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州整治电动车违规销售成效明显,多数品牌店明确表示“不做解码了”

电动自行车为何“慢”不了?有门店称“上牌后再解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03月19日        版次:GA07    作者:管玉慧 谭涵潇

  广州交警对违法加装雨篷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现场执法。 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

  一款售价30元的头盔,没有“3C认证”标志。

  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许多家庭的标配,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亦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广州在整治电动车违规销售上不断加码,成效明显。

  另一方面,针对近日媒体曝光的销售“三无”“廉价”“劣质”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头盔的情况,3月15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对全市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进行监督检查行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销售未获得3C认证的摩托车乘员头盔,以及质量不合格、“三无”电动自行车头盔等质量违法行为。

  电动自行车解速

  有门店销售“夸大续航里程”

  记者走访广州多个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发现,大多数商家明确表示“拒绝改装”,但“解码”服务并未完全杜绝,少数门店仍在提供“先上牌再解速”服务。此外还有不少品牌门店在销售中存在“夸大续航里程”“保险理赔繁琐”等问题。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选购时,检查车子是否贴有3C标志,同时保留好发票、收据或相关的电子交易凭证等证据。

  “解速”现象有所改善

  近些年,电动自行车速度过快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019年出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强制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km。

  但此前不少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附赠“解除限速”服务,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你先去上牌,之后再回来弄,我肯定能给你(把速度)调快了。”去年底,在广州天河区一家雅迪电动车销售门店内,记者看到店员向顾客介绍“解速”服务。除了“解速”,这位顾客还预订安装宝宝座椅等配件,店员称,这些上牌之后来弄,“否则你上不了车牌。”

  2022年,广州开展全市电动自行车整治“百日行动”,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停放、营运等环节进行综合整治。

  在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下,在全市电动自行车“解码、改装”等有了明显改善。记者近期在广州随机选取小牛、绿源、新日、金箭、台铃、哈啰等品牌的电动车专卖店,以消费者的身份提出“想要车速更快”需求时,大多数品牌店明确表示“现在不做这个(解码)了”。

  海珠区一家门店的老板表示,“现在查得比较严了,前几年解码是小事。”他回忆道:“那时很多人来我店里要求解码,一台车收费100元(店内卖出的车免费解码)。”

  部分品牌门店“暗度陈仓”

  但并非全部如此。记者在暗访中发现,仍有部分品牌门店面对解速需求“暗度陈仓”。有一些品牌门店闪烁其词,“你看中哪款之后,我再跟你详细介绍一下。”还有些直接宣称“可以提供解码服务,解码后速度至少将达到35公里/小时。”例如,一位小牛店员向记者推荐了U+、Uqi+、G2S 30+三款产品,并表示“这三款车速度都可以超过25公里/小时,店内提供带牌销售服务,牌照加工费100元。”

  这位店员还提醒,“同一款车,需要提速会降低续航能力,即实际续航能力和车速是挂钩的。”他举例称:“Uqi+35时速可以续航50公里;50时速可以续航40公里,价格是4000多至6799元。G2S30+时速可以续航50+公里,价格是4000多至5000多元。”

  一家门店销售人员表示,解除限速过程非常简单,只要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即可。当记者询问车速突破国标限制后,会不会给驾驶人带来风险,该店员回答:“只要你别开太快,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使遇到检查也没事,表面(仪表盘)显示不会超过25km/h。”

  另一家门店的销售人员同样表示:“解速之后哪怕你开到四五十公里(每小时),这个表上面显示还是25公里(每小时)。”

  当记者问到解除限速后如何通过上牌审查时,店员称:“可以先上牌,然后再骑回来解速。”番禺区的一家门店的店员表示,上牌解速交给他们搞定,顾客提车即可。

  “改装”行为更加隐蔽

  据记者调查了解,相比较“加装车篮、宝宝座椅”等小幅度的“软改装”,“加装电池、更换电机”这种“硬改装”违规行为也变得更为隐蔽。去年广州开展“百日行动”之后,记者暗访电动自行车改装市场时发现,大部分销售门店都表示:不再提供“硬改装”服务。一家门店店员告诉记者,现在已经很少有品牌销售门店提供电机电路的改装服务,但一些“巷子维修店”依旧提供动力改装服务。“只有一些没有牌子的小店才会接这种改装单。”

  分析

  “解码服务”为何屡禁不止?

  “解码服务”为何屡禁不止?一位电动自行车生产商告诉记者:一方面是有需求就肯定有市场;另一方面是技术门槛低。“你不要说是解码器,你就是把它全部的限制弄一个程序(解锁)都可以做到。只要我想篡改,我可以帮你把控制器、电机、电池一起换掉。这个其实很简单,有一点点电器知识的人就可以做到。”一位电动自行车经销商肖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一些电动自行车厂家为了获取更大利润,会为经销商准备解码装置。”据他介绍:“电动自行车解码器从大的分类上有两种,一种是针对新国标以前的车型,叫h1,它是第一代的解码器。在2022年3·15晚会之前,一直可以使用它进行解码。” 

  “被曝光之后,电动车公司推出了第二代解码器。”据肖先生称:“2022年4月份,公司的市场专员通知了我们门店,说是找到了一个第三方公司,生产了新的设备,可以给3·15晚会之后出厂的电动车解除限速,让我们统一购买,价格是300元。”

  肖先生描述的情况是否属实?记者曾向该电动车公司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确切回复。

  延伸

  有品牌夸大续航里程宣传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还发现,部分线下销售门店在进行电动自行车宣传过程中,存在续航里程夸大宣传的“注水行为”。有销售门店人员声称,该店主打型号低温制冷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高达50公里,然而在记者通过该型号电动自行车的顾客了解到,该车的续航里程最多只有20公里,与商家宣传严重不符。通常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比较关注,如果商家抓住这一卖点进行夸大宣传,并且利用消费者的售后图省事的心理,很容易忽悠消费者购买。

