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与“读”:进入古城的方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11月06日        版次:GA15    作者:曾嵘 申霞艳

  《走读广东古城》,南方都市报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22年8月版,58.00元。

  □曾嵘  申霞艳

  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家冯骥才说,在这个极速发展、物欲膨胀的时代,历史遗存正在不知不觉间消失。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身体力行,前往广东的卫所城进行实地采访,他们的成果集结为《走读广东古城》一书,近日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明朝为加强海防、抵御外敌,在沿海处兴建卫所,留下绵延四千公里的“南海长城”。本书介绍了大城所城、蓬洲所城、海门所城、靖海所城、捷胜所城、平海所城、大鹏所城、双鱼所城、神电卫城、锦囊所城、乐民所城等十一座古城,邀请读者走进它们的前世今生,感受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全书分为十一章,每章伊始有一幅地图勾勒古城的轮廓(翻页即今日的城市鸟瞰图),与全书结尾处的古代广东舆图遥相呼应;其下是一根时间轴,从右往左、由明至今,由此搭建起古城的时空坐标。昔日的校场成今日的戏台,昔日的军事要塞成今日的日常民居,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成今日旅行者的必经之地,在这番古今对比中,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变迁,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纵深。《走读广东古城》以明白晓畅的文字缀连起史料、访谈、诗词,辅以图片,每一座古城都在图文的细节中显出不同的质地,可谓千城千面。我们既能在书中看见靖海所城的海滨石笋区、锦囊所城的菠萝田的壮阔景观,也能从对青石板、古城墙、古树、古井、庙宇、祠堂的描绘里,感受到久违的烟火气。

  时光流转,好在有诗人留下佳句,将古城保存在诗词里。汤显祖的“昨夜双鱼何处所,戙船多在海陵山”,解缙的“神电卫城何处是?半边山色一痕青”,将地名直接置于诗中,突显古城的文化位置。卫所城乃军事重地,诗歌记录战争的冷酷和安定海疆的勇气,与历史产生互文,是谓“诗史互证”。譬如潮州才子曹宗作的“马头含铁右骑壮,凤髻铸金左翼成”,捕捉到了昔日传奇,又如清代朝阳知县臧宪祖所作的“浩气一腔吞巨浪,丹心万古照寒沙”,今人读毕可感其浩然正气。除了威严肃穆的一面,古城还有别的面目,譬如“握手言欢能有几,特将旧柄改新裁”一句,借蓬洲扇这一物象表达陈龙庆与黄际遇的情谊,又如诗人屈大均的“天教铁飓吹郎转,愿得朝朝见破篷”,传达的是浪漫情调。诗是想象历史的中介,在金戈铁马的历史中,保存了古城及其日常生活的剪影。

  “南蛮之地”是强势文化给广大南方地区派定的文化位置,本书揭开了岭南文化的面纱,岭南的形象得以更加立体地呈现出来。传说和典故凝结了历史文化,以精彩的叙事为古城的形成提供历史依据,如锦囊所城中“称土定城”的传奇、双鱼所城中“刘伯温点井”的故事。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以直观的、多样的形态贮存历史文化,大鹏所城就是一佳例,拱券式结构、砖墙的砌法、排水系统、丁字巷、临海处的烟墩,都有鲜明的军事文化色彩,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古城的祠堂和庙宇引人注意,以靖海所城为例,我们能在乐元公祠的牌匾上,看见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制”的痕迹;在周王二公祠里,读出清朝“沿海迁界”的历史。而大鹏所城的赖恩爵振威将军第,背后是“九龙海战”的反侵略历史;双鱼所城的冼太夫人庙,背后是朝代更迭和民族交融;捷胜所城的沙坑文化遗址建筑群,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明证……

  岭南文化体现在吃穿住用的日常生活之中。《走读广东古城》亦可视为一本美食导览,靖海豆辑、捷胜海胆、电城炒米饼……岭南美食数不胜数,美食是文化的承载者,我们从中能读出地方的自然环境和当代人的生活习性。海门所城的传统茶配“海门糕仔”,“潮汕八大传统名产饼食”之一,其制作工艺颇具匠心,据说是因为它美味且能长期保存,渔民出海时可当干粮食用,才逐渐流行开来。本书悉数呈现了卫所城的民俗活动,包括舞狮、舞龙、舞凤、舞鲤鱼、游神、打醮等。神电卫城有独一无二的高脚狮子舞,人狮共舞,合二为一;靖海所城的英歌舞巧妙结合了“舞”与“武”,岭南文化在飞速转动的英歌搥中散发光彩;平海古城的孩童手持鲤鱼模型起舞,富有生机和童趣。民俗活动有其历史渊源,比如平海古城每年正月举办的“摆盘”活动,原本是民众自发拿出美食来犒劳凯旋的将士,后来发展成比拼摆盘手艺的风俗。还有经久不衰的“演戏酬神”活动,古城的人们逢年过节将神像请出,在城内游行,值得一提的是,所奉之神乃历史人物,大城所城的城隍庙供奉建城功臣百户顾实,海门所城的民众祭拜舍己为民的钦差大臣黄文灿,人们以这样的方式镌刻了历史。

  本书展现了广东古城语言杂糅、文化多元的现象。卫所城是军事制度的产物,军户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又因为环境宜居、贸易发达等因素,全国各地都有人迁入。卫所城的“军话”是明代军人的语言遗存,以北方话为基础,融入了闽南地区的方言,多条文化脉络在其中隐而不显。地域交流促成多元文化,据统计,捷胜所城有128个姓氏,海门所城的姓氏高达133个,我们从姓氏源流的角度也可以领略多样的岭南文化。

  我们离历史有多远?如何进入广东古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走读古城“就是走进历史现场,边走、边读、边思考,这是阅读历史的最好方式”。《走读广东古城》启发我们用身体来激活岭南传统文化,书中的二维码是直播时代的戳印,是新技术留存历史的方式,我们经此“超链接”能够“抵达”现场,也链接到那里的城堡、海风和走走停停的人。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