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突破小微金融发展瓶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

深化数据融合应用 赋能信用生态建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8月02日        版次:GA07    作者:熊润淼 林芯芯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

  银行应高度重视推动内外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有效整合,提升数据创造价值的能力,解决数据不可知、不可控、不可取和不可联等痛点。——欧阳日辉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小微金融的发展面临哪些瓶颈?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有哪些创新解决方案与思路……对此,南都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

  金融科技

  数字信贷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利器”

  南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个普遍性问题,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更加严峻,有哪些因素会制约金融机构发展小微金融的水平?

  欧阳日辉:小微金融业务长期以来存在一种“不可能三角”问题,这是指成本、规模和风险不可能同时兼具。实际上,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无论是中小微企业贷款,还是个人用户贷款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归根到底来说,存在一个共性难题,就是资金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

  在实践中,中小微企业、个人客户大多缺乏足够的有效信用信息和可抵押资产,而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往往因为得不到这些信息、数据和材料而惜贷。这说明金融机构和这部分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了资金供需匹配的效率,限制了其金融可得性的实现。

  南都:央行近期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中提到,要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提升会贷的水平,金融科技的应用将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欧阳日辉: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新冠疫情以来,数字信贷更是成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利器”,从根本上改善了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贷款服务,助力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建设。数字信贷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融合应用为底层技术支撑,以数据为纽带贯穿信贷管理全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推动信贷业务下沉,正在逐渐将“小微金融的不可能三角”变成“可能”。金融科技技术的赋能,一方面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控制风险。

  价值创造

  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 便于信贷决策

  南都:如何理解数字信贷创新对小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逻辑与价值?

  欧阳日辉: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共同成为驱动数字信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其创新服务模式的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新型的信任机制。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企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内外部数据,加强数据资源汇集归类和加工整理,提取核心信息促进数据集成共享,有助于填补征信信息空白,建立银行与客户的新型信任关系。比如通过收集获取、清洗处理与小微企业相关的核心数据,包括企业内部交易流水、物流仓储情况,融合工商、税务、社保等多维数据资源,基于算法刻画小微企业用户画像,掌握其经营状况,分析其资产情况和偿债能力,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便于信贷决策,做到数据可信,最终实现数字信任。

  二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审贷放贷流程智慧化再造,基于一体化中台沉淀可共享、可复用的业务能力,综合工商、税务等多维数据综合研判企业经营状况,降低研发、运营、风控成本,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三是培育数字金融新生态。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深度挖掘数据潜能,推动不同业务与场景融合,拓宽服务场景与渠道,深化数据融合应用以赋能信用生态建设,从而构建起以“数据+场景+技术”三位一体的数字金融生态赋能小微金融。

  当前,数字信贷创新的内核是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通过“一降”“二拓展”与“三提升”创造价值。“一降”是降低服务成本;“二拓展”是指拓展服务广度和服务深度;“三提升”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提升金融风险技防水平。

  服务短板

  乡村一级的金融服务覆盖不到位

  南都:随着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对于新时期县域普惠金融体系建设,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需要在哪些方向发力?

  欧阳日辉:对于县域及县域以下的金融服务对象,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县及县以下商业体系里的中小企业;二是农民群体,其中既包括在农村的居民,也包括城市里面的新市民。

  实际上对于县和县以下中小企业群体,监管和金融机构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来推动县及县以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推动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覆盖。但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缺乏人才,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意识和能力还不够,运用金融科技的能力也存在问题,两个因素的叠加造成了在乡村一级的金融服务覆盖不到位。

  另一方面,金融普及存在难度,对于居住在当地的这些农民群体,长期以来不愿、不敢跟金融机构打交道。如何去挖掘这部分群体的资金需求,建立信任感,做好精准服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和考验。

  此外,有3亿规模的新市民群体也是金融机构需要深度挖掘的重要客群。客观来说,其信用资质较低、难以获取金融服务,导致金融服务仍存缺口。这样的新市场需要匹配新的服务,金融机构应当借助技术和数据支撑锚定新市民群体,对新市民客群进行深入调研,运用相关数据对他们进行精准画像,基于其不同客群特点和消费习惯提供针对性服务,包括加强就业创业信贷供给、改善生活等需求。通过为新市民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弥合群体间数字鸿沟,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化转型

  推动内外部数据互联互通和有效整合

  南都:在实践中,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与数据治理可能跟不上政策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下沉市场发展的要求方面,执行相对困难,你对此有何看法?

  欧阳日辉: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明确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未来发展中数字化转型不再是一个选择题,是个“必答题”。需要看到的是,当前我国中小银行的科技能力薄弱,数据治理能力有待增强。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曾表示,数据已成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中小银行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布局较晚,对于数据价值的认知和利用较为滞后,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欠缺,算力建设尚未起步。

  “数据治理”能力正成为银行业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修课”。银行应高度重视推动内外部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有效整合,提升数据创造价值的能力,解决数据不可知、不可控、不可取和不可联等痛点。

  我认为业内不要埋怨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要求太多,在实践中,限制是激发创新的有效动力之一。正是因为监管的种种条件“限制”和“要求”,表面上看是“阻碍”了金融机构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但从长远看,倒逼金融机构必须在限制条件下去创新,加快打造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体系。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林芯芯 实习生 吴雪萌 钟婧萍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