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年的一次馆际互借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30日        版次:GA15    作者:高山杉

  韩镜清信。见《袁同礼纪念文集》第100页。

  □高山杉

  在不久前发表的《从韩镜清藏书的捐献谈起》(2022年6月29日《澎湃新闻·上海书评》)一文中,我对学者韩镜清(1912-2003)的藏书和生平做了一些钩沉和考证的工作。有关韩镜清生平(尤其是早年)的史料,我没有看到的应该还有很多。最近友人见告,在《袁同礼纪念文集》(国家图书馆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中就刊有一封我没有注意到的韩镜清书信的照片(第100页,图2)。我按照他的提示找来《袁同礼纪念文集》,发现这封信现存北京大学图书馆,是该馆的张红扬女士在《袁同礼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第97-102页;此文初刊于《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年第5期,但未附原信的照片)一文中披露的,作为袁同礼(1895-1965)促进北平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馆际互借的一个例子。

  韩镜清的信写在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专用信笺上,内容是托北大图书馆代他向北平图书馆特藏组借阅藏文大藏经中的一函。因张红扬女士的文章未作录文,不便于研究者参考,现将全信录出如下(信中所提藏文书名改用拉丁字转写):

  

  今请贵馆代向北平圕特藏组借出藏文大藏经内sems tsam dsi rnal hbyor spyod pahi sa las nan thos pahi sa一包(195叶)钞用,以两个月为期,到期交还勿误。此上

  北京大学北大圕

  韩镜清敬上 三十六年七月八日

  现寓景山后街碾儿胡同41号

  

  信中有些地方需要做点说明。第一,“北平圕”和“北大圕”的“圕”,是杜定友(1898-1967)于1924年创造的表示“图书馆”三字的“合文”。关于合文的最新研究,可参阅王丁写的《合文绝迹·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语言文字卷词条》(2018年9月12日《澎湃新闻·上海书评》)。这篇文章的增订版(题目也略有调整)已经收进王丁的论文集《语藏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第5-22页)。

  第二,韩镜清欲借之书,是藏文大藏经《丹珠尔》“唯识部”(sems tsam)dsi函所收的《瑜伽行地中声闻地》(rnal hbyor spyod pahi sa las nan thos pahi sa)。《瑜伽行地》(rnal hbyor spyod pahi sa)是《瑜伽师地论》的藏文译名,其中(书名中用虚词las表示)的《声闻地》(nan thos pahi sa)相当于玄奘译《瑜伽师地论》(100卷)卷21至卷34的《声闻地》。

  第三,此信写于民国36年(1947)7月8日,当时韩镜清已在国立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担任专任讲师(参看《从韩镜清藏书的捐献谈起》)。张红扬的文章认为,类似这样的馆际互借“为北大教职员的教学和研究切实所需”(第101页),似乎是把韩镜清当成了“北大教职员”,这是不准确的。

  第四,从信后所写现寓地址来看,韩镜清当时虽然人已在南开教书,但是家还在北京,应该是两头跑。韩先生的次女韩念群老师告诉我,曾经听她的父母说起过碾儿胡同,至于在那里居住的具体时间就不清楚了。碾儿胡同现在还有,但已改名碾子胡同。

  第五,信笺的左下方有韩镜清在北大哲学系读本科和研究生时的老师汤用彤(1893-1964)的签字。韩镜清写信时,汤用彤正但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有他签字担保,可确保身在外校教书的旧日学生借到藏文大藏。在为纪念汤用彤而出版的《燕园论学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中,收有韩镜清写的一篇《补足汉传本〈瑜伽师地论〉两段缺文》(第461-469页),内容之一即为译出《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汉译本所缺但藏译本不缺的若干文字,根据的正是《丹珠尔》“唯识部”dsi函所收的《声闻地》。

  在韩信的天头还写着三组批示文字,并盖有“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阅览股”的公章,应是出自办理此次馆际互借业务的北大图书馆有关人员之手。三组批示分别是:

  

  已用本馆印就借函致北平图书馆。卅六、七、八发

  由本馆出具收据,送北平图书馆。卅六、七、八、

  书交阅览股。卅六、七、八、

  

  从“出具收据”“书交阅览股”等文来看,可能在韩镜清写信的当日,藏文大藏的dsi函就已经从北平图书馆到了北大图书馆。这个馆际互借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