  某品牌电动自行车标称续航100公里,实际上能跑多远?店主表示:“续航100公里是理论上的,在国标限制情况下的。实际上应该在六成,标称100公里的话实际应该是在60-80公里之间。”

  购买“丢车包赔”谨防套路

  记者通过线下销售门店了解到,市面上一半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品牌都提供了“丢车包赔”保险,但对于保险的繁琐流程和要求只字不提。

  某品牌的“丢车包赔”服务,车主丢车后需要报警证明,只有拿到警察的受案回执之后才可以在线上App进行申请;还需要案件侦破中证明、购车发票或者收据原件、车辆合格证原件、事故地照片等等材料,材料不齐则需补交10%-60%不等的材料费,一套流程下来花费几百元。某品牌要求两小时内报案,超过两小时有免赔率,超过24小时不给理赔。某品牌根据电动自行车购买使用时长鉴定免赔率,使用时间越长,赔付金额越少。除此之外,还存在不少的商家拉扯、品牌推卸责任行为。

  提醒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检查车子是否贴有3C标志,随车的合格证、说明书、购车发票缺一不可;车辆的外观要跟合格证上的简图一致,车身不能加装电池盒、金属护杠等部件。合格证上的蓄电池类型、生产企业及型号信息要与合格证信息一致。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购买,都要保留好发票、收据或相关的电子交易凭证等证据,在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可以用作维权的凭证。

  头盔安全

  “刀片头盔”成本不到10元

  一个不合格的头盔,就是一个隐形杀手。央视3·15晚会中曝光的“刀片”头盔令消费者揪心。这些劣质头盔是如何诞生的?当前,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每四名国人中就有一位“小电驴”骑行者,骑行安全如何保障?有业内专家表示,劣质头盔生产成本不足10元,不法商家利用部分消费者“贪便宜、图省事”心理,大肆生产劣质低价头盔,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他提醒,佩戴安全头盔是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切莫大意。

  走访:3.6元的头盔防护效果不如西瓜皮

  据3·15晚会曝光的内容显示,一些头盔厂家为了压缩成本,使用回收料等劣质材料进行生产,不仅完全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给骑行者造成二次伤害。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9年度)》显示,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驾驶电动自行车导致死亡8639人,受伤44677人,其中电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80%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正确佩戴头盔,可使受伤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以上,可以说“戴好安全头盔等于守住了生命线”。

  记者曾走访广州白云区增槎路福星摩配城,发现电动自行车头盔类型十分多元,价位从20多元到数万元不等。售价100元以下的头盔,基本没有“3C认证”标志。有店内销售人员表示:“30元左右普通价位的头盔卖得较多,也有不少人会选购60元-80元中档价位的头盔,100元以上的高档价位销量相对较少。”

  对比线下门店,网购的头盔价格更为低廉。一家网店店主称:“几十元的头盔最为畅销。”记者在某线上平台上搜索“电动车头盔”发现,最贵的产品不超过200元,最便宜的仅需3.6元,还可以享受“退货包邮”。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3.6元的头盔(防护效果)可能还不如一个西瓜皮。”据他透露:“这种劣质头盔是采用回收而来的二次料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不到10元。”在摩配城经营多年的店主郑先生直言:“那些便宜的头盔一般是用来应付交警检查的,基本上起不到防护作用。”

  分析:缺少强制标准,消费者“图省事”

  为了保障驾驶安全,2020年《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征求意见出台后,全国各地都开始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头盔相关企业已达到28.4万家。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数量最多,有5.3万余家头盔相关企业。

  由于缺少强制标准,不良商家钻了空子。

  广东电动车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黄焕杰表示:“由于缺乏强制标准,通常企业只有一个厂名和地址就可以生产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也缺乏相关的质量认证。”这也导致消费者可能选购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新国家标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将于2023年7月1日之后全面实施,将对头盔产品提出更高要求,详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头盔应包括壳体、缓冲层、舒适衬垫、佩戴装置、护目镜等结构,从质量技术规范上更好保障广大消费者需求和公共安全需要。

  新标准与旧版本相比较,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头盔规格从3类修改为5类,增加了对护目镜、表面摩擦力等指标要求。黄焕杰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对消费市场的安全教育宣传,特别是经销商,如果因赠送的劣质头盔导致产生交通违法行为或者事故,或将要负担连带责任。”

  “目前许多头盔的质量不敢恭维,只能沦为摆设。”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一些劣质电动自行车头盔最初是随车配送的赠品。”广东电动车商会常务副秘书长黄焕杰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时,“肯定想充分享受实惠,除了产品的实用价值以外,还希望商家提供更多附加价值。”因此,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形成了“买车送头盔的习惯”。在一些商家看来,“作为赠送的头盔,那肯定是越便宜越好,这就给一部分劣质头盔提供了生存空间。”

  黄焕杰指出,“低价低质的头盔产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建议:一分钱一分货,选择中档价位头盔

  在摩配城经营多年的店主郑先生表示,“一分钱一分货,如果想要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建议选择中档价位的头盔。”

  “辨别头盔质量,价格是最为直接的一个标准。”一位从事头盔生产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款头盔要想满足基础安全需求,它的成本至少要在80元以上。”此外,他还提醒消费者要优先选择有3C认证标志的头盔产品。

  广州市场监管局提醒,佩戴安全头盔能有效减轻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受伤害程度,消费者在购买头盔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正品头盔。

  采写/摄影:南都·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 谭涵潇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