禁毒整治被纳入年度综治考评,做不好的官员直接“一票否决”。

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货运场和物流行业的管理成为重要抓手。

这一年开始全区所有物流行业实施“5个100%”制度(100%实名收寄、100%开箱验视、100%技防安检、100%持证经营、100%从业登记)。白云区警方还用信息技术手段,要求每一个从白云寄出去的快件除了要录入快递公司自己的系统外,还要将寄件人身份证、快递物品拍照上传,录入警方研发的“云递安”App系统,确保快递的每一件物品都在警方的监视管控之下。

白云快递小哥也被培训成禁毒前站哨兵,对于每一个可疑的快递包裹都仔细严查、发现情况第一时间向警方报告。

2017年7月份,一名快递小哥因为成功举报一起特大运输毒品案件而收到了警方19万元举报奖,他头戴着变形金刚面具公开领奖的照片也使得“快递小哥”成为白云区强力扫毒的名片。在向毒品宣战的头两年时间里,快递小哥群体向警方举报涉毒线索近1000条,其中30多条有效线索帮助警方查获各类毒品共计1300多公斤。

卓有成效的禁毒模式很快显露出威力。2018年白云区成功实现“全国50克以上毒品案件指向、涉毒线索指向、协查指向三大指标”全部下降到个位数,且较2015年同期下降超过九成,最终在这一年年底禁毒成果获得国家禁毒委验收通过。

成功摘掉“毒帽”的白云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追根溯源开始从源头上改造整治全区的货运场和物流行业。

2019年,白云区正式公布了《白云区物流园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凡是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产居混杂、存在严重违建的物流货场均要求限期关停清理,由政府部门拆除后进行土地收储,将宝贵的土地资源留给优质产业项目。

白云区石门街一带,一度聚集了6家货运场、50多家物流公司,在这场整治提升行动中率先被拆除改造,如今这一片地已经被纳入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进行统一规划,未来将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彻底消灭毒品藏纳的空间。

拆违

彻底铲除和改造违建生存的基层土壤

像野草一样铲除不尽的违建,一直是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尽管此前区政府不断重拳出击,但是违建背后的基层村社治理和发展模式并没有被彻底改变。

在散乱小的村级工业园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掌握着集体用地的村社出于利益的考虑,转而选择在地上大搞违建。在基层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部分村社干部通过非法出租转让集体用地中饱私囊,负责审批项目和查控“两违”的镇街及上级行政部门屡屡失职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最终形成了一整套不断滋生违建的基层土壤。

加强基层党建、彻底改造基层村社的治理模式来铲除违建生存土壤,这一做法也成为白云区从2018年以来新一轮整治违建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保障。

2018年,白云区在全市各区中首发《关于全面整治违法建设的通告》,正式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违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实施对违建提出“四个最严”的要求:最严格的审批报建制度、最严密的巡查监督、最严厉的执法打击、最严肃的查人查事。凡是一个月内新增违建面积超过一定数量,街镇城管科、城管执法队直接免职,街镇分管领导辞职,街镇党政主要领导引咎辞职。

高压打击新增违建的同时,改造基层村社的治理和发展模式的行动也同步展开。由区委书记挂帅带着区委组织部长每周“扫村”,以党建为引领,将治理违建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扫黑除恶相结合。

“不到3年多时间,我们扫掉了19条涉黑涉恶村,而且仿照部队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我们提出把党支部建在村经济社,全区1700多个经济社全部建设党支部,做到党组全覆盖”,白云区委书记赵军明告诉南都记者。

这种直接铲除滋生违建生存土壤的做法很快就取得成效,2018年当年白云区就将新增违建的形势控制住了,到了2019年存量违建也开始逐步下降。区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也显示,2017到2020年白云分别拆除违建284万、527.8万、1032万和1212万平方米,总量多次位居全市第一。

对白云区大源村的拆违和改造就是这一轮白云区拆违整治的典型案例。

大源村龙口山庄地块上的违建被村民暗地里称为“皇宫”,这里原本两层的建筑被加建成五层,墙砖镶有金箔,屋顶塑有金色雕像,周边还有游泳池和庵堂。曾经有附近村民对其违建提出抗议,却被这栋违建的事主金某指使社会人员进行打骂滋扰。

2018年5月,在省市区三级巡视巡察机构上下联动、多部门合力推动下,这栋违建被清拆,金某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敲诈勒索被移交司法机关。

拆违之后的大源村随即同步深挖背后的保护伞,一条村抓了100多人,此后全面开展村资产资金专项检查,在全村23个经济社全部成立党支部,实行村党委书记兼任经济联社法人代表。完善村社基层治理模式之后,区政府又通过“综合整治+土地收储+更新改造”的更新模式,在村集体用地上引入电商产业,建设大源电商创意园,目前已进驻了企业上百家。

