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花都区支援广州海珠大塘片区指挥部,网格长汤倩的工作实录

感染者家中有抑郁症孩子,网格长为她申请居家隔离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30日        版次:GA04    作者:莫郅骅 王道斌

  11月25日下午,海珠大塘第十网格,转运队员护送感染者去排队乘车。

  从上车到进入网格,队员们的电话没停止拨打。

  11月25日下午4点半,雨断断续续下了一天,在花都区支援广州海珠大塘片区指挥部,网格长汤倩已经挂了好几通电话,还在等一通电话。

  “有车了是吗?通知大家换衣服,要进网格点了!”盼了两个小时的电话终于来了,汤倩可以转运她驻点的第十网格2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

  “现在每天都有新增感染者,我的要求是新增感染者当天应转尽转,基本上有车我就安排队员马上行动。”汤倩说,将每日新增的感染者全部转运是她最大的抗疫心愿。

  01 “先进去再通知也行”

  早晨6点,习惯性地自然醒来后,汤倩开始在脑子里梳理当天的工作事项,并给小组长们打电话分配任务。队员们也会陆续醒来,自测抗原、收拾行李、吃早餐、等待7点的大巴车——他们要从花都区前往海珠大塘指挥部,车程有一个多小时,可以给他们睡个“回笼觉”。这项工作从11月8日便开始,汤倩所带队伍现有37人,其中女性24人,均来自花都区人民法院。汤倩是花都区人民法院机关纪委副书记。

  9点前,队员们必须进入网格内各就各位。汤倩会努力安排网格内的核酸检测工作在上午完成,“只有把核酸检测工作做透,才能及时了解感染者情况,转运工作才能精准开展。”

  据统计,第十网格占地面积达2.96公顷,居住人数有2300多人。汤倩告诉南都,这是他们连日来想方设法摸清底数的结果。

  第十网格内有11条巷子,无论做核酸、领物资还是转运感染者,每条巷子的巷头和巷尾都要安排人员值守,避免居民不必要的交叉流动。“在开展社会面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会安排队员用‘大声公’逐条巷子通知,让居民分批次下楼做核酸,以避免一窝蜂的混乱局面。”汤倩说。

  大约10点,指挥部陆续将各网格新增的新冠感染者统计名单发至网格长,汤倩便将名单转发至队伍的“追阳数据小组群”中。待核酸检测工作完成,队员们便开始陆续拨打电话联系感染者。汤倩介绍,“首先是要确定居民住址,核实是不是我们网格的,信息有误会阻碍转运工作的开展。接着要了解对方身体情况,以及是否有特殊情况不便转运。再就是提醒他们收拾好行李。”

  “现在雨太大了,要不就男生进去好了?”汤倩对着电话那头通知,她担心天色渐渐暗了,加之雨天路滑,女队员入网格工作不安全。

  25日下午5点,大巴车已在指挥部附近停候,队员们陆续上车,依旧是男女搭配。汤倩没多说什么,开始让队员挨个点名喊到。“到!”“到!”“到!”男女应答声此起彼伏,车辆就在应答声中冒雨前进。

  队员两两一组搭配,分至待转运感染者所在的不同巷口守着。此时,汤倩开始让队员们根据转运名单挨个打电话,通知待转运人员穿戴好防疫“四件套”,即面屏、手套、脚套和N95口罩,拿好行李下楼。

  “大家坐好,坐好!”“请问是x巷x号的xxx吗?”“我们是负责转运的,你待会收拾好东西下来就行。”从上车到进入网格,队员们电话没停止拨打。雨水打向面屏,模糊了脚下的路。汤倩和几个年长队员怕大家摔倒,赶忙提醒“不要着急,先进去再通知也行。”

  02 “你就先居家隔离”

  大塘华丰新街六巷,小钟和小陈两位“95后”小姑娘已就位,她俩都来自花都区法院。六巷有2位感染者需要转运,但其中一位不想转运。汤倩拿起电话和对方沟通才得知,这位感染了新冠的妈妈独自带着孩子在家,孩子患有抑郁症,生活无法自理,当下仍是阴性,妈妈想把孩子一块儿带上前往隔离点。

  “阴性是不能进入方舱医院集中治疗的,那样他会有感染风险。你就先居家隔离好不好,不要下楼,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和家里小朋友保持距离。我们会向上请示,明天再来联系您。”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汤倩事后告诉南都记者,一些特殊人群因自身特殊情况,达不到集中隔离的要求,会安排他们暂时居家隔离,做好个人防护与家属防护,再向上请示具体解决办法。但可以明确的是,为防止人员交叉感染,感染者须做好自我隔离工作。

  后来,对于上述未成功转运的妈妈,汤倩告诉南都记者,网格已将她列为特殊人群,继续保持居家隔离,“我们会持续跟进保障物资到位。”

  03 “你不能一起去”

  雨势有所减缓,有队员从网格卡口沿着主干路往里走,边走边不时朝着周遭的空气喷洒酒精,企图消杀空气中可能传播的病菌,走在这条路上可以远远地看到广州塔。

  与华丰新街六巷相隔不远的一条巷子,前后出来了八九位待转运人员,一位先生戴着N95口罩和面屏,妻子感染了新冠需要转运,他也想一同前往。“我们在系统上查询了,没有你的数据,你不能一起去”,汤倩朝他喊话。他随后掏出手机打开健康码,说着不清晰的话,汤倩理解他的心情,告诉他,“你待会只能送你太太到转运点,我们再查询一下你的信息,能上车就上,不能上车就回来。”那男人没说什么,点了点头,又整理了一下脚边的行李。汤倩又补了句,“现在说好了,待会不许耍赖啊!”

  下午5点40分,队员开始给待转运人员点名,并要求大家按名字先后顺序排队,安全有序上车。5分钟后,不同巷子的待转运人员朝着转运车的方向慢步走去,雨小了很多,大家已不用打伞。

  将全体转运人员领至转运点后,汤倩交代好注意事项,待他们有序上车,她才放心地转身走进脱衣区域,卸下防护服。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王道斌 见习记者 赵霖萱 实习生 苏展 通讯员 何昊书

  摄影:南都记者 刘威(除署名外)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