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老诈骗日益专业化,防范打击手段也要升级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07日        版次:GA02    作者:综合

  短评

  广州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日前披露,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截至8月初,全市破获涉养老诈骗案件289宗,抓获犯罪嫌疑人872人,追赃挽损1.87亿元。其中,保健品类诈骗占比近七成,值得注意的是,成本价仅几十元的保健品经过“专家”洗脑后售价竟高达上万元。

  警方披露的涉养老诈骗案件,向人们展示了很多司空见惯的套路。比如,从全市涉养老诈骗案件作案类型来看,团伙作案特点突出,289宗案件中有176宗案件为团伙作案,占比高达60.90%。其中,在一次专项行动中,“抓获嫌疑人300余名,查封‘门诊部’‘养生馆’等实施诈骗的地方20余处。”

  团伙作案意味着什么?诈骗人员组织在一起,经过严格的部署,以公司化的运作模式展开诈骗,整个过程无疑会更专业。现实中,很多诈骗团伙都冠以高大上的名头,诈骗人员看起来也是有模有样,引流方式也多种多样,往往会针对老年人生活的痛点,让人防不胜防。进一步来说,专业化往往也意味着产业化。把诈骗行动分割成多个单独的行动,将“业务”分解成多个复杂的链条,单独看某一个链条,可能丝毫没有诈骗的痕迹,相反通常能让人感受到实惠和好处,而正是这种高度的产业化模式,让人越陷越深。

  送几个鸡蛋,免费发放牛奶等,这只是初级的做法,如今,公司模式运作的诈骗团伙早已将手段升级。表面上看,老年人是他们的目标人群,可骗局发展到最后,往往会发现,其所利用的只是普遍的人性弱点。当局者迷,但旁观者也未必清,换位思考的话,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避开陷阱。面对这种新型诈骗组织模式,事后责怪老人无济于事,要避开这种陷阱,更重要的在于更新认知,吸取教训,保持警惕。

  有关方面披露的289宗涉养老诈骗案件中,销售保健品类诈骗案件占比69%,非法集资类案件占比25%。在公安机关缴获的“灵药”中,经核验成本价在50元至80元,但是经过所谓的“专家”洗脑后,售价却高达8000元至10000元。保健品骗局过去被常常提及,单纯从产品价格来看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但显然推销这类产品只是诈骗行动的最后环节,在此之前会经历层层铺垫。警方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从涉案资金流水上来看,受害人员最多的一宗案件受诈骗人数达到600多人。这么多人深陷其中,那些所谓的“专家授课”“免费问诊”一步一步俘获老年人,利用的正是老年人希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心理,这种套路如此低级,但又如此有效,这也提醒我们,一些基本的防诈骗常识必须反复和老人们讲。

  涉老诈骗手段也在推陈出新,比如以高额回报为幌子,提供小恩小惠骗取信任,后通过套路、话术诱骗老人大额借款、投资。这种类型的诈骗是否只是针对老年人,答案尚未可知。一定程度上说,涉老诈骗之所以会被概括为一种现象,只是因为老年人受害者相对较多,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老年人才会掉进这样的陷阱。就此而言,防范涉老诈骗,需要更完善的干预手段。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