整一套组合拳下来,大源村不仅彻底清理了违建,还在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以完善基层治理为拆违的突破口,也让白云区党政基层政治生态为之一变,一名白云区政府官员告诉南都记者,“以前镇街干部推进工作时还有顾虑,现在大家觉得可以风清气正地去干事情了。”

在拆违之后的城市更新改造上,如今白云区也提出“规划先行”和“减量发展、留白增绿”,政府部门在拆违与城市更新中牢牢把控主导权,先收储土地做好规划之后再引入符合要求的新兴产业。

尽管整个由拆到建的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之路还很漫长,但一些局部效果已经显现。如今的大源村违建“皇宫”的废墟上建起了大源龙口公园,夜晚的灯光下,村里的青年们占据了篮球场,旁边的绿荫小道与长廊石凳则是老人和孩子们休闲游玩的乐园。

治水

三年内污水管网长度翻十倍

用碧道串联生态资源

白云治水难,主要难在河涌周边“散乱污”场所遍地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针对这两大痛点,这一轮白云的治水措施可以被概括为“拆”与“建”:“拆”是指拆除临河违建及散乱污场所,减少污染源;“建”是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污水治理能力。

2018年,趁着市政府展开新一轮的治水行动,白云区也以此为契机重新向污水宣战。

这一年的5月下旬,白云区在钟落潭镇组织召开白云区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区委区政府向全区22个镇街下发了明确的任务清单,要求全面清理“散乱污”场所,以关闭搬迁为主、就地整改为辅。

在政府部门的重拳出击下,2018年以来白云区累计拆除河涌周边的违建面积逾350万平方米,清理整顿“散乱污”场所逾4.3万余家,整治过程中还协同推进“四洗”行动(洗楼、洗管、洗井、洗河),单单“洗楼”这一项,就摸查29.16万栋建筑物,总面积1.38亿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白云区还立案查处涉水环境违法行为1027宗,查封涉水环境违法企业301家,严格控制工业建设项目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排污企业做到排污许可证全覆盖。

在减少污染源的同时,这期间白云区也加紧补足污水处理设施的短板。

2017年初,白云区污水处理能力只有55万吨/天、污水管网长度不足1000公里,而从2017年至2020年,全区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158万吨/天,污水管网长度突破1万公里,分别增长3倍和10倍。

在原有的石井污水处理厂、龙归污水处理厂等5座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白云区通过实施江高净水厂、健康城净水厂新建及石井净水厂、龙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目前已建成八大污水处理系统,全区161个城中村和农村全部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总处理能力基本满足今后几年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新市涌的整治是白云区治水的典型代表。

新市涌(萧岗段)位于白云区云城街,长约1.1公里,河涌虽不长,但因交通便利,萧岗村内居住人口近10万人。过去河涌两岸房屋临涌而建,各种生活、餐饮污水直排河涌,村内小工厂、小作坊数量众多,管网铺设困难,河水黑臭两岸杂乱,极难整治,而最近四年通过“四洗”整治,共计拆除河涌边59处违法建设,全面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化粪池和排污管,确保污水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从源头上遏制污染源滋生,确保河涌水质达标。

在治水的过程中,白云区实施的河长制也很有特色。在原三级河长基础上,白云区向上延伸创新设置五大流域河长,由区委常委担任,向下延伸设置3215名网格员(长),形成了总河长—流域河长—区级河长—镇街级河长—村居级河长—网格长(网格员)的五级治水体系,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白云区各级河长巡河18万公里,上报问题近2万宗。

白云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为了强化问责,区政府给了河长办一票否决权,凡是干部升迁调动没有河长的认可就做不成,“你管的那条河没有治好就别想走”。问责机制下,最近四年区政府共对188名治水不力的各级河长、工作人员进行问责。

在整套治水组合拳的配合下,如今白云区列入全国黑臭水体监管平台的35个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全区河涌水质持续提升,2020年因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白云区还入选全国10个先进县(区),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

以治水为契机,如今的白云区还同步开展了碧道建设,争取让优美的生态环境重新成为白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优势。

在新市涌萧岗段治水工程结束之后,区政府在河涌两边兴建了由公共服务及滨水景观区和骑楼商业及文化体验区组成的碧道。

整条碧道从新市涌入口广场画廊之窗开始,经过亲水长廊、文化广场、萧岗滨河商业街、岭南骑楼商业水街等公共休息空间,最后由治水陈列馆河党建文化广场结束。碧道不仅是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空间,也是政府宣传河涌治理成果及党建工作成效的窗口。

除了新市涌碧道之外,已建成的大源、沙坑涌、良田坑、白海面涌等碧道也已成为附近居民的热门打卡地,2020年白云累计修建各类碧道慢行系统约170公里,目前还计划围绕石井河、夏茅涌、马洞坑等主要河涌再继续拓展碧道系统,最终形成贯通全区的碧道网络。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