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矫正教育功利化倾向,培养全面发展新一代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5月31日        版次:GA02    作者:南都社论

  教育部等1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15岁的上海女孩谈方琳成为了焦点。据媒体报道,谈方琳目前最出众的成绩,是在初三阶段,凭借课题“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在“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主席奖(初中生唯一奖)。这一课题也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方琳谈及自己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泽克的一次交流。维尔泽克告诉她,“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这一点让她印象深刻。

  “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其实何止是谈方琳,这一点对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都同等重要。因为只有始终保持好奇与兴趣,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才会源源不绝。

  5月30日,在以“追寻科学精神,点亮成长之路”为主题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六一庆祝活动中,上海实验学校的学生们收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寄语。院士鼓励学生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自愿传承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厚植家国情怀,成长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

  无论是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还是自愿传承科学精神,家庭的氛围和环境都很重要,但来自课堂乃至校园的影响更为关键。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孩子们每天埋在“题海”里,他们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很可能会被一点点扼杀。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其坚持以学生为本,旨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而且提出了富有可行性的路径。

  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成长,同样重要的一份文件是不久前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难题。我国也不例外,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行动计划》明确,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要求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教育部连续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两份重磅文件,一份关注心理健康,一份聚焦科学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教育功利化倾向的一种根本矫正。

  当下我国正在向教育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基础教育当然需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除此之外,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还要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让学生全面发展,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是重要一步。接下来,如何让科学教育与“双减”结合、怎样在校园完善心理健康预警干预,都必须精心筹划逐步落实